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仁宝:争议中的传奇



     据新华社消息,原中共江苏省江阴市华西村党委书记吴仁宝因患肺癌医治无效,于2013年3月18日18时58分在华西村的家中逝世,享年85岁。

  自1957年担任华西村党支部书记以来,吴仁宝把一个贫穷落后的小村庄建设成为享誉海内外的“天下第一村”。2005年,他作为封面人物登上美国《时代周刊》。

  作为一位中国独树一帜的农民企业家,吴仁宝在备受关注的同时,也备受争议。有关华西村,有关吴仁宝,这样的争议一直不曾平息过。

  古人云:盖棺定论。而对于吴仁宝的“定论”,也许需要更多的日子。

  传奇

 吴仁宝:争议中的传奇
  吴仁宝以一手打造了有“华夏第一村”之称的江苏省江阴市华士镇华西村而闻名遐迩。在其掌舵之下,华西村目前赢得了夺人耳目的物质富足:在上世纪90年代,华西村先后就有“别墅村”、“轿车村”、“彩电村”、“电脑村”等名号,拥有多项“全国第一”。

  事实上,从1961年出任华西村首任村支书起,吴仁宝就给群众留下了“人很精明”的印象。1964年2月10日,《人民日报》刊发《大寨之路》,吴仁宝在群众大会上朗读了这篇文章,此后多次强调,大寨的陈永贵是自己的“偶像”。

  他开始带领村民改变华西村的自然环境,包括平整散落分布的1300多块田地,修整40多条河沟。这让华西村很快成为全国学大寨的典型。

  而争当典型的同时,吴仁宝没有停止搞“小动作”。1969年,吴仁宝已经抽调20人,在村里偷偷办起了小五金厂,正是这个隐姓埋名的小五金厂,后来为华西村创造了上百万利润,200多户社员全部住进新盖的瓦房。

  到了上世纪80年代,当分田到户、土地承包流行时,吴仁宝说了句“领会中央政策,闷声发大财”,继续他的集体经济“副业”。

  而1992年则成为华西村完成原始积累的重要节点。吴仁宝“一个会议赚了一个亿”的传说广为流传。

  这年,邓小平南巡讲话发表后,吴仁宝在次日凌晨3点召开了村领导大会。他判断,全国经济要有大发展。此前一直坚持不借债经营思路的他要求动员一切资金,囤积三个月的原材料。“三个月后,华西村每吨6000多元购进的铝锭,涨到了1.8万元。”

  随后,华西村的集体经济保持迅猛增长的势头。1999年,华西村在国内A股市场上市,开创“村庄上市”先例。到2012年,华西村实现销售收入524.5亿元、上缴国家税收8.59亿元、村民人均收入8.8万元。

  期间,华西村将周围20个村并入,村子面积扩展到30平方公里,人口达到3万多人,越来越多的媒体开始用“天下第一村”来形容它。

  争议

  对于华西村,各界一直存在诸多的争议。这一模式是否具有普适性?现在的华西村是集体经济还是家庭企业都众说纷纭。

  上世纪80年代,包产到户在农村全面铺开,当时主流的声音是“包字万能,一包就灵”。吴仁宝和华西村当时已经让集体经济红火起来,最后决定“不分不包”,继续集体经济。

  上世纪90年代末期,相当多的乡镇企业转变了体制,一方面企业与乡镇政府脱钩,取得了更大的自主权,一方面则是股份量化到了个人,具有更大的流动性。

  华西村自1961年建村以来,这个面积不足1平方公里、1600多村民连吃饱饭都困难的村庄,蜕变为年销售收入超500亿元、人均纯收入8.8万元的超级企业集团,村民都变身为股份持有者。

  看起来华西村是一个典型的集体企业,但鲜为人知的是,吴仁宝家族对企业的控制非常强。有研究者统计后指出,吴仁宝的4个儿子可支配资金占华西村资金总量的90.7%——当然,可支配并不代表完全掌握和占有。

  从党内职务来看,华西村党委的五十多人中,以吴家为核心的圈子达到36人,占党委总人数的72%。

  有学者整理了42年来华西历任村干部的名单,华西村最高掌权者始终是吴仁宝。吴仁宝曾说,“如果我吴仁宝搞个体,华西这些财富就是我一家的了。”

  直到今天,华西村党委依旧是企业的直接控制者。尽管华西村企业集团拥有了多家上市公司,华西村村民的股份却不具有多少流动性,因为它有严苛的村规民约;它与纯市场经济的股份制也不同,村民的股份无法抽回,如果离开,一切浮华转瞬成空。

  吴仁宝等领导层也并没有在股权上成为绝对的控制人。而至少从表面上看,华西村的发展并未受到什么影响,而是又上了一个台阶。

  媒体称,吴仁宝坚持政企合一和集体主义的目的则在于以此换取保护,并获得更关键的资源:坚持集体主义,符合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目标,保持政企合一,也有利于保持对经济的掌控能力,相应的,华西村也就可望在土地、资金和政策上得到相当的保护,收获不少实惠。

  但学者指出,吴仁宝之所以能在华西屹立50年不倒,关键在于“两头保持一致”:对底下,一定满足他们(的需求),不断地满足他们,总是比外面超前;对上面,他有着高度的政治敏感,永远走在时代前列。

  吴仁宝在学大寨时期办工厂,在“苏南模式”乡镇企业初兴之时开始走集体股份制,在乡镇企业式微之际搭起海运、航空、金融、旅游的转型平台;政治上则从政治挂帅的年代,集体主义的“主体思想”勇立潮头,一路先进“典型”……

  正是伴随着改革开放的进程,吴仁宝在市场化改革的大潮中自觉地运用市场的手段进行经济发展,但同时却打着集体主义的旗号,去争取更多的支持与支援,这使得华西村在发展中具有了更多的优势。

  定论?

  争议声中的吴仁宝走完了他的一生。而关于华西村,其发展历程是个案还是具有普适性,能不能在全国其他地方推广这一奇迹?关于该村现在的经济模式,是集体经济还是家族企业……一系列的争议依旧在继续。

  但无法否认的一个事实是,在这几十年中,华西村在吴仁宝的治理下,确实从当年一个以农业为主的村落演变成了现在拥有现代化企业,经济实力强大的“华夏第一村”。当地人民的生活在这一变动过程中也不断得以改善。

  现在回顾吴仁宝的过去,细细审阅华西村的现在,它们都是不完美的。但是这些不完美也是必然的,社会发展阶段的必然。正如无法祈求一个完美的社会出现,对于吴仁宝和华西村太多的苛责也大可不必。

  有评论人士甚至认为,华西村的集体经济模式能走多远,未来是成功还是失败,都不能成为盖棺定论吴仁宝的是非标准。“重要的是,吴仁宝和他的华西村,在中国农村的转型期,用共同富裕的精神追求,让困顿的每个家庭过上了体面富足的生活。”

  如果从这个角度来审阅这位曾经上过美国《时代周刊》杂志的中国农民,也许他留给后世的“财富”才能带给这个社会更多的益处。

  吴仁宝曾经对“幸福”的定义做出这样的解释:幸福是“五子”,即车子、房子、票子、孩子、面子。该说法随后被写进党委会的工作报告,被编成戏剧,在村民大会上反复演出,即使在吴仁宝去世后,华西村官网的首页,仍然保留着这一解释。

  无论这一幸福的定义能得到多少人的认同,但对于吴仁宝的去世,这个社会依旧充满了缅怀的情绪。

  3月18日晚间,当吴仁宝去世的消息传出时,微博中不乏怀念和溢美之词,“一个从小听到大的名字,一个缔造了神话的人物,一个村书记的死由新华社发通稿报道,这也是罕见,向一个时代英雄致敬!”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42461.html

更多阅读

转载 乌达木的原唱:梦中的额吉

原文地址:乌达木的原唱:梦中的额吉作者:小杰最近在看达人秀,看了乌达木的那段后,总觉得声音有点耳熟,上网查了查,晕...不论网上还是贴吧里,一片乌烟瘴气,谩骂声,争吵,一个个刺眼的标题令人心烦!其实,一直不相信他是假唱,先不说他只是个孩子,唱这首

胡适 何去何从:残局中的“过河卒” 我的母亲 胡适

何去何从:残局中的“过河卒”2012-05-24 14:00 作者:李伟 来源:三联生活周刊  胡适北大自由主义摘要:内战将中国知识分子迅速推向两极化,不归于杨,则归于墨。两条道路,两种前途,摆在所有人面前,中间再没有回旋和中立的余地。北大校长“天晴

心路独舞:周末看花:困境中的阳光

佳文共赏:心路独舞:周末看花:困境中的阳光2013年06月08日 07:38晨雾 / 转帖最近发生的《那些到美国后彻底颠覆了的概念》一文的再次被剽窃盗版,重新勾起了我对这篇文章的全部苦涩,在我艰难的维权过程中,我突然发现了新浪这个叫“晨雾”

声明:《吴仁宝:争议中的传奇》为网友天使的微笑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