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节:三国猎头◎人才篇(21)



系列专题:《1800年经典商话:非常三国》

  古代军事家孙膑曾说:"天地之间,莫贵于人。"北宋苏洵在其名篇《心术》中也开宗明义:"为将之道,当先知人;知人之道,当先知心。"又有成语说:"知人善任",古人的这些言论及成语无不说明了选人选才之道,即我们现在常说的考核、考察或测评。

 第59节:三国猎头◎人才篇(21)
  我国的人才制度在封建时代曾经具有世界领先水平。从隋唐开创了科举考试选拔人才的制度以后,宋代又创立了复试制度。当时,做官要考试,和现在一样"凡进必考"。有一次科举考试,一个叫陶邴的人考了第六名,这陶邴的老爸陶谷是礼部尚书。赵匡胤说,听说这个陶谷不怎么会教育儿子,他的儿子怎么会考第六名呢,复试一次看看。复试后,陶邴的成绩还是不错,赵匡胤才满意。这件事以后,赵匡胤立了一个章程,规定凡是官宦之家的子弟参加科举考试,都要进行复试,以免黑箱操作,阻碍弱势群体依靠读书改变命运的机会。

  人才考核的概念在许多场合广泛使用,也经常见诸报纸、杂志,可以说在人事工作领域到了言必称"考核"的程度。而当前的人事工作在很多管理环节都不同程度地借鉴、引用人才测评技术,小到小型公司录用新员工,大到机关录用干部、公务员竞争上岗,人员招聘考核等方面都在利用考核技术。考核人才,在技术层面以外,我们更要关注一个人才的综合能力。

  那么什么是人才测评呢?通常认为,人才测评是指通过一系列科学的手段和方法对人的基本素质及其绩效进行测量和评定的活动。人才测评的具体对象不是抽象的人,而是作为个体存在的人其内在素质及其表现出的绩效。人才测评的方法包含在概念自身中,即测量和评价。测量是指根据一定的法则给人的各项素质要素指派数字,使其有类似"数"的性质和形式,从而用数字的方法对人的素质进行描述。在现代,一项科学只有成功地运用数学时,才能达到真正完善的地步。这就是说,定量分析是人才测评科学化的重要保证。评价(评定)则是应用在这种数学描述来确定测量对象的价值和意义。两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测量是定量分析,评定是定性分析,测量是客观描述,评定是主观判断。测量和评定的对象是同一事物(个体的素质及绩效)质和量的两个方面,即量值和价值。两者相辅相成,互为一体。测量是评定的基础和前提,评定是测量的归宿和目的。

  古有"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的感叹,然而,港人却盛赞李嘉诚具有九方皋相马的慧眼。李嘉诚正是因为极为高明地辨识和使用了众多的"千里马",他指挥的高速前进的商业巨舰,才驰骋商场几十年而无坚不摧、无往不胜。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422327.html

更多阅读

第66节:三国猎头◎人才篇(28)

系列专题:《1800年经典商话:非常三国》  合理的人才流动有益于企业和区域经济的发展。因为人才流动的过程中,事实上也就是一个信息、经验和技术在不同公司之间的交流过程。以美国硅谷为例,其跳槽率高达10%~12%,这成为了硅谷独特的"跳

第65节:三国猎头◎人才篇(27)

系列专题:《1800年经典商话:非常三国》  企业留不住的人才主要有三种情况: 一是要干大事业的人才,他要创立或领导比本企业还要好的公司;二是另谋高职级、高待遇的人才;三是自认高明,而企业又无法重用的人才。对这些人才,企业应予放行,不

第64节:三国猎头◎人才篇(26)

系列专题:《1800年经典商话:非常三国》  刘备能留得住诸葛亮,曹操却无论如何也留不住关云长,其原因何在?尽管人心不古,社会、文化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本质上和现在的人才管理仍存在共性。大凡人才,特别是高级人才,都有完整的世界观和价

第63节:三国猎头◎人才篇(25)

系列专题:《1800年经典商话:非常三国》  愿景的作用已被许多卓越企业的实践所证实,我们来看看四通集团的案例。十几年前,几位中科院知识分子借了2万元,在一间破旧的卖菜的铺子里,开始了实现共同愿景的事业: 我们献身一个事业--改革的事

第62节:三国猎头◎人才篇(24)

系列专题:《1800年经典商话:非常三国》  曹操驾驭部下喜欢用"术",基本风格上比较接近法制化管理。在"唯才是举"的大前提下,充分发挥奖罚规则的作用。所以在重金和高位的目标引领下,各路人才还是竞相投奔,用心 报效。  曹操统率十万大

声明:《第59节:三国猎头◎人才篇(21)》为网友啰嗦爹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