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透视知名家族企业兴衰:家族战争》
亨利作为一个实业家,在工业领域所作出的贡献在世界范围内获得了广泛称颂。事实也确实如此,他发起了制造业的革命,建立了一个庞大的福特帝国。直至今天,福特公司仍在市场上叱咤风云,而且仍保留着少部分"家族企业"的特征。福特家族的成员始终在董事会占有席位,在写作此书之际,董事会主席就是小比尔·福特。 "江山代有人才出,各领风骚数百年",如果老亨利能认识到这一点而有所转变,那么福特公司现在会有多么强大呢?企业要发展,而传承也是发展的一部分。对于前辈人来说,改变曾经伟大而独特的观点以顺应形势是很难的;而对于一名伟大的领导人来说,在新形势下迎接新挑战,接受新观念,与时俱进,是必须的。 领导才能和个性是相互交织在一起的,它们造就了伟大人物的辉煌,但它们同样也折射出了缺点。有趣的是,在这个故事中,是一位女性--爱德塞的遗孀打破了僵局。如果这发生得更早一些--在爱德塞还在世的时候,他的母亲也许可以适度地缓和一下老亨利的行为,这或许可以改变爱德塞的命运。如果老亨利不是紧握指挥棒,福特公司也不会在市场中出现落败的局面,好在他的子孙们意识到了改革的必要性,及时地拯救了福特公司。 达特集团--对权力的痴狂 起源 达特集团的案例讲述的同样是不愿放弃权力的故事,此类故事我们在本书其他案例中也曾看到,如麦凯恩家族和福特家族。而在达特案例中,我们会发现冲突变得更趋多重,战场也突破了家族的藩篱,走向公开。手握大权的父亲最后发现自己在家族中已经陷入孤立,他解雇一个儿子,与另一个儿子脱离了父子关系,与妻子也离了婚。《纽约时报》客观地将这场家族事件比作达拉斯肥皂剧的真实生活版。 赫伯特·哈夫特是一个有远见的商人,他曾经学习过药剂师的技能,并于1955年在华盛顿特区开设了第一家自己的折扣药店。1984年,在他将药店业务出售并开始投资其他行业时,他的达特连锁药店已经发展到了75家。赫伯特以达特事业的成功作为跳板,开始向其他领域发展。他的投资兴趣是广泛的,折扣零售业务遍及许多领域,诸如酒精饮料、汽车配件等等。值得一提的是,他还做过书商。赫伯特精通财务,通过投资和交易,他找准机会对另外两个大的零售商--afeway和Stop&Shop发起了"绿票讹诈"(指投机者先购进某公司的大量股票,然后加价出售给该公司的收购者,或者是以更高的价格把股票卖回给该公司)。最终,在这次实战里,赫伯特成功地为自己赢得了"企业掠夺者"的名声,以及为达特集团净赚2亿5千万美元。他的长子罗伯特从旁协助,扮演了一个至关重要的角色,并且在多次交易中表现得身手不凡。 然而不幸的是,这又是一个父子不相容的案例。罗伯特的商业能力很强,他还在哈佛商学院攻读学位的时候,就曾为他和他父亲开的连锁折扣店--王冠书店写过一篇商业计划书。在家庭的紧张感将他们分裂得如碎片之前,作为一个团队,他们共谋大计、业绩斐然,但是逐渐地,赫伯特开始感到了来自儿子出色领导能力和独立个性的威胁。 赫伯特的愤怒 导火索最终还是被点燃了。1993年4月,罗伯特犯下了一个大错,他公然地表露了自己的想法,并在《华尔街日报》上的一篇文章中说公司的领导结构即将开始调整,届时将会采用新的管理模式。对赫伯特来说,这就像是一纸死亡通知书,每个人都可以理解他的愤怒。罗伯特掀起的这次波澜极具煽动性和挑战性,同时也暴露了公司关于所有权和继承权问题计划的缺陷。

赫伯特可没有什么心情去和解,于是在接下来的日子里,罗伯特收到了一封父亲律师发来的将他解雇的传真,理由是"他意图接管公司"。赫伯特还将和他相处了45年的妻子格洛丽亚逐出了董事会,此时情况变得更加尴尬了。格洛丽亚立刻反击,她以丈夫不忠并有身体虐待行为为由提出了离婚申请,并起诉公司对自己的解雇是不正当行为,她的这一系列行动迅速地扭转了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