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节:博弈圣经(37)

 第110节:博弈圣经(37)


系列专题:《经济学高级学术著作:博弈圣经》

  时间、精力和金钱财物,是阶级的主要耗费质料。世界上没有一个阶级、一个国家或一个CEO在懂得博弈正理○17的情况下,还甘心情愿地在精神上和物质上受到博弈对局中约定的愚弄。

  393、为了博取荣誉这个目的,应当找到两者共有因素中的主要因素,首先在尽可能地少浪费竞争质料的前提下,双方进行抉择。当然任何博弈的对局都要分决策人○5和对抗者○6,一个博弈礼仪来源的标准性影响,可分清两者的特征。由于经济的发展和各人掌握博弈知识的多少,人们会选择不同的方式适合自己的博弈习惯。博弈的行为结构分得越细,彼此关系越紧密,博弈的每一次行动,均可信息共享。一个真正理想的博弈对局,一个人懂,一个人不懂,才有意义。博弈的结果是为一方服务的,让一方占优的博弈对局才是博弈的目的。冯·诺伊曼的极小极大定理,纳什的纳什均衡在这里没有意义。博弈对局的双方不必有意义上的接触,一定有一个决策人○5一无所知,博弈才有价值。

  在社会上的各种层次的社交活动中,如果你是一位对社会博弈有心的观察者,可以观察到那些初步在权利和财富上占些优势的人,为了满足边界效应上的兴奋之情,他们会将藏在背后的权钱显露得清清楚楚,使人一览无余。发明家就此给出定论,先让决策人○5很快出牌的可能性越大,这时那些显露财富的对抗者○6取得荣誉的可能性越大,这样从礼仪因素的背景上会博取胜利时的轻松,也许胜者早已习惯了胜利之前根本不需要热烈一样。仪表、形态、斯文是为了追求社交场合的有效性,有时的效果比竞赛时的效果更高。自己给自己还订立了一些规则必须做到,不然就认为是输,但是这些人却表现出默不作声。城里的工人、手工业者、农民和江湖艺人,他们喜欢在公共场所饮酒、划拳、大声喧哗、抽烟,几元钱的共同消费,推来推去做东道主,这都是和上流管理者一样进行礼仪博弈,任何违背这一纪律和规则,都看成是缺少道德,不够义气。义气科学来自于伯努力的大数定理,把眼光放远,成就偶然,该发生的一定让它在此发生,成为远期赢家。其实我说,这是博弈场,也不必感到丑恶,任何活动,只要有博弈的动机,活动就变得有价值、有意义。

  394、经济的竞赛往往最强烈、最活跃、最普遍、最持久,最典型的竞赛直接表现在博弈博币○41的形态上。经济的礼仪既不独立,又不能将利益分得多么清楚,任何货币分配清楚的行为都包含了博弈。博弈分配要有原则,这势必会侵犯其他原则的规范并附带有博弈的真正意义。任何侵犯行为都被认为应当受到严厉惩罚或谴责,经济上的事实并不是这样,经济上的罪行和不公平,在大部分的事件中都证明了这个事实,并不能得到惩罚,而是被默认,我讲的默认定律○89,这是经济与经济事件之间的一个定律。自然界会保存有相当数量的事物,就是法律与武力,不是一定要它创立一个事物,而是抑制事物的创造。在客观的恶劣博弈环境压迫下,精神适应的过程,是淘汰与生存的过程,这可能不是我们有意义的讨论。在短期内,进一步改变博弈环境,生活条件的重新分配,但也并不是均等的分配。身份制是生活方式的显著特征,就经济分配的性质而言,决策人○5和对抗者○6是参与分配人的身份,两种身份会在分配的过程中格外突出。与其说是以达到统治和服从的精神态度,不如说是博弈分出了国○19与正○18,达到中止状态。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掠夺阶级与和平阶级反反复复地持续下去。任何一次改革和发明的成果都会引起传统结构的大混乱,使人的思想发生深刻的变化。对于这样的发明和改革有一类人很反感,总之改革将彻底动摇社会结构,使社会陷于相关系统的混乱,破坏了传统道德基础和一些事物正常的自然秩序。

  整个阶级与经济过程的关系是金钱关系,是营利而不是生产的关系,是掠夺而不是服务的关系,这里好像有意贬低有产阶级和工业企业巨头的智慧管理职能的意思。实际上,管理阶级的势力在经济制度的发展方面引起的倾向是社会的内在命脉,对一个国家的繁荣昌盛具有重要的意义。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450322.html

更多阅读

第114节:博弈圣经(41)

系列专题:《经济学高级学术著作:博弈圣经》  从博弈的时代过程中吸取学识,好像学识中有一种神秘的因素在吸引,有钱阶级有生活在学识智力方面的倾向。前面我们根据赌博习性的分析,派别之间的组织活动,有它的经济意义,有机体就会不停地创

第113节:博弈圣经(40)

系列专题:《经济学高级学术著作:博弈圣经》  398、我们把赌博的性质看成是地球上最原始的肉灵芝,是至今仅存的最简单的结构,我之所以这样把博弈比作原始生物,是因为博弈具有原始不开化的典型特征。博弈的习惯完全是人类性格中掠夺占有

第112节:博弈圣经(39)

系列专题:《经济学高级学术著作:博弈圣经》  经济的成功需要创造力及虚伪、欺诈、自私、掠夺占有的气质,那些带有野蛮性质的缺少道德又缺少忠诚的人拥有出尔反尔的灵活观念,能够将更多的东西结合起来,会在短短的时间内寻找到一个有序

第111节:博弈圣经(38)

系列专题:《经济学高级学术著作:博弈圣经》  395、在适应和淘汰的过程中,分出的两个阶级,一个是有闲管理阶级,一个是劳动阶级。任何一个有人生存的地方,都应该划分成组织,大大小小的社会组织结构对社会成员的行为、思想、性格、情感造成

第109节:博弈圣经(36)

系列专题:《经济学高级学术著作:博弈圣经》  上层管理阶级对社会上形成的依法强制的力量,永远是占上风的,一个人的级别越高,忍受规则性压力就越强,一个低级的不受任何规则限制的人永远不可能成为一个机构的管理者,其实这是正义与非正义

声明:《第110节:博弈圣经(37)》为网友恬淡春风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