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节:山中花开(2)



系列专题:《与您分享幸福生活的秘诀:山中花开》

  再见禅师时,我心中无限欢喜。他给我的感觉,一如那天在佛日庵的感受,那是一种安然舒坦的感觉,令我对人性重燃起希望。或许我们可以这样说,外在与内心是否一致,是衡量人性真诚与否的尺度与标准。

  我在禅师的住处所感受到的,是安贫乐道及自律的生活。这让我彻底领悟,现代生活充斥着太多物欲。过度追求炫耀装饰的生活,其实就像一座“富足的监狱”。

 第2节:山中花开(2)
  禅师总是强调清贫的人生。清贫的人生!我们都生活在提倡经济振兴与物质生活富裕的现代社会里,但其实我对禅师的倡言深感认同。

  每当对这世上的喧嚣感到疲累时,我就无比怀念十年前初次在佛日庵的庭院中所感受到的那段静默。我多么盼望能重返旧地,独自沉思冥想,就像从土中掘出地瓜那样,掘出我的静默。

  本书文稿节录自禅师过去几年间所撰写的文学篇章。内有明洞圣堂建成100周年纪念会时的演讲稿、清澈芬芳寺及吉祥寺会员聚会时念诵的祈请文,以及最近在道尔书院中所做的开示。另外有数次私人聚会的内容,我也凭着个人的记忆誊写下来,一一收录在本书之中。

  在本书的每个小节之间,我特别用螺纹符号来分隔,每节之间的留白,是为了不打破言语中间歇的沉默。这样,读者也能在字里行间,感受到纯净、雅致的韵味。

  回忆起佛日庵的种种情景,我的心中顿生万分感慨,我期盼能通过此书,真实传递出当时那种万籁俱寂之感。

  在文稿处理上,我们先将录音内容一字不漏地缮写下来,再由编辑修润文辞,但仍保留禅师开示的原貌。书内的图画,是版画家李哲秀兄所作的版画,以文字和一朵花的意象传递禅师的精神。本书也谨遵禅师常教诲的简朴哲学,在章节上尽量安排简短,力求让版面的编排显得简洁美观。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426502.html

更多阅读

第20节:山中花开(20)

系列专题:《与您分享幸福生活的秘诀:山中花开》  谁都无法避免生命中的苦闷,那是生活本有的部分。我们来到这个世界时,身无一物,所以说,即使生活贫困,又有什么损失呢?活到该撒手人寰时一件也带不走,那么就算家财万贯地赴死,又有什么意义呢?

第19节:山中花开(19)

系列专题:《与您分享幸福生活的秘诀:山中花开》  与清贫相对立的概念不是富有,而是贪欲。汉字“贪”是由今天的“今”和贝壳的“贝”组合而成的。而贫困的“贫”,是由分享的“分”加上贝壳的“贝”组成的。从字形上就可推知,贪欲是紧

第18节:山中花开(18)

系列专题:《与您分享幸福生活的秘诀:山中花开》  单纯与简朴是最根本的精神,减少不必要的,只保留必需的,才是单纯和简朴。  只使用必要的,把不必要的全都去掉,是一种极简的境界。  如果用绘画来比喻,“单纯”就是水墨画的境界。用墨

第17节:山中花开(17)

系列专题:《与您分享幸福生活的秘诀:山中花开》  因必要而活,而不要因欲望而活。我们必须明白欲望与必要的差别。欲望是基本需求之外的渴望,必要则是生活的基本条件。  当只需要一个时,拥有一个就好;如果拥有了两个,有可能一个都保不

第16节:山中花开(16)

系列专题:《与您分享幸福生活的秘诀:山中花开》  幸福的秘诀,不在于拥有多少必需品,而在于我们能从舍弃不必要的事物之中获得多少自由。正如“比上不足,比下有余”所言,寻求幸福的方法就在自己的心里。  内心充实是外在富有所无法比

声明:《第2节:山中花开(2)》为网友白满川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