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脉圈 莫将“圈友”当朋友——重新认识职场人脉圈



    文/子荷

  建立职场圈子,多少还需要点儿职业化。要以更宽阔的胸怀和心态去接纳多元的人,而在关系维护上则需要准确拿捏,过淡或过热都是不合适的。

  “莫将‘圈友’当朋友”,这句话的意思可并非说“圈友”不能成为朋友,而是说,大可不必用挑选朋友的“苛刻”标准来审视“圈友”。要知道,很多人的人脉圈之所以不够广,常常是因为在这个标准上没转过神儿来。

  “朋友”二字涵义深远。虽然在如今人人忙碌的状态下,“朋友”也不免搀水,甚至囊括到一面之交的陌生人,都可笼统地称为朋友。但“圈友”仍与其有很大的不同。对一个职场人来说,职场人脉圈是脱离不了“职场”二字的,说得更直白些,这些形色各异的圈子,终归都指向一点:与促进你的职业发展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而并非为单纯追求友谊。

  这意味着,建立职场圈子,多少还需要点职业化,需要以更宽阔的胸怀和心态去接纳更多不一样的人,而在这种关系维护上则需要准确拿捏,过淡或过热都是不合适的。

  接纳你所不认同的“圈友”

  人脉圈的重要性如今已不需赘言。最经典的莫过于斯坦福研究中心调查的一组数字:“一个人赚的钱,12.5%来自知识、87.5%来自关系”。细化到职场,而今人脉竞争力甚至已经成为一种核心竞争力。

  的确,人一生的职业发展中,每个人都会或多或少的碰到几个对自己的职业生涯起到关键推动作用的人——俗称“职场贵人”。“职场贵人”来自于哪里?自然,不排除是朋友或亲戚,但在如今社会越来越多元,分工越来越专业,每个人的交际圈也越来越大时,更多的时候,这样的“职场贵人”正是来自于你所处的职场人脉圈。对于需要掌握一定行业信息,了解更多全局事务的职业经理人来说,这点格外重要。

  但是,如何才能打造有效的职场人脉圈依然是一个颇难把握的主题。许多能干的经理人或许有不少朋友,但却未必有良好的职场人脉圈。他们在工作上相当职业化,却或许并不知道,融入职场人脉圈也是需要点职业色彩的。

  每个人的朋友,都必定是和他有一定感情,拥有共同话题的人。但“圈友”则未必。正如所有人都知道自己喜欢的工作是最好的工作,但即使不喜欢的,也未必就做不好。培育职场人脉圈也同样。你可以不喜欢一个人,甚至有些讨厌他,但这并不妨碍将他纳入到你的圈子中来。因为,他可能和你处于同一个行业,或在操作类似的业务,总之,他是你职业生态链上的一个环节,你们可以相互探讨业务问题,分享经验和心得,实现职业发展的共赢。

  同样地,朋友或许只要几个就足够,圈子则不妨更多元些。对任何经理人来说,圈子是围绕你为圆点延展出去的不同的圆。它们相互有所交叉,却有大半是并不相关的。圈子越多元,你与其重合点也便越多。“圈友”或许未必能提供给你朋友般的情感慰藉,但却可以提供更多,比如工作情报、对工作方法的意见、行业动向、最新的理念等等。

  总之,圈子常常是无形的。你想拥有怎样的圈子,很多时候取决于你内心的认同标准,一旦将“圈友”与朋友划分开,你会发现,职场人脉其实可以很宽广。

  圈子之交:只付出你该付出的

 人脉圈 莫将“圈友”当朋友——重新认识职场人脉圈
  “黄金有价,人脉无价”,尽管职场人多数都天然地处于一些圈子中,但维护人脉圈却并不容易。诚然,善于沟通、懂得分享是维护人脉圈的重要法则,但最重要的或许是,掌握好交往的热度。

  朋友之交往往是相当随意的。可以淡如水,尤其是发小或同学、战友,一年哪怕只通过一次电话,也可以张口毫无顾忌;朋友之交也可浓如蜜,三天两头一起吃喝,一起逛街,或凑一起唧唧喳喳,也不嫌烦。但在圈子交往中,你可能需要那么一点点“目的性”,为防止无意中被遗忘,要随时注意不要走出圈子的圆周线。

  第一步,可能需要将你收集的散乱名片整理起来。实际上,一些职场有心人已经开始有计划性地管理自己的通讯录,有的甚至将其绘制成了一张一目了然的“人脉图”,并定期进行整理和保持联络。根据你的工作性质,可以采用多种方式。譬如“地图式”通讯录:在一张标准大小的中国地图上,在有朋友的城市画个圈;另备一张附表,先以省做大划分,再按城市进行编辑,在每个朋友的名字后面,添加上他们的联系方式。

  如此,自己的人脉关系在全国各地的分布状况一目了然,联系起来也得心应手。还可以行业划分,在每个行业下面的栏目内,标明所有的人脉关系情况,甚至标注上不同登记的联系频率。当然,无论什么形式,随时整理更新都是最重要的。

  但在圈子交往中,同时还要注意不能贴太紧。从心理学上说,个人为了保持心理上的安全感受,会不自觉地与别人保持相当距离,这种距离的大小与人际关系的亲疏远近紧密相关。就像你可能不习惯和人面对面说话,对方的呼吸扑面而来一样,“圈友”之间的交往也一样不适合深入到对方的心灵领地。

  因此,首先要尊重别人的隐私。别总拿“圈友”当自己人,随便打听、追问他人的内心秘密,也别随便向别人吐露自己的隐私。要知道,过度的自我暴露也会使对方感到不安。

  另外,还要注意千万别让对方感到盛情难却。关心帮助别人本是好意,但如果太过,包办别人本应自己干的事情,或在别人本不想让别人干涉的时候过于热心,只能越帮越忙,使对方感觉厌烦。更重要的是,你自己的一腔热忱付诸流水,岂不冤枉?

  

  “圈友”交往四忌

  一忌挑三拣四

  自己不喜欢的人和看不惯的事处处都有,如果你还想留在圈子里,就要接受他们。而且不要表现出你的不满,更不要和其他“圈友”表达你对某个“圈友”的看法,你可以不接受,也可以离开,但不要批评。

  总之,与“圈友”交往的基本原则是尊重,尊重他人也尊重自己的感受。

  二忌为难自己

  既然是圈子,大家常会有不定期的聚会。但如果你近来工作繁重,就不必随叫随到,不要让圈子打扰你的正常生活。

  另外,当有“圈友”有求于自己,但自己又无能为力时,不要过于为难自己,更不要影响自己的心情。要学会巧妙拒绝,或将帮忙设定在自己能力之内,比如帮他想想其他办法,帮他找些相关信息都是很好的。

  三忌交浅言深

  “言多语失”、“交浅言深冒傻气”一直在告诫我们人与人之间交往的分寸感。试想,你并不熟悉的人却不断与你推心置腹,甚至包括个人隐私。你是不是会有点心里没底,以至于有想逃跑的冲动。正所谓“疏者密之,密者疏之”,这是一般人的处世之道。“刺猬理论”也告诫我们,人与人之间需要保持一定的距离,以免互相刺伤。更何况,即使知道了对方的隐私也不能证明你们的亲密关系,更证明不了你有优于他人不可取代的优势。

  四忌期望过高

  很多人都渴望拥有英雄间惺惺相惜的感情,危难之时会有朋友可以拔刀相助。但对“圈友”不宜抱有过高的期望。

  如果你有求于“圈友”,首先要真诚地说明你需要他帮助的内容,不要奢望对方替你考虑得那么周到。而且一定要确定在合理范围内,不要让对方感觉难度很大。同时,如果你看到“圈友”面露难色,最好问清他有什么困难,并适当降低你的要求,同时也要再想别的办法,而不要把压力都放在“圈友”身上。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426769.html

更多阅读

如何在职场保护自己 职场人,你会“自我保护”吗?

职场人尤其是职场新人因无法懂得“自我保护”而被充当炮灰,而后从当炮灰到获得成功的故事,成为了大众茶余饭后热烈探讨的时效话题,一时间也使我们对当下职场人的生存及发展状况有了新的思索与考量。   作为职场新人,做的最多的就是

年轻人频繁跳槽 职场人频繁跳槽的六大危害

职场上有这样一些人,把跳槽当成了家常便饭,并且理由多多,企业环境不好呀,人际关系紧张呀,薪资待遇不满意呀,没有成长空间呀,反正只要有一点的不顺心、不如意,就想用跳槽来解决自己的问题。频繁跳槽是职场人的大忌。今天我们就分析一下经常

华为任正非内部讲话 职场人应研读任正非讲话

本人认为,中国现在唯一让世界敬仰的企业就是华为;中国未来唯一能够称霸世界的企业也只有华为。华为之所以取得快速发展,之所以在国内市场攻城略地,在国际市场所向披靡,完全因为有了任正非管理思想的指引。职场人应该向华为学习的就是任

稳定员工队伍:突破职场人脉“怪圈”

     山东某大型汽车配件制造企业,有一年在春节后高薪引进中层以上管理人员20余人。“空降部队”大刀阔斧,没料到老员工联合起来搞信息封锁、资源垄断。老板下达了死命令:“谁敢不配合新进管理人员的工作,立即开除”。各方的僵持导

声明:《人脉圈 莫将“圈友”当朋友——重新认识职场人脉圈》为网友尐兎兎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