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系列专题:《教你找到求职的捷径:求职赢家的秘诀》
还好我有一些媒体通讯员证之类的证书,轮到我时,我将"打包"好的资料交过去,招聘主管默默翻看,我紧张地望着他,他对我说:"你有自己的优势和长处,不过我觉得你应该去联系新闻单位,学中文的嘛,又当过记者通讯员,去写文章、搞采访更适合……"语气很温和,但令我很心寒。这不就是回绝了吗? 我不甘心,继续缠着他。一个劲地说明自己能干好公关及文秘工作,于是他又说,要做总经理的助理或秘书要求还很多。第一,要重点大学毕业;第二,要有两年以上相关工作经验;第三,要在深圳居住一年以上;第四,以招女性为主……原先招聘启事上没有要求的条件这时不断地被说出来。现在回头看,我好像遇到了许多"歧视":"学历"歧视、"地域"歧视、"经验"歧视、"性别"歧视等。 对于企业的招聘要求,有些我可以理解,有些我不理解。我不明白学中文专业的却做不成文秘;而业内公认"新闻与公关是双胞胎的关系",我在读大学时曾有过多年新闻工作经历,这难道不是经验?还有,我苦读10多年,难道就因为我是男的就与秘书、助理和公关无缘吗?在深圳,想不通的事也得想通。如果你想的与用人单位想的不一样,那你得从用人单位的角度去想,主动权在人家手上,这就是市场。 天天泡在人才市场,一周很快过去了,我仍一无所获。这时我想起一年多前,在大四时曾录取过我的广州广达公司。于是我转头赶往广州,可人家说已没有空缺职位。之后我又前往顺德,去找大学时曾求过职的康宝、鹰牌等企业,结果人家也是暂不需要人。无奈之下,我又重返深圳。 经过仔细对自己进行了再分析后,我觉得应该主动上门联系一下新闻单位,于是我赶往《深圳特区报》和《深圳青年》杂志社,结果哪有我的机会…… 南下之初,我品尝到了艰辛和苦涩……我突然觉得自己要改变了。怎么变?那就是放弃固有计划,随行就市! 小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