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振华 郭怀东 作为豫西一个人口不足33万人的山区县,栾川近年来却先后荣获“全国文明县城”、“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县”、“全国县域经济竞争力提升速度最快的百县(市)”等50多项国家和省级先进荣誉。荣誉的背后离不开栾川公安的全力保障。

栾川县公安局连续两年被评为全省优秀公安局,连续三年被评为全省执法质量考核评估优秀单位等多项省级荣誉。全国“三基”(即抓基层、打基础、苦练基本功)工程建设典型单位、全国青年文明号等项荣誉也花落此地。 栾川公安通过开展公安“三基”工程建设推动公安工作,为栾川经济发展奠定良好治安基础,为山区经济腾飞助力。 科技先行打造“数字栾川公安” 在栾川的大街小巷,各乡镇的主要街道,都安装了彩色一体化球形监控摄像头。在栾川县公安局的指挥中心,城区的各种情形尽收眼底。 全县安装静态报警系统295家,其中,213家与110报警台联网。GPS报警装置37家,图像监控系统42家,遍布栾川城乡,实现了技防设施由单一化到多元化的转变。 自2005年以来,通过技防设施预防案件323起,破案68起,抓获违法犯罪人员53名,有力的保障了良好的社会秩序。 栾川县公安局将科技强警工作摆到重中之重的位置。目前,各个科、所、队、室基本上达到人均一台电脑,205台电脑接入了公安网,各基层单位均建立了自己的网页,基本实现了网上办公、公文审批、报表报送、户口入销、身份证换发等工作。 2007年3月栾川县公安局又建成了350兆集群系统,信息覆盖面达到全县95%,“一呼百应”的局面初步形成,快速化反应能力极大提高。 通过抓培训,软件跟进,全局50岁以下的民警90%达到了熟练操作水平,会发电子邮件、网上追逃、信息比对等。在选拔干部时,计算机应用知识是必考科目。 县里一下子拿出这么多的钱进行科技强警和基础建设,是否有些得不偿失?栾川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李灵敏说:“栾川县是一个地域大县、人口小县,山地面积广,矿业经济活跃,社会治安较为复杂。提高公安机关侦查破案的科技含量,加强公安基础建设,确实给县财政增加了压力,但我们认为这样的投入换来的是稳定的治安环境和群众的满意,很值得!” 保驾护航奠定经济腾飞硬基础 栾川县通过开展公安“三基”工程建设,借助科技力量,深挖内部潜力,构筑了纵横交织的平安网络,公安机关的实力明显增强,战斗力明显提高,公安工作整体水平发生了显著变化,栾川县社会治安秩序稳定,为经济发展提供了良好治安环境。 三年来,栾川县有将近半数的时间为零发案。全县269个行政村组中,有226个实现零发案,占85%,437个楼院中,有429个实现零发案,占98%;1961个基层单位中,有1904个实现零发案,占99.3%。栾川的发案率大幅度下降,但破案率却稳步上升。2006年、2007年交通事故死亡人数均比上一年有所下降。多年来未发生群体性事件,未发生危害国家安全和社会影响恶劣的案事件。公安队伍建设水平逐年提高,连续三年未发生民警违法违纪事件,群众满意度不断提高。 良好的社会治安环境为县域经济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006年全县完成GDP67亿元,同比增长35%,人均突破2万元大关;财政收入完成6.83亿元,同比增长17.9%,位居全省第六。 良好的社会环境让诸多商家看好栾川,2006年共有市境外40个项目落户栾川,引进外资达10.6亿元。2007年上半年,50余个新项目落户栾川,引进外资达36.8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