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文化的传承与变迁 城乡民俗变迁视阈下农谚与民人社会心理



     改革开放三十年以来,我国的经济有了迅猛发展,社会经济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然而不容忽视的是,我国目前的农业人口仍占总人口的80%左右,社会结构的基础依然是乡村。城乡民俗文化在我国民俗文化中仍然居于主体二元地位。

  在当前社会转型的宏观背景下,乡村社会转型问题研究的深度已经远远不局限于自上而下的政策、制度的研究,所涉及的范围也超出了经济转型的单一领域。农谚作为流传于乡间的民俗文化主要承载形式之一,历史久远,口耳相传,经历实践和岁月的磨砺其中所蕴含的深层社会心理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民人。在新的历史时期,对农谚及其背后的民人社会心理进行深入探讨,有助于正确认识到城乡民俗变迁与社会转型二者之间的双向互动关系,有助于促进社会转型带来的进步惠及社会的各个利益层次。

  一、农谚中的民人社会心理

  符号学奠基人索绪尔曾经提出“对汉人来说, 表意文字和口说的词都是观念的符号。”[[[1]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M].高名凯译,商务印书馆,1980 .

  [2] 袁岳,李泽志,熊会.谚语—中国农业社会的心理结构[J].康定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6).

  [3] 杨伯峻.春秋左传注·庄公二十四年[M].北京:中华书局,1988.

  [4] 福 山. 信任:社会美德与创造经济繁荣[M]. 海口:海南出版社,2001.

  [5] 吉国秀:东北民俗文化:区域社会转型的精神动力[J]辽宁大学学报,2007,(5).

  作者简介:李阳(1980-)女,辽宁沈阳人 助理研究员,主要从事民俗学,社会风俗史研究。

  ]]文字和语言都不仅仅是对视觉和听觉的具有刺激作用的单纯符号,而是心理和思想观念的重要载体。农业谣谚也是一样,农谚反映的内容不仅仅是停留在物质层面的,而且涉及到农人的精神世界,涉及到农谚创作与传播主体的精神与心理意识和观念导向,因此以农谚表达的内容为研究对象,通过家庭、自然环境、庄稼、牲畜、房子和人等六大要素,我们可以借助环境、劳作、人际等一系列日常的生活节点,勾勒出农谚中反映的农业社会的一些心理特征:

  第一、农本思想

  我国农耕的历史源远流长,“耕读传家远”的祖训, 延续着农业为本的文化传统, 人们不断开荒垦地, 虽然在历史上的某一时期或者某些地区有一部分人因为家因生活所迫或背井离乡, 或出外漂泊, 或弃农从商, 或改做他业, 但绝大多数人仍坚守在祖辈的土地上, 安土重迁。《元史·食货志》中说,“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本,衣食以农桑为本”。我国民间也流传着大量将农业生产放在首要位置的农谚,如:“百业农为本”、“七十二行,庄稼为王。”“三百六十行,种田第一行。”“没有乡下泥巴腿,饿死城里五香嘴。”[ 本文所引用的谣谚除特殊注明之外,均来源于吕顺德《农谚》湖北人民出版社1958年版。]等等,这些农谚流传时间久远且受众广泛,直接体现了以农为本的思想。这种思想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和行为,形成了特有的深层社会心理。

  这些谣谚中对农作物种植栽培技术的经验总结凝聚了千百年来农人的智慧与对土地深沉的热爱,这些谣谚与直接反映农本思想的谣谚一样,都表现了中国农民以农为本, 敬农、重农、恤农、务农的深层农业文化心理。

  第二、和谐的处事观念

  “和谐”是农谚中普遍蕴涵的价值观念,所谓的“和谐”,指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以及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如强调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的农谚有,“和气能招千里财,让人三步自然宽。”“好话一句三冬暖, 恶语伤人六月寒。”“人吵败, 猪吵卖。”“好儿不吃分家饭, 好女不穿分家衣。”农谚除了强调人与人之间以“和”为贵之外,更注重团结、协作的精神 。“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众人拾柴火焰高。”“人心齐,泰山移。”等等表达的是团队的协同互助精神,这是在农耕社会下人们形成的深层社会心理的直接体现。[2]

  除了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团结之外,人们对自然也心怀感念。早在中国古代,人们就十分重视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共生关系。这种淳朴的情愫在农谚中多有体现。如“前人栽树,后人乘凉;前人伐树,后人遭殃。”“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小鱼捉尽,大鱼不见。”“生时多种一棵树,死后子孙有阴凉。”等等。

  随四时的节气、风云雷雨变化而进行农业生产,这不仅仅是长期以来人们对生产经验的总结,更是对自然规律的尊重。只有顺应了自然的发展变化规律才能使农业生产得以长期发展和有效保障。时至今日,在提倡低碳环保,保卫人类生存家园的今天,这些世代相传的民人农谚中所蕴含的人与自然和谐的观念却仍然历久而弥新。

  第三、勤俭节约的品格

  《左传》中说:“俭, 德之共也;侈, 恶之大也。”[3]几千年来,中华民族一向以勤俭为美德。农业生产一方面需要一年的风调雨顺, 另一方面还得依靠自身的勤俭努力。在农谚中人们视勤劳为农家最大的美德之一, 轻视懒惰者, 反对铺张浪费, 有大量谚语体现了这一根植于农业经济土壤中的文化心理,如“人生在勤, 勤则不匮。”“力能胜贫, 谨能胜祸。”“起得早的鸟,捉的虫子多。”“早不忙,晚凄凉。”“晚上挑水一塘泥,早上挑水一塘清。”“人勤地生宝,人懒地长草。”“人勤荒年有饭吃,人懒丰年饿肚皮。”等等

  中华民族自古以农业为根本,农谚中所透视的文化心理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国农村的人们的民俗心理状况;另一方面透过对农谚的研究,我们可以看到它是农人精神花园中的一朵奇葩, 是人们在长期的生活和生产实践中对自然现象、社会发展和人生哲理的经验性总结, 是人们集体智慧的结晶。它不仅记录着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而且真实地反映了人们的心理意识层面,可以管窥到整个农业社会的真实文化心理。

  二、民人社会心理是民俗文化的内在机制

  现代民俗学者普遍认为传统民俗文化是一个开放的系统。民俗文化是一种联系着过去、现在与未来的连续体,现代经济增长及其在时空中不断延续和变化的相关政策是嵌入到一个国家或区域的民俗文化中的,[4]社会转型这一走向现代社会的实践过程,是民俗文化变迁与社会转型二者相互作用,协调发展的过程。

  民俗文化的本质并不在于历史赋予其本身的意义,而是区域民众理解他们在当代世界中位置的途径和方式的一种社会心理,这种社会心理状态既带有历时的顺序,又具有空间的秩序。民俗文化是区域民众理解宇宙和现在的凭藉与根基,是区域民众社会心理和文化自觉的外在表现。在社会转型的过程中,城乡差距在逐渐缩小,社会转型带来的变革不仅仅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更重要的是社会组成要素的整体重组,民俗文化变迁就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广义的民俗文化变迁包含着心理和文化的双重向度。其中民众的社会心理是城乡民俗变迁的重要内在机制。民众社会心理上的接纳才是城乡民俗变迁、社会转型的深层基础。

 民俗文化的传承与变迁 城乡民俗变迁视阈下农谚与民人社会心理
  三、民人社会心理在城乡民俗变迁过程中整合作用

  民人社会心理与社会转型之间具有双向互动的关系,城乡民俗变迁不仅仅是社会转型的外在表征,更重要的在于社会心理是社会转型中一股不容忽视的整合力量,正确引导城乡民俗变迁,是保证社会转型时期平稳过渡的良性规约。

  当下经济多元化发展,相对于农业来说,工业、工商业等其他行业发展迅速,显示出了生产周期短,获得收益快的相对优势,这样的诱惑使得越来越多的农民离开了自己熟悉的土地,与传统的农本思想产生了激烈的碰撞。尤其是出现越来越多的农村的年轻人离开土地,不再愿意从事与农业相关劳动的现象。

  这些思想认识和意识形态上的问题是不可能借助与法律法制加以束缚的,此时包含着公序良俗的传统民俗文化意识便起到了不容忽视的规约作用。讲求和谐统一、注重农业,勤俭节约等这些深层的社会心理对价值观多元化中的一些消极观念有规约作用和对其产生的不良后果有消解的作用。

  包含了社会心理的民俗文化可以为社会转型提供认同的基础,这种基础减缓了社会转型带来的风险震荡和不确定性。这一功能无论对于一个国家还是某一地区在社会转型期的平稳过渡都是非常重要的。这也意味着,民俗文化是社会良性运转的非正式制度保障,它所发挥的作用与众多的制度保障是同样的。[5]因此可以说,有效地利用民人社会心理的整合作用是推动社会平稳转型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M].高名凯译,商务印书馆,1980 .

  [2] 袁岳,李泽志,熊会.谚语—中国农业社会的心理结构[J].康定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6).

  [3] 杨伯峻.春秋左传注·庄公二十四年[M].北京:中华书局,1988.

  [4] 福 山. 信任:社会美德与创造经济繁荣[M]. 海口:海南出版社,2001.

  [5] 吉国秀:东北民俗文化:区域社会转型的精神动力[J]辽宁大学学报,2007,(5).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44757.html

更多阅读

桂林传统小吃的传承与发展分析 桂林小吃

【内容摘要】地方小吃是地方饮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保护各地饮食文化的多样性,传承与发展本地的民族饮食文化,我们对桂林小吃的生存现状进行了分析,从规范制作流程与营销模式等方面进行创新,传承与发展桂林传统小吃以及相关饮食文

中国传统文化传承的当代意义 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当今社会,人们大都在学习欧美的先进知识,文化。有意或是刻意的模仿,不知不觉间对中华传承5000年的文化有着一种鄙夷与抵触。五四新文化运动背景来看,整个中国的近现代史是一个逐渐融入以西方为主导的世界历史的过程,也就是一个不断地拥抱

传统文化的传承 当代继承传统文化例子

当时间的沙漏漏下最后一粒沙粒,金子的本色才会如此灿烂;当贝壳的泪痕划过最后一瞬,珍珠的色彩也会如此耀眼。当六年的养分在体内积累,毛竹的生机也会如此蓬勃。  正是由于历史的洗礼,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最终诞生了华夏女儿的独一无二的

转载 宋太祖长拳的传承与流派 笑傲江湖太祖长拳攻略

原文地址:宋太祖长拳的传承与流派作者:谭京杰一、山东太祖四大家1.山东莱州传承的太祖门  莱州的太祖门武术由盛力先前辈传出,相传盛力先在营门一带得遇少林僧人传授少林门武艺精华,后在济南出任镖师,在青岛国术馆某练习所(拳房)任职,为

“狼性文化”的得与失原创,不得转载 狼性文化ppt

“狼性文化”的得与失近年来,“狼性文化”在企业界广为流传。究竟何为“狼性文化”?为什么将凶狠残忍的“狼”喻为一种文化?从字面上理解,这种文化就是表达要不择手段地达到目标。具体到企业,“狼性文化”就是刚性文化,就是以无情的制度

声明:《民俗文化的传承与变迁 城乡民俗变迁视阈下农谚与民人社会心理》为网友挣扎小姑娘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