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部与东部教育差异 中西部增长猛过东部 数量、规模、效益增速均领先



    东部和中西部地区民企的发展差距非短期可以改变,但我们看到2006年中西部地区的上规模民企在数量、规模、效益等几项指标的增长速度上均有超越东部之势,东部地区的上规模民企开始越来越多地感受到来自中西部的竞争压力

    2006年,东部地区上规模民营企业营收总额最大的是联想控股有限公司,为1389.47亿元;中部地区上规模民营企业营收总额最大的是东方集团,为297.55亿元;西部地区上规模民营企业营收总额最大的是四川宏达集团,为167.41亿元。

 中西部与东部教育差异 中西部增长猛过东部    数量、规模、效益增速均领先
  上述企业数据的差异,显示的正是民企500强和上规模民营企业在地区分布中的一般状况。

  八成以上仍在东部

  近81%的民企500强分布在东部沿海地区,中西部尤其是西部省份的大型民营企业相对较少。

  进入2006年民企500强的有25个省(区、市)的企业,其中浙江省和江苏省分别占民企500强总数的40.6%和22.4%,该比例基本上和2005年相同。江苏省、北京市的民企500强企业平均营业收入规模较大,它们的营业收入占比高于企业数量占比。

  但值得注意的是,湖北、山西、安徽等省入围民企500强的数量都比上年有所提高(表1)。

  上规模民营企业的地区分布与民企500强企业的分布一样,并没有大的区别。

  2003-2006年,东部地区的上规模民营企业4年的数量分别是1770家、1674家、2172家和2466家;中部地区上规模民营企业4年的数量分别是337家、302家、358家和435家;西部地区的上规模企业4年分别是161家、143家、158家和290家。

  从不同地区主要效益指标来看,东部地区的上规模民营企业经营规模大,盈利能力强。中、西部地区的上规模民营企业经营规模相对较小,盈利能力较低。

  中西部稳定增长

  从2005年、2006年两年情况对比来看,一方面东部地区的上规模民营企业绝对数依然远远领先于中西部,而另一方面,中西部企业所占比重已明显开始增加。

  2006年,东部地区上规模民营企业的营业收入总额占全部入围企业的比重为81.95%,资产总额比重为77.14%,利润总额比重为77.79%,缴税总额比重为77.50%,员工人数比重为76.27%,所有比重比2005年都有所下降(表2)。

  2006年中部地区上规模民营企业的营业收入总额占全部入围企业的比重为10.91%,资产总额比重为17.47%,利润总额比重为11.59%,缴税总额比重为12.75%,员工人数比重为13.75%。除了税后利润的比重比2005年有轻微的下降之外,其他几个指标均比2005年有所上升,其中资产总额的增长比重高达5%。

  2006年西部地区上规模民营企业的表现较为突出,其营业收入总额占全部入围企业的比重为7.15%,资产总额比重为9.38%,利润总额比重为10.62%,缴税总额比重为12.44%,员工人数比重为10.13%,其各项指标增长迅速,税后利润和纳税额几乎和中部地区相持平。

  对东部的竞争压力显现

  中西部上规模民企在营收水平、经营效益和效率的增长速度上,已显示出超过东部的迹象。

  在2006年上规模民营企业中,营收规模最大的企业主要集中在东部地区,中西部企业营收规模还是相对偏小,户均营业收入只有10.38亿元,与东部地区的13.99亿元相差3.61亿元。但东部地区的上规模民营企业开始越来越多地感受到来自中西部竞争的压力(表3)。

  在全部上规模企业中,营业收入总额超过5亿元的大中型民营企业中,东部地区的企业数量所占比重比2005年有所下降,从2005年的82.9%下降到79.00%;而中西部地区所占比重则从17.1%上升到21%。

  营业收入总额在100亿元以上的企业中,东部地区占据了绝大部分,但是西部地区企业所占比重从2005年的4.9%大幅上升至12.07%。

  可以看出中西部地区崛起的势头已开始凸现。

  2006年东部地区上规模民营企业销售净利率、净资产收益率都有较大幅度的提升,但同时,中西部地区企业的增幅相对更大。说明随着振兴东北、西部大开发的政策措施深入实施,中西部地区上规模民营企业逐渐发挥资源、成本优势,经营环境不断改善,企业运营管理水平不断加强,经济效益和效率都在不断提高。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440346.html

更多阅读

褦襶子:当代教育的非理性化与挫折教育的非理性

教育是离不开人们价值观念的。当我国的政治体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们的价值观念产生了根本性的改变后,我们的教育却仍然残留计划经济时代的“理念”。在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下,在人们新的价值观念的制约下,我们的教育出现了前所未有

六六 | 英国的教育 中国与英国教育的不同

很多朋友陆续将孩子送到海外教育,问他们原因,大多数是不愿意让孩子加入高考的残酷大军,在国外不必那么辛苦,也能考上排名全球前一百名的大学。据说北大清华都没入榜。这次去英国旅游,没想到要考察英国教育,却无意间被一个在英国读书的中国

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与《教育诗》导读 教育诗

呵呵,同时将这两位的著作放在一起我首先考虑的是排版问题。毕竟每篇日志有个字数限制,优化组合是必须的。当然除去这些原因我也可以找到解释的理由。杜威是一位伟大的教育家过去是,现在是将来我觉得应该也是,但同时他也是一位理想主义者

BYOD与学校教育信息化的发展 byod 教育

【按语】近年来,在国外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文献资料中,“BYOD”开始浮现在字里行间。BYOD是“Bring Your Own Device”的缩写,指让学生自己携带自己家的信息终端设备,诸如手机、平板电脑、上网本、iPad等进入学校课堂,充分利用信息环

声明:《中西部与东部教育差异 中西部增长猛过东部 数量、规模、效益增速均领先》为网友傲气稳了全场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