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系列专题:《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力作:美国怎么了》
和往常一样,这些不过是数字,至多只是人们真实生活的一种表征。但在战后一代人的时间里,几乎所有美国人都感受到生活水准的飞升,普通美国劳工的境遇之优裕也远不是其父辈所能想象的,对此,还有谁会质疑吗?我们对当前经济的感受,却至多只能用"不可妄断"来形容--当前美国人大都觉得生活与几十年前相比在一些方面变好,但在另一些方面变差,这不是也很明显吗? 在一些人看来,"大压缩"之后美国经济兴旺发达这一事实非常令人困惑,与他们心目中世界的运行方式完全背离,结果他们竟然篡改历史,将战后繁荣一笔抹煞。每周一到周五晚在CNBC上宣扬其供应学派信条的拉里·库德洛(Larry Kudlow)就告诉我们,拜罗纳德·里根减税之赐,"自南北战争结束以来(20世纪20年代短暂的柯立芝-梅隆时期除外),美国经济制度首度赢得举世羡慕。"我猜,那位《时代》编辑讲述的繁荣景象,甚至那么多现成的经济资料,都不过是幻象吧! 但那不是幻象,那兴旺的场面是真实的。"大压缩"不仅没有破坏美国的繁荣,而且首要的效果就是给经济注入活力。如果此事与教科书式的经济学推论相悖,那是教科书式经济学出了错。这将是后面一章的主题。 现在,且让我们直截了当地认定,自由派在三四十年代成功地使收入差距大大缩小,而且对整体经济几乎毫无负面影响。实现这一成就的男男女女为当今的自由派上了一堂示范课,说明了领导力会带来多大的改变。 但这些男男女女是何许人也?他们为何能给我们的社会带来如此大的变化,又让这些变化屹立不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