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节:目标不明



系列专题:《远离恶习成就新生活:毁人一生的99个坏习惯》

  No.27

  目标不明

  "有的放矢"是一个众所周知的成语,意思是射箭必须先有目标,做任何事情都一样,只有目标明确才能有行动的方向。学习也一样,只有目的明确,学习的力量才能充足,才能努力坚持、持之以恒。顽强的毅力只为伟大的目的而产生,超凡的智慧只在崇高的理想中显现。

  有一个小孩家里很穷,但父母非常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出人头地,于是,贫穷的父母在孩子懂事以后,凑了一笔钱,带孩子来到当地最有名的餐厅,给孩子点了一份高级西餐。因为他们的钱只够孩子一个人消费,所以,父母就坐在一边,静静地看着孩子尽情享受着高雅的音乐、美味的食品、顶级的服务。很多人看到这一家人的行为都很费解,甚至想要批评教育那个孩子。可是,这对夫妻却不以为然,他们告诉孩子,如此的美味、如此受人尊敬的感觉是他们自己从来都没有享受过的,他们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将来也这样。他们要让孩子知道,世界上还有很多美妙的事情。今天父母可以凑钱带他来吃这顿美味,但是将来的一切机会都要靠他自己去争取。后来,这个孩子努力读书,终于成为了一个事业成功的人。

  是什么促使这个孩子发奋努力呢?是一种强烈的改变自己命运的欲望,这种欲望一旦成为他学习的目的,就会给他很大的动力。每位有正常意识的人,其主要活动都是有目的的。目的越明确、越高尚、越积极主动,学习工作起来,动力就越大。居里夫人曾说过:"人的天赋是用来做某种事情的,无论代价多么大,一定要达到目的。"居里夫人有明确的学习、科研目的,她才有巨大的学习、科研动力,在强大动力的驱动下,她才战胜了一个个艰难险阻,攀登了一座又一座科学高峰。

  但是在现实社会中,很多人学习的目的并不明确,大部分学生安于现状,没有人生期望或目标,没有明确学习是为自己的未来而投资、为自己的生存而积累、为自己的发展而储蓄的方法。有的人学习是为了拿文凭,考职称,争得名与利,赢得钱与权,所以有人沽名钓誉;有人唯利是图、贪得无厌;有人说人为财死、鸟为食亡;也有人一生谋权,玩弄权术……

  历史的车轮行驶到当今社会,人类要经过胎教、幼教、普教、高教、职教、成教等终身教育,这样一个煞费苦心的"教育世界",究竟是为了什么?就是为了"学得生存本领、求得满意职业、创得幸福生活、追求真理奉献社会"。这既是教育的目的--更好地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也是学习的目的--有效地提高人的学习价值。

  古人有云:"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又云:"君子之身可大可小,丈夫之志能屈能伸,伸则兼善天下,屈则独善其身。"不同时代的人怀着不同的学习目标,作出了不同的贡献。时至今日,作为新时代的一分子,我们也应该树立正确的学习目标,做一个学习型人才。

  顽强的毅力只为伟大的目的而产生,超凡的智慧只在崇高的理想中显现。

  No.28

  心浮气躁

  置身一个浮躁的社会,面对一个浮躁的时代,人本身也会变得浮躁起来,功利主义,浅尝辄止,追求物质的虚华……一切好像都变得匆匆忙忙,连原本最应该扎实的学习亦是如此,浮躁成了学习的一大恶习。

  管忠是一名大学教师,一个生于六十年代、学在八十年代的传统知识分子,八十年代这个对知识狂热追求的时代对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使得他对于学术的态度极其严肃,对学生的要求也十分严格。每年,他都要指导大量的论文,令他惊讶的是,他发现今天学生做论文的态度远远没有八十年代认真,学生在学习上的态度也与他自己当年有很大的不同。在八十年代,他们整天谈论的是各种各样的思想学问,互相之间比较的是自己看书的多少,在他的回忆里,他那个年代的学生比读书都是将书放在地上用尺子来量的,可是今天呢?他的学生们关注的是上网、时尚,参加各种各样的活动,逃课是家常便饭,论文是完成任务式的,至于学术水平自然就不用说了。不仅如此,各种各样的学术杂志水平似乎也越来越低,各种各样的书籍铺天盖地,但真正深刻的却没有几本……

  管忠很惊讶,是时代变化太快还是自己变得太慢?为什么那种扎实沉稳的学风一去不复返了呢?为什么能静下心来好好学习的人越来越少了呢?

  实际上,管忠的疑惑也是我们这个时代很多人的疑惑,浮躁确实成为了一种时代病,在学习上病得尤为厉害。

  现代社会,物质生活极度繁盛,各种消费主义的盛行,让人沉迷于其中不能自拔,对于学习这种需要静心的精神活动,难免会产生浅尝辄止的心态。

  同时,在现代社会中,各种各样的信息充斥在日常生活之中,人要接受这些信息就已经需要很多的时间和精力了,再加上来自生存和工作的压力,能用于学习的时间就越来越少,对于必要完成的学习任务,自然也就打了折扣,可见,浮躁心态的出现是有肥沃的土壤的。

 第30节:目标不明
  学习,应该是朴实而真诚地面对新情况、新问题和新知识,应该成为一种生活习惯。学习是"慢功出细活",只有锲而不舍、孜孜以求,才能有不断的收获和进步。学习也是一种境界。进入这种境界,就会从中获得乐趣,活到老,学到老,养成不懈求知的学习习惯。

  不可忽略的是,要想改变浮躁的恶习,就要真正投入学习,不能蜻蜓点水、浮光掠影,也不能人云亦云、浅尝辄止,要领会学习知识的本质,融会贯通,真正将知识变为自己的东西。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418245.html

更多阅读

第30节:目标

系列专题:《笑着醒悟的心灵智慧:沉思课》  目标  对感官施以不当的刺激,活力就会顺着它们流走,就像水从漏桶里流出一样。我们的身体、情绪和灵性都会干涸。一辈子沉迷于感官刺激的人到头来往往筋疲力尽,他们意志薄弱,无力爱上别人。

第30节:9月15日—生成年度经营目标(7)

系列专题:《有效制订年度经营计划》  D6.【针对我公司和D3题中有选择的企业逐一提问】以下是一些描述与该行业企业合作的功能句子,根据贵公司与该行业企业合作的情况,请问您对它满意度的评价是多少分呢?请您在“1——5”分之间选择一

第30节:不干胶先生(5)

系列专题:《最伟大的推销员是怎样炼成:职道》  我说:"那你为什么忍气吞声不找他要呢?"  汤剑在路灯下,眨着眼睛说:"以前我身孤力单,现在有你就好了,咱们联合起来,与他陈主任斗。厂长曾经表过态,业务费至少要给我们业务员个人70%,其余30%留

第30节:同情(3)

系列专题:《有意义的人生智慧与科学:生而向善》  --弗里德里希·尼采,《善恶之外》,第203节  因此,一个君主如果希望保住自己的权威,他就必须懂得不要为善,利用那个知识,或者不利用它,一切都视必然因素的需要而定。  --马基雅维利  

第30节:让目标渗透人心(1)

系列专题:《如何提升团队活力:打造高绩效团队》  第四节让目标渗透人心  一位哲人说过这样一句话:“当人们低着头忙于赶路时,常常会忽略前进的方向。”对于团队来说,同样会发生这样的事。  许多经理人会陷入莫名的无奈之中,明明目

声明:《第30节:目标不明》为网友十年无声酒尚温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