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节:犯错是成功的开始



系列专题:《机会无处不在:挫折是上帝掉下来的礼物》

  犯错是成功的开始

  在美国佐治亚州的亚特兰大市,有一名叫约翰·潘博顿 (John Pemberton) 的药剂师。在1886年5月的一天,他在自家的院子里做实验,准备研制一种能够起到阵痛和提神功能的头痛药,但是结果并不理想,他的“独门配方”可能在治疗阵痛方面没有什么功效。然而潘博顿却觉得药水的味道非常特别,于是他将这种液体带到药房,指示他的助理魏纳伯往其中倒入一些糖浆和水,然后添加些冰块,他俩尝过后觉得味道好极了。

  正当他要倒第二杯的时候,魏纳伯不小心加错了水,他加的不是普通的水,而是含有二氧化碳的苏打水。没想到,他们俩更喜欢这种味道。

 第21节:犯错是成功的开始
  所以,他们决定不以“感冒糖浆”来命名这种液体,而是把它当作一般的解渴饮料来销售。因为里面含有古柯叶和可乐果,他们给这种饮料取名为“可口可乐”。

  1886年,可口可乐平均每天卖出九瓶。根据可口可乐公司的纪录,潘博顿在第一年仅卖出相当于25加仑的饮料,赚了50美元,却花了73.96美元做广告。在当时看来,这个营销策略非常失败,简直是入不敷出。

  然而今天,全世界155个国家的顾客,平均每天要喝掉3.93亿瓶可口可乐。当初想要治疗头痛的药剂,却变成了全世界最受欢迎的饮料之一。谁能料到经历了两次错误的感冒糖浆,最后却成了全世界最受欢迎的饮料之一?潘博顿是一个药剂师,他的目的是制造感冒糖浆,其实他可以在第一次失败的时候,就放弃一切努力,一个药剂师为什么要去研究饮料呢?以常人的眼光来看是绝对不符合逻辑的,但如果按照这个逻辑,那么可口可乐就不会诞生了。

  我的朋友中有一位年轻而富有的人,他曾在IT业待了很多年,现在是一家公司的技术总监,可他的文凭仅仅只是高中毕业。在一次聚会中,他讲起了自己的往事,原来高考那年,品学兼优的他却意外落榜了。当父母和朋友都劝他复读的时候,他却开始反思:“按照我的实力,不过是比录取分数线低了几分而已,这几分根本不能证明什么。”于是,他毅然放弃了复读的机会,决定学习自己爱好的计算机,并且开始接触实际工作。当高中同学在大学里忙着考试的时候,他已经在科技城打工,从一个买配件的销售员做起,慢慢地成了销售经理。同样是四年,那些同学大学毕业后,才纷纷踏入社会,开始摸爬滚打,而他已经凭着自己过硬的软硬件知识,在一家大型的IT公司担任技术员。说到这里他无限感慨:“当初父母认为我不读大学会毁了前途,而且朋友也一个劲儿劝我。可是我要真的读了大学,那又会是怎样的一种情景呢?就一定能有今天的成绩吗?我是不是应该感谢当初的落榜呢?”

  我想,上大学也不一定就会比今天差,他之所以能创造出今天的事业,真正的动力来自当年落榜的挫折。他应该表示感谢的,是挫折带给他的反思和动力。他之所以能够从失败中看见希望,是因为他拥有一种能扭转局势的睿智,这种可贵的品质,正是成功的要素之一。

  在一家有名的博物馆,一面不太惹人注意的墙上挂着一幅特殊的画,画名是《将军》。画面上是一个人和一个魔鬼在下棋。图画中的人集合了所有的智能,在与魔鬼奋力拼杀。

  这盘棋,象征着人类在世界上的生活,所以这盘棋局显得尤为重要,为了赢得胜利,双方都使出了浑身解数。可令人遗憾的是,局面出现的形势不容乐观,魔鬼最后的一步棋,将了人类一军,只要这颗棋子落定,那么人类必输无疑。有一个人来参观,看到了这幅画,并且看懂了画中的含义,因此站在画旁不肯离去,最后忍不住大喊:“魔鬼怎么能赢呢?怎么会有这样的事情?这个画家简直有问题!这是不可能的……”

  这时,馆长闻声而来,了解了他的愤怒,于是和蔼地说:“如果您真地懂下棋,不妨再看一看,也许您忽略了最重要的细节。”于是这个人再次凝视画面,不久,惊奇地说:“我知道了,我知道了,还有一招!人类还有希望反败为胜!”

  的确,或许真的有魔鬼经常使人濒于毁灭的边缘,可是,人类经常都有最后的一招,起死回生的一招,这正是希望。所有从失败中走出来并且获得成功的人,都有一个共性,那就是他们抓住了失败中的契机,抓住了希望。

  有一次,我到一位友人家做客,他家里的小孩才五岁,非常顽皮,一不小心将一个贵重花瓶打碎了。在传统的教育模式里,这个小孩免不了要受皮肉之苦,至少挨一顿责骂是免不了的。但是这位友人并没有因此大发雷霆,反而温和地告诉孩子:“戴上塑料手套,先把碎玻璃清理干净,然后把花收拾好,放在桌上。”这个惩罚乍看之下实在太轻微了。当孩子把这一切完成以后,友人便说:“知道我为什么要让你戴手套吗?”小孩摇摇头。“因为碎玻璃非常细小,很容易割破你的手。”然后他指着桌上的花说:“你觉得这些花还好看吗?”小孩依然摇摇头说:“不好看……”“你知道为什么不好看吗?因为花失去了水分,所以会慢慢地枯萎。”接着,友人吩咐孩子拿了一个新的花瓶,将花重新插在里面。小孩在这个过程中,似乎找到了乐趣,他开始不停地缠着父亲,问植物生长的一些常识,并且要学着种花。

  在我的印象中,小时候只要犯了错误,父母或老师都会给予一定的惩罚。虽然这种惩罚是必须的,但很多家长和老师在批评孩子后,很少给予正确的引导,从而使他们不再犯相同的错误,并从中得到新的启示。如果大人们都像我的友人那样,能够循循善诱地培养孩子,我想一定会得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这种方法,不仅仅适用于小孩,当我们遭遇挫折和困难的时候,也一定要有一个念头,那就是:“虽然这次我没有做好,但应该还不至于太糟糕,因为失败中一定有成功的希望……”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423910.html

更多阅读

第7节:计较,是贫穷的开始(3)

系列专题:《改变命运的态度:计较是贫穷的开始》  把客人当情人一样贴心  “小姐,你要不要共乘回台北?”我稍微靠过去问客运站一位小姐。  “哪有这么好的事?”这位小姐立刻不以为然地回答到。  “请问你搭公路局①回台北要多少

第6节:计较,是贫穷的开始(2)

系列专题:《改变命运的态度:计较是贫穷的开始》  “到底要不要接这个案子?要接一个长途却亏钱的生意,还是继续等待下一个生意?”我脑子里犹豫着。  谁说亏钱生意不能做?  “小周,你载他啦,你头脑好,也比较好心,你就去载他啦!”  机场

第5节:计较,是贫穷的开始(1)

系列专题:《改变命运的态度:计较是贫穷的开始》  1-2计较,是贫穷的开始  与其茫然在街上乱晃兜车,还不如到人多的地方守株待兔。  我规划出几条黄金路线后,就掌握一个重点:人潮在哪里,我就在哪里!  首先,我每天早上开车在几个知名会

第12节:好习惯是成功的基石(2)

系列专题:《成就一生的力量:习惯决定成败》  习惯是所有伟人们的奴仆,也是所有失败者的帮凶。伟人之所以伟大,得益于习惯的鼎力相助;失败者之所以失败,习惯同样责不可卸。  1998年5月,华盛顿大学350名学生有幸请来世界巨富沃沦·巴菲

第11节:好习惯是成功的基石(1)

系列专题:《成就一生的力量:习惯决定成败》  好习惯是成功的基石  所有成功人士都有一个共性,那就是,基于良好习惯构造的日常行为规律。  各个领域中的杰出人士--成功的运动员、律师、政客、医生、企业家、音乐家、销售员,以及所

声明:《第21节:犯错是成功的开始》为网友少年为何骚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