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节:项目管理制度(1)



系列专题:《管理案头必备手册:项目管理工具箱》

  第五篇项目管理制度

  第25章项目管理制度概述项目管理制度会因组织和项目的不同而千差万别,我们这里也不可能列出“包治百病”的制度“灵丹妙方”。项目管理制度要结合项目和项目管理的特点来制定,项目管理制度与项目所在的组织(如企业)还有相当的关联,许多企业的制度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有选择地借用。本篇给出了项目管理制度的基本概念,制定项目管理制度的原则建议,以及一些包含相关要素的有别于企业管理的项目管理制度。

  本篇所介绍的项目管理制度,在内容上,有的精练,有的详细;其体现的管理水平也不一定是无可挑剔的,有的也许还有值得商榷的地方;制度的表达形式也各有不同。对此,编者不想强求统一,也许这种百花齐放、各具特色的内容形式对读者更有启发性,更有利于大家参考借鉴。

  一、项目管理制度的概念

  (1)管理。管理是一个广泛的概念,作为名词,中国古人把中间空而贯通的长条物称为“管”,以后引申为约束、限制、规范、准则和法规等。作为动词,“管”有主宰、包揽和控制之意。

  “理”,古时有整治土地、雕琢玉器和治疗疾病之意,以后引申为处理事务。再后来人们把这两个意思相近的字合在一起组成“管理”一词,意为“管辖和疏导或约束与引导”,接近于现代管理的含义。

  通俗地讲,管理就是“为了实现某一目标管人理事”。综合现代林林总总的管理概念,我们可以认为所谓管理就是:在某种特定的环境下,为了实现既定的目标,主导者对拥有的资源,进行有效地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和创新的一系列活动。

  (2)制度。制度,其所对应的英文单词“System”或“Institution”。从汉语“制度”的起源去了解其含义,按《辞海》解,制度的第一含义便是指要求成员共同遵守的、按一定程序办事的规程。汉语中的“制”为有节制、限制的意思,“度”有尺度、标准的意思。这两个字结合起来,表明制度是节制人们行为的尺度。制度按照性质和范围总体可分为根本制度、基本制度与具体规章制度三个基本层次。具体规章制度是各种社会组织和具体工作部门规定的行为模式和办事程序规则。

  我们所讨论的有关企业和项目范畴的制度是在根本制度和基本制度之下的组织层次管理的具体制度。

  (3)管理制度。我们这里所谈到的管理制度可以这样去理解:为了能够达到管理目标所要遵循的一些程序规则、规程和行为的道德伦理规范,并有度去衡量,且有法去奖惩和激励。

  (4)项目管理制度。针对项目范畴和项目特点所规范的管理制度就是项目管理制度。也就是为了达到“做正确的事,正确地做事,获取正确的结果”而制定的,需要项目团队成员遵循的、有度去衡量且有法去奖惩和激励的一些程序或规程。

  二、项目管理制度的主要内容

  项目管理制度的主要内容是管人和理事。管人和理事是在一个特定的环境下和具体的专业领域内进行的。

  管人包括岗位设置与人员的行为规范管理。

  理事需要明确各种管理事务的相互关系,处理原则、程序,应该做什么,不能做什么;应该怎么做,不能怎么做;要做到什么程度。

  行为和处事的结果会得到什么样的奖惩等。

  综合而论,岗位责任和管理流程都是制度的一部分,只不过岗位责任和管理流程是在其重点领域更有侧重。

  项目管理制度是项目成功管理的主要支撑之一。

  三、制定项目管理制度的主要原则

  (1)规范性。管理制度的最大特点是规范性,呈现在稳定和动态变化相统一的过程中。对项目管理来说,长久不变的规范不一定是适应的规范,经常变化的规范也不一定是好规范,应该根据项目发展的需要而进行相对的稳定和动态的变化。在项目的发展过程中,管理制度应是具有相应的与项目生命周期对应的稳定周期与动态的时期,这种稳定周期与动态时期是受项目的行业性质、产业特征、团队人员素质、项目环境、项目经理的个人因素等相关因素综合影响的。

  项目管理制度的规范性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客观事物、自然规律本身的规范性和科学性;二是特定管理活动(行业性质、项目特征、团队人员素质、项目环境、项目经理的个人因素等相关因素)所决定的规范性。

  (2)层次性。管理是有层次性的,制订项目管理制度也要有层次性。通常的管理制度可以分为责权利制度、岗位职能制度和作业基础制度三个层次。各层次的管理制度包含不同的管理要素。前两个制度包含更多的管理哲学理念与管理艺术的要素,后一个属于操作和执行层面,强调执行,具有更多的科学和硬技术要素的内容。

  (3)适应性。实行管理制度的目的是多、快、好、省地实现项目目标,是使项目团队和项目各个利益相关方尽量满意。不是为了制度而制订制度。制订制度要结合项目管理的实际,既要学习国际上先进的理论,又要结合我国的国情,要适应我国先进的文化(注意不是落后的陋习)。

 第40节:项目管理制度(1)
  项目管理制度应该简洁明了,便于理解和执行,便于检查和考核。

  (4)有效性。制定出的制度要对管理有效。要注意团队人员的认同感。在制订制度的时候,是上级定了下级无条件执行,还是在制订的时候大家一起参与讨论?区别很大。制度的制订是为了项目管理的效率,而非简单地制约员工。管理制度必须在社会规范、国际标准、人性化尊重之间取得一个平衡。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433951.html

更多阅读

第65节:不合格品控制制度(1)

系列专题:《管理案头必备手册:项目管理工具箱》    第五篇项目管理制度30?2不合格品控制制度  1?目的  为对本项目在项目管理过程中和产品交付后发现的不合格品进行识别和控制,防止不合格品的放行、非预期使用或交付,特编制本制

第48节:项目管理制度(9)

系列专题:《管理案头必备手册:项目管理工具箱》  九、开标、评标和中标  (1)开标。本公司的各类项目招标的开标,由公司授权的招标人代表负责主持。开标应当在招标文件确定的提交投标文件的截止时间的同一时间公开进行,开标地点应当为

第47节:项目管理制度(8)

系列专题:《管理案头必备手册:项目管理工具箱》  6)对招标人的资质等级的要求。  七、资格审查  (1)资格审查分为资格预审和资格后审。采取资格后审的,在编制招标文件时应载明对投标人资格要求的条件、标准和方法。  (2)资格审查的

第46节:项目管理制度(7)

系列专题:《管理案头必备手册:项目管理工具箱》  (一)取得一项或多项执业资格的专业技术人员,不得同时在两个及以上企业注册并执业。  (二)收受贿赂、索取回扣或者其他好处。  (三)明示或者暗示有关单位违反法律法规或工程建设强制性

第45节:项目管理制度(6)

系列专题:《管理案头必备手册:项目管理工具箱》  (一)协助业主方进行项目前期策划,经济分析、专项评估与投资确定;  (二)协助业主方办理土地征用、规划许可等有关手续;  (三)协助业主方提出工程设计要求、组织评审工程设计方案、组织工

声明:《第40节:项目管理制度(1)》为网友大男孩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