简单共同犯罪 中国股市汇市犯了一个简单明显的错误



维持汇率稳定、维持物价稳定不可两者兼得

在中国经济改革过程中我们很清楚的看到央行犯的错误:在维持汇率稳定的同时还试图维持国内物价的稳定,这是自相矛盾的。不要以为央行的决策就是完全正确的,起码中国房地产越调控越上涨就很不成功。

中国为发展中国家,随着中国经济的市场化方向的改革,随着中国吸引外资和生产能力的提高,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必然要上升。如果中国政府不想让人民币升值,必须把外汇市场上供大于求的美元收购起来,形成外汇储备。这么做可以使外汇的供求保持平衡,汇率也就能保持不变。但问题在于央行在积累外汇储备的时候,要向社会相应的投放基础货币,这些基础货币的投放,又必然造成国内的通货膨胀,即造成国内资产价格的上涨。所以外汇储备增加,外汇占款增多,国内资产价格上涨是客观规律。

中国以汇率稳定为的货币政策,结果导致的是国内资产价格的上涨,房地产价格、石油、有色金属等资产价格的上涨。特别是房地产价格的大幅上涨,能源价格的上涨,已经严重影响了国民的生活。物价上涨民怨沸腾。于是国家必须要调控物价,到2006年6月为止,央行发行的票据总额已达到2.2万亿元。但这在维持汇率稳定的货币政策的前提下,已经违背了客观规律,要调控物价稳定就不应该维持汇率稳定。

维持股市稳定和新股发行机制合理也难两者兼得

另一个简单错误发生在证券市场上,管理层在维持市场稳定的前提下,还试图降低新股发行后的高溢价,或者使新股发行合理定价,这显然也是自相矛盾的。

股改后中国股市的新股发行采取的是全流通市场询价的发行方式。从恢复新股发行以来的市场表现来看,中国股市显然没有形成合理的定价机制。中小企业板股票,即使将发行市盈率提高到可怕的高度,二级市场仍旧会继续大幅高开。得润电子7.88的发行价,发行市盈率29.33倍,但开盘首日最高股价竟达到19.90元;威尔泰发行价为6.08元,发行市盈率为35.76倍,但上市后市场最高价现在已经达到13.16元。这足以证明这个市场是没有价值发现功能。

从新股发行的市场定价,权证的市场定价、ST壳股票等的市场定价来看,这个市场的定价体系明显高估的。而市场价值高估的根源就在于政策市下资金和股票的供求不平衡。要降低股市的估值水平,就要通过扩容来降低资金和股票的供求关系。虽然经历了股权分置改革,但整个股市投资者仍旧是高成本的,市场大规模扩容必然会导致市场信心的尽失。于是维持证券市场稳定又成了必要的。

但要维持政策市的稳定,就必然导致市场定价机制的不合理。也就是说政策托市,市场稳定的前提下,股市新股发行出现高定价(市场询价超过20倍市盈率),必然出现一级市场高收益,这都是客观规律。当然因为有了一级市场高收益,一级市场才会出现8000亿的“打新”资金,8000多亿资金是遵守的资本趋利的客观规律的。反之政策市维持市场稳定,市场询价反而合理,一级市场没有了高收益,那么市场才不正常呢?如果让政策市把股市打到5000点,并维持稳定,股市仍然能正常运转的话,那么以中国9000亿美元外汇储备之巨,中国股市完全超越美国的日子就真的不远了。

股市、汇市问题混合一身中国经济扑朔迷离

无论是维持汇率稳定下前提的调控物价水平,还是维持证券市场稳定下的不合理新股发行都是不遵守客观规律的行为。都是前后矛盾的内耗。分析这两个简单而又的错误,无论是汇率稳定下的调控物价,还是维持市场稳定的新股发行,都属于行政干预市场的行为。不是市场不可以行政干预,关键干预市场要遵守客观规律。

国外成熟市场的历史经验告诉我们,违反市场规律的政策干预,到最后的结局往往都以失败告终。中国的行政干预当然也不能例外,虽然中国有强大的政府资本,有着世界第一的外汇储备。但不断增加的外汇储备,正在加大国内物价上涨的压力。而高涨包括房地产、能源价格在内的国内商品的价格上扬,都在积累冲垮中国经济秩序(汇率稳定)的能量。弄不好还会发生类似泰国,马来西亚等因为采用固定汇率而导致的经济危机。

为什么说不遵守客观规律的政府干预市场必然要失败呢?因为不遵守客观规律实际上就是己之矛攻己之盾。比如政策托市下的新股发行,以中小板为例:中国股市政策维持市场整体价值高估,那么就会出现发起人股东普遍只有一元钱的成本的股票,一上市就会有翻几倍甚至翻十几倍的高收益。也就是说发行股票者一亿元成本,只要上市就可能变成两亿甚至十亿,如果证券市场效率再高点的话,发起人股东上市就可以卖出股票,那么发行股票者在股票上市后将手中的股票抛出资本就可以翻数倍。卖出股票后,发起人股东完全可以再组建个公司上市,然后上市高价卖出,如此几个循环,那么整个市场的就会被吸干。这种游戏根本无法继续玩下去。所以成熟的证券市场,都是市场化发行新股的市场市。越成熟的市场IPO抑价水平越低。成熟市场IPO抑价一般在10%-20%之间。

虽然中小企业板在批发亿万富翁,证券市场有如此大的制度漏洞。但股市还是很坚挺的。一个不合理的现象的存在往往预示着有一个更大的不合理机制的支持。事实上中国短短几年积累世界第一多的外汇储备的汇率机制就是更大的不合理机制。股市继续走强的原因应该来自目前过多的基础货币的投放,中国维持汇率稳定的货币政策,还在继续维持着增量资金不断涌入局面,是资本市场资本过剩支持着证券市场继续配置风险。

 汇率不合理国民财富一样会被吸干

在论证汇率政策不合理时,我们可以引入一揽子商品来进行论证。一揽子可以包括土地、环境、水、电、粮食、人工等。在稳定汇率政策下100美元是大约可以兑换800元人民币。由于人民币的购买力比美元强的多,根据世行的统计,从购买力平价角度看,人民币含金量极高。800元人民币购买的一揽子商品,要比100美元购买一揽子商品的多得多(比如在中国一份报纸是一元人民币,而在纽约就可能是一美元),甚至多出一倍、两倍。央行维持汇率稳定,还要维持物价稳定的政策,就必然会出现外资的套利空间。将美元换成人民币后买入一揽子商品,然后将一揽子商品拿到国外换成美元就会必然赢利,而且属无风险套利。

虽然有的商品比如房产不可能般到国外去卖,但在市场经济中商品是可以转换的。如外资在中国购买一套中国房产,按中国人均的收入水平,普通工人一辈子的收入也买不起这套房产的话,那么外资在目前的经济体系下买下了这套房产就相当于买下了这个工人一辈子的劳动力,也相当于买下许多廉价的中国制造。购买廉价的中国制造,节省的是美国的石油等资源,经过市场转换,廉价的中国制造就会换成飞机、石油等商品高价再卖给中国。这样的货币政策下交易根本就是不公平的。所以中国总是出现贸易顺差,外汇储备总是不断增加。一方面中国大规模的出口创汇,另一方面国外资本疯狂的在中国进行资产并购。国内个体户逐渐消亡,外资却在忙着圈地。

不遵守客观规律的政策干预市场必然是要失败的,因为这里面存在无风险套利的机会。央行要维持汇率稳定,还要维持物价稳定,那么全世界的资金就会涌入,购买廉价的人民币资产,然后市场再转换成中国必须高价资产卖给中国。直到游戏规则崩溃,央行没有能力控制国内物价。现在的中国经济无论股市、汇市都面临自身调整要求。而摆在管理层面前的是主动遵守客观规律的提前调整,还是继续违背客观规律到最后无法“裱糊”时的被动调整。(搜狐财经)

 简单共同犯罪 中国股市汇市犯了一个简单明显的错误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417549.html

更多阅读

中国棋院在线:棋迷朋友又多了一个在线下棋的场所

弈城要关闭的消息,曾经让人唏嘘不已。虽然目前弈城还能下,但总有一种下一天算一天的忐忑。那种三国棋友在同一个平台上手谈的情景,也不知哪天就会嘎然而止。曾经到台湾棋城网站去过,但那个大繁体字全是乱码,实在搞不太来。这不,听说又出了

今天犯了一个天大的错误 今天易先生犯病了吗

早上4点起来发现在下雨看升旗的计划就此作罢我按掉闹钟心满意足地继续睡后来证明没有4点起来去看升旗是明智的因为3点人已经排满了……可是我往往不是走运的人结果今天还是犯了一个天大的错误就是在十一这天选择去天安门做了

错生在了一个淑女如云的年代 九十年代淑女自行车

错生在了一个淑女如云的年代 曹彩红:我长得不漂亮,更说不上淑女了,但我从不自卑,因为我心地善良。  我体重52公斤,身高160厘米,戴副大大的眼镜,皮肤黝黑,一头短发七八年了未改变过,从不穿露胳膊露肚脐的衣服,牛仔T恤是我永远的最爱,我有很

声明:《简单共同犯罪 中国股市汇市犯了一个简单明显的错误》为网友游影水清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