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国的经济外交 浅谈后奥运经济



系列专题:后奥运时代

 文/李锐

  当您看到这期杂志时,举世瞩目的北京第29届奥运会已经召开了,通过各种媒体我们都能看到精彩的比赛节目。在为北京奥运骄傲的同时,我们是否也在考虑当奥运结束后,我们该如何理财呢?

  理财离不开对宏观经济形势的了解。北京奥运后,中国经济的走向到底会怎样?或曰经济衰退不可避免,并举“蒙特利尔陷阱”来说事;也有人对未来经济持续发展信心十足,以巴塞罗那奥运会为例,1986年巴塞罗那获得25届奥运会举办权后,经济就一路向上走,加快了西班牙的经济复苏。

  其实经济的走势常常是出乎人们预料的,不管现在怎么评说后奥运的中国经济,也许在未来当我们回头看时,中国的经济呈现出的是另一种别样的走势。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衰。此时,回顾部分国家的后奥运经济或许会有所启示。

 浅谈中国的经济外交 浅谈后奥运经济
  雅典奥运会

  雅典到目前为止,共举办了2次奥运会,第一次是1896年的首届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第二次就是2004年的第28届奥运会。

  举办第一届奥运会时,希腊首相特里库皮斯由于经费问题想缓办奥运,因为希腊此时负债累累,无力在雅典古运动场遗址上重新建造新运动场。

  顾拜旦无奈下只得求助希腊王储康士坦丁,争取王储的支持,才得以如愿在雅典举办了第一届奥运会。奥运会的资金除了希腊全国募捐所得外,部分也来源于出售以古奥运会历史为题材的邮票(以高于面值出售)。

  首届奥运会对国民经济的影响并不很明显,但是从当时希腊人希望能使雅典奥运会制度化,让“雅典是奥运会永久的家”来看,奥运会给雅典还是带来了非常多的好处,否则也不会在债台高筑时,还通过募捐来举办。

  其后因为举办奥运会能获取巨大的商业利益,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角逐举办权,导致雅典申办了3次才成功地获得了第28届奥运会的举办权。

  这届奥运会来希腊旅游的人数虽然有所下降,但是因为奥运期间游客较高的花费弥补了因游客人数下降带来的差额,所以仍给希腊旅游业带来了不菲的收入。当年,希腊仍保持着较高的经济增速,GDP增幅达4.15%。其后,据希腊中央银行统计,2005年,希腊旅游业带来的经济收入高达110亿欧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6.1%,与2004年相比增长了6.7%。

  但希腊当年的财政赤字占GDP的5%。更令政府头痛的是奥运场馆,由于前期规划不周,场馆的建设浪费了不少钱,而奥运会后这些场馆的利用也不甚理想,每年却还要花费不菲的费用来进行维护。

  东京奥运会

  这是奥运会第一次在亚洲举办,也是规模空前巨大的一次奥运会。日本政府为了办好这届奥运会大规模地兴建基建设施,改善城市交通环境,日本的股市也由1958年初的471点升到了1961年7月的顶点1829点。这段时期也叫“岩户景气”。

  由于经济过于繁荣,有过热的苗头,日本银行两次调高了利率,引发了股市下挫;直到奥运前一年即1963年,日本股市才重新开始上升。好景不长,奥运结束后,日本的经济又陷于低迷期,为此日本政府在1965年发行特别年债及推出一连串刺激经济政策,经济才重新步入高速增长期。

  不得不提的是,奥运促进了日本的产业更新换代,1962年年底日本政府发表经济白皮书,认为日本经济已摆脱单纯依靠增加设备投资促进增长的模式。这种产业的更新换代为日本经济的腾飞打下了基础。

  汉城奥运会

  汉城奥运会举办得甚为成功,韩国因此而受益匪浅。1986年到1988年间,韩国GDP平均增幅达12.5%。

  前期由于规划好,大部分的资金用于改善汉城的环境、交通和通讯等基础设施,场馆的新建放在其次,并且还合理的利用了部分原有的场馆,节省了大笔的费用。奥运会后,韩国还专门成立部门负责奥运场馆的利用。

  再者通过企业赞助、出售电视转播权等,使得此次奥运会直接盈利达4.7亿美元,创下官办奥运会盈利的最高记录。

  除了经济领域外,奥运会还提升了韩国的国际形象,让世界认识了一个不同凡响的韩国。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439078.html

更多阅读

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习题

1776年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说到:“中国向来是世界上最富的国家,就是说土地最肥沃,耕作最精细,人民最多而且最勤勉的国家。然而,许久以来,它似乎就停滞了。今日关于中国……的报告,与500年前视察该国的马可·波罗的记叙比较,几乎没有什

第34节:中国的经济高增长能否持续(3)

系列专题:《为民代言解读金融:陈志武说中国经济》  当然,这只是产生中国经济奇迹的一个基础性条件,因为印度、俄罗斯、越南等国也拥有这些条件,但却没有产生和中国一样的经济奇迹。这是因为中国和以上几国在这轮全球化初期的国情和条

第33节:中国的经济高增长能否持续(2)

系列专题:《为民代言解读金融:陈志武说中国经济》  从20世纪40年代开始,凯恩斯等许多经济学家提出的加强政府干预和管制的理论,在包括西欧和美国在内的市场经济国家得到推行,许多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独立的发展中国家也学前苏联,实行计划

经济学人翻译 《中国的经济制度》中译版(之六)

中国的经济制度(十二之六)张五常著·译第六节:县制度的佃农分成中国的经济改革可分阶段看。第一阶段大约从一九八○到邓小平退休的一九九二。这阶段的发展,主要是从以前的等级排列权利转到以资产界定权利那边去,以一九八七年十二月

声明:《浅谈中国的经济外交 浅谈后奥运经济》为网友傲视之巅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