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基本面分析 “后奥运效应”不会影响中国经济基本面



系列专题:后奥运时代

 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副院长 王一鸣

  2008年,是北京奥运会的举办之年,也是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一轮周期性调整之年。进入后奥运时期,前奥运时期体育场馆和关联基础设施建设形成的大规模投资需求,以及奥运举办期国内外游客带来的巨大消费需求会减弱甚至在短期内消失,但过去30年支撑中国经济持续较快发展的基本动力不会发生变化,不会影响中国经济增长潜力和经济发展的基本面。

  第一,支撑中国经济发展的基本因素不会发生明显变化。储蓄率较高、城市化和基础设施建设投资规模巨大、居民消费结构升级、市场潜力巨大、劳动生产率和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积极主动地参与经济全球化等,这些推动中国经济发展的基本动力不会因为奥运会结束而发生变化。

  第二,中国作为一个大国受奥运经济的影响较小。北京市经济仅占全国经济总量的3.6%,而奥运会场馆建设和基础设施投资约3000亿元,按奥运投入期4年分摊,平均每年750亿元,仅占中国过去4年当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0.55%~1.06%,因而影响有限。

 宏观经济基本面分析 “后奥运效应”不会影响中国经济基本面
  第三,中国经济发展空间和潜力仍然很大。中国正处在工业化中期,城市化率低于世界平均水平,2007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2500美元左右,无论是城市还是农村,从基础设施到制造业、服务业,都有巨大的发展空间和市场潜力。

  第四,中国正在实施“十一五”发展规划,已经和正在采取的宏观经济政策措施为保持经济持续较快发展创造了条件。

  随着全球经济环境的深刻变化,中国经济持续较快发展既面临周期性调整和经济转型压力,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后奥运效应”的叠加影响。为此,应该积极放大奥运会对经济发展的正面影响,有效应对各种可能出现的负面效应。

  一是要有效发挥奥运场馆和关联基础设施的作用,最大程度地为提升国民生活品质服务。

  二是要积极推广“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理念,加大环保和生态建设投入,推动科技进步和创新,加强文化建设,促进经济转型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三是要充分利用奥运会对现代服务业的带动效应,促进和引导金融保险、商务服务、现代流通、信息传输、房地产、旅游会展和文化体育等服务业发展,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升级。

  四是要积极扩展奥运主办和举办城市的辐射带动效应,推动区域经济发展。这次7个奥运城市中有5个在环渤海地区,这对推动这个区域经济合作,扩大对外开放和提升国际影响力有重要意义,也将积极促进长三角、珠三角和环渤海三大经济圈的协调发展。

  五是要充分发挥举办奥运会带来的精神财富和品牌效应,进一步挖掘中国文化底蕴,丰富城市人文内涵,提升城市品牌价值,提升我国的国际形象。

  总之,相对于奥运会场馆建设和相关基础设施对中国经济增长的短期拉动作用而言,奥运会对提高中国国民素质、改善投资环境、提高开放度和提升国际形象具有更长远、更持久的积极作用。奥运会后,一个经济持续较快发展的中国将以更加开放的胸怀和更加积极的姿态融入世界。

  (根据王一鸣副院长在2008年8月17日,奥运会与中国经济发展新闻发布会上的发言整理,标题为编者所加。)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438653.html

更多阅读

硅胶对有毒吗,会不会影响健康 微信小视频会不会有毒

现在硅胶制品越来越多,各个行业领域普及。硅胶制品已穿插我们的生活,含有硅胶的日常用品也越来越多,如:玩具,礼品,文具,假牙等等,甚至连婴儿用的奶瓶上的奶嘴都是硅橡胶制品,所以,不了解硅胶本质的人们开始惶恐不安,硅胶制品会不会影响人体

中国经济不会硬着陆 中国经济将再次“硬着陆”?

  短短几周前,中国政策制定者圈子中的主要忧虑还是经济可能过热的风险。现在,人们谈论更多的则是“硬着陆”的可能性。  情绪之所以变化,是因为中国政府自4月中旬以来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以冷却灼热的房地产市场和剔除投机买家。  

投资大师罗杰斯:我不会在中国买房

“我热爱中国、热爱香港,但我不会在中国和香港买房。”昨日在广州国际商会新春联会上,国际投资大师、广州国际商会海外副会长吉姆·罗杰斯与与会嘉宾交流新一年投资热点时谈到,中国股市和楼市太多泡沫,不是健康的投资市场。   广州市

中国何去何从 “后奥运”效应 中国经济何去何从

系列专题:后奥运时代    所谓“后奥运效应”,指的是奥运主办国及主办城市在奥运会后出现的经济衰退现象。其原因在于,奥运筹备阶段投资剧增、消费收入激增、奥运会后大量体育设施闲置并产生庞大的维护成本等,可能还要加上人们心理上

声明:《宏观经济基本面分析 “后奥运效应”不会影响中国经济基本面》为网友禸亾莪茬苸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