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中国股市,中国社会总是走不出黄宗羲的铁口直断。本轮经济荣景造成的资产牛市与消费繁荣,深重地改变了社会心理。 中国盛世正成为中国消费繁荣与资产牛市的主旋律。自2003年开始的人口结构转变和消费升级趋势,奠定了此后10年经济高速增长黄金时期的基础。而经济长期繁荣趋势确立、人民币升值速度加快、奥运会催生大国情结、资产需求快速释放、投资者情绪逐渐乐观等因素,将使中国资产长期牛市的风险升高。 在中国资产版图上,具有巨大升值空间的资产主要来自以下四个:

第一是资源价值重估。水、电、石油、天然气、煤炭、土地、有色金属矿产等资源在中国的稀缺性非常突出,需求的急剧增长和供给的有限造成了资源短缺,并成为制约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瓶颈。政府意识到资源价值对转变中国经济增长方式的意义,将加快推进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将扩大,具有控制资源的资产将获得巨大的套现空间。 第二是产业景气重估。人口红利促成中国经济处在增长周期之中。由于宏观调控能力加强,中国经济的周期波动性明显减弱。因此产业景气延长的资产,特别是消费升级类的公司将有获利空间。 第三是隐蔽性资产重估。目前对国内的隐性资产关注不多,如采矿权、股权、土地使用权、商誉、商标、销售渠道、特许经营权、独特配方、技术专利等被一定程度的忽视。随着新会计制度准则的实施,也随着国家对于知识产权的重视,这些隐性资产将会得到重估,其真实价值将得以体现。 第四是央企整合过程中分离出来的辅业资产。在央企的庞大群落里,企业资产往往无从体现,分离出来通过产权交易转让,资产将获得巨大提升。 消费繁荣也给金融体系带来升级换代的机会:消费金融。中国银行业多年来的主要业务就是存贷款,这种单一的业务结构使得银行盈利模式单一、风险抵御能力差。中国整个财富革命的背景给了银行拓宽业务结构的黄金机会。反过来说,银行大力推行消费金融产品也刺激了一般用户的消费需求,如此的正反馈正在造就中国农耕社会以来少有的提前消费的理财观和生活观。 中国财富革命方兴未艾,更多资产的价值才要被发掘出来,流动性过剩的结论或许言之过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