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欣:艺术和商业的“混搭”设计师



 

 

 

 

 

 

 

  假如此次评选发生在15年前,张欣恐怕也有资格入选,那时她的身份是高盛集团中国地区直接投资业务的负责人。但她最成功的投资,却是嫁给潘石屹后两人开的夫妻店。与很多“商业女英雄”不同,张欣并不是一个长期居于幕后,充当润滑剂或者执行者的传统角色,10年来,张欣确保了SOHO中国一贯对商业街区模式的勇敢探索,并以建筑时尚引领国内地产界

    □记者 商思林

  张欣:SOHO中国联席总裁

  张欣1965年出生于北京,1979年随父母定居香港。1992年获得英国剑桥大学发展经济学硕士学位;1992—1995年,先后在高盛集团(GoldenSachs)和美国华尔街投资银行旅行家集团(TravelersGroup)任职,负责中国直接投资项目。1994年与房地产商潘石屹结婚,1995年回到北京和丈夫携手在建筑界打天下,成为SOHO中国联席总裁。2002年9月,张欣作为“长城脚下的公社”的策划人和投资人,荣获威尼斯双年展“建筑艺术推动大奖”。2007年10月,在她的一手运作下,SOHO中国成功在香港上市。

  张欣10多岁时留学英国,之后到美国华尔街工作,1990年代中期回国做高盛中国业务的首席代表,与潘石屹相识时,已经是年薪百万的女投行家。潘张结婚后不久创立SOHO中国的前身红石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接下来的10年里,这两名“联合创始人”相互妥协、互为补充,最终形成了独特的商业地产开发模式和公司治理结构。

 张欣:艺术和商业的“混搭”设计师
  一个故事可以看出张欣的行事风格:2003年非典之后,潘张二人与田溯宁、刘索拉等一帮人聚在洪晃位于北京郊区的别墅里探讨什么是企业家的责任。讨论一开始就被背景各异而又充满个性的众人扯得非常发散,直到深夜,疲惫不堪的他们才达成一致的方向。众人皆松了一口气,打算明天再详细讨论出具体的纲领。只有张欣坚持一定要一鼓作气把具体的方案讨论出来。最后,神仙会一直到凌晨,由张欣执笔一条一条地把“企业家责任”列了出来。

  连平日聚会都如此“雷厉风行”的张欣,创业的道路上却遭遇了很多挫折。作为华尔街出身的女精英,张欣是一个完美主义者,凡事讲究“标准”和“民主”,一开始跟着她工作的人交来的活90%会被打回去,以至于被下属认为“不懂中国国情”。张欣一度感觉,公司里潘石屹的追随者与潘石屹的关系比她还亲近。

  1997年,刚刚开始创业的潘张二人曾为现代城和建外项目的开发模式发生严重分歧。青睐华尔街大资金整合开发的张欣费尽波折邀请一家国际投行进入,但经过两次漫长而失败的谈判,项目又回到了潘石屹零散开发、快进快出的模式。这件事让潘石屹对华尔街式的投融资模式感到失望。在两人磨合最为艰难的这两年,张欣曾多次拎箱子出走。

  在确定是否拿下现代城地块时,张欣也曾召开董事会讨论,但最后因为一群人对地产行业不了解,还是由潘石屹“独裁”做出决定。“做生意不能看一群人说得怎么样,而要靠嗅觉,但这些往往说不出来。”潘石屹说。

  在随后的SOHO现代城一系列眼花缭乱的市场推广中,张欣逐渐折服于潘石屹天生的敏锐商业嗅觉。张欣开始重新审视自己在公司中的定位。夫妻二人随后终于找到了契合点,那就是对商业建筑的理解。

  在早期的一篇文章《杂碎与牛排》中,潘石屹写道:西方的一切思维方式都源于亚里士多德的逻辑学,而潘石屹喜欢的老子则更追求自然、平衡、融合、天人合一、万物相通。这篇文章后来被视为潘石屹个人世界观的系统阐述。在建筑上,潘追求开放的街区,多功能的混合,甚至刻意追求“杂乱”的感觉。张欣后来也曾在潘石屹的博客中发表一篇文章《一个伟大城市的魅力》,她写道,包容、丰富、混合就应当是北京都市营造的特点,就应当是北京城市规划的思想,就是这个伟大城市的个性。从那时开始,二人有了一个共通的清晰的建筑理念,那就是混合。

  在2003年后,潘张二人的分工形成了高度的默契。“对两人最准确定义应该是,张欣代表一个人的理性,潘石屹代表一个人的感性。”软银亚洲投资基金首席合伙人阎炎介绍到,一切关系到资金的事情,比如销售、推广、谈判,都由潘石屹负责,而建筑设计、施工、内部管理,则交由张欣一手打理。斩获2002年威尼斯艺术双年展艺术推动大奖的“长城脚下的公社”,显示出张欣在当代建筑艺术方面的独特眼光。这对夫妻成为通过自己开创性的聪明才智创造财富的中国新一代企业家的典型。

  潘张默契领导之下的SOHO中国成为北京最大的地产开发商,其商业风格讲究快进快出,建筑风格则独特而融合,上市之后所披露的高达57%的利润率也表明了其在“秀外”的同时,内部财务表现同样优异。

  2004年之后,由于对土地市场过分谨慎的判断,潘石屹错过了几次土地交易,之后在土地价格暴涨的三年里没有获得任何土地,来自资金和持续发展的压力严重影响着SOHO中国的前景。此时低调潜身多年的张欣恢复了华尔街投资家的本色,2007年初亲自启动SOHO中国的IPO之旅。在海外14天的路演里,张欣承担了比潘石屹更重要的角色,最终成功募集150多亿港币。上市后1个月内,SOHO连收“老冤家”任志强的两块北京黄金地段商业项目。在走入资本市场的SOHO中国里,长于执行并拥有天然海外投行背景的张欣,势必将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437954.html

更多阅读

转载 潘石屹老婆张欣:国人渴望的民主会在20年内到来(图)

原文地址:潘石屹老婆张欣:国人渴望的民主会在20年内到来(图)作者:黑猫相较于万科集团主席官二代兼金龟婿的背景,张欣与潘石屹早年发迹并无父母庇荫,夫妇俩1995年创办SOHO中国的前身北京红石实业有限责任公司,主要集中于北京市中心商用物业

冯矿伟:压力和支撑的研判

冯矿伟:压力和支撑的研判点击进入:3月27日(周二)盘中同步实战分析前低点支撑:前低点虽然不一定是新一轮调整的最低点,但支撑是一定存在的。1、原底部是有抄底资金的,调整轻易不会击穿成本底线;2、调整接近前低点,踏空者势必会考虑市场重新

艺术与商业的关系 商业与艺术精神

     艺术与商业的结合点在哪里?艺术能够提升品牌的附加值,无数企业家费尽心机地渴望将两者融合在一起,可惜成功者寥寥。难道在艺术与商业的边界线上存在着神秘、难以捉摸的鸿蒙地带?  其实不然,商业与艺术从来都是不可分割的主体

艺术与商业的关系 艺术与商业的结合

     高级定制是时尚的最高境界,高级时装需要上百年的沉淀积累并形成时装文化理念,才能成为大家纷纷效仿、追逐的经典。  目前,中国的高级定制还属于起步阶段,中国的设计师也在日渐成熟。在巴黎和米兰,参加时装周的时尚人士绝大部

同性恋:理解和接纳的大众传播

专栏同性恋:理解和接纳的大众传播文/刘赞精准营销的概念提出来之后,精准传播就成为商业传播的主流,即首先要确定目标群体,针对目标人群,点面结合,既有覆盖面,又有具体切入点的传播。但是,也有一些传播,不一定能够或者需要找到目标群体,比

声明:《张欣:艺术和商业的“混搭”设计师》为网友如鲸向海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