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产证券化 次贷危机 第5节:危机酝酿的温床: 次贷及次贷证券化(5)



系列专题:《洞悉美国次贷背后的秘密:次贷危机》

  表1-1 2006年根据HMDA报告房贷信息的机构情况

  机构类型 数量(家) 占比(%)

  存款类机构 6 882 77.4 商业银行 3 900 43.9

  储蓄机构 946 10.6 信用社 2 036 22.9

  住房贷款公司 2 004 22.5 独立实体 1 328 14.9

  分支机构或被银行控股 676 7.6

  全部机构数 8 886 100①

 资产证券化 次贷危机 第5节:危机酝酿的温床: 次贷及次贷证券化(5)
  ① 由于四舍五入的原因,近似等于100。

  资料来源:www.ffiec.gov. 为了抢夺市场,新兴的独立住房贷款公司往往选择避开商业银行的传统优势,重点发展次级住房贷款。在危机发生前,独立住房贷款公司发放的次贷已占美国全部次贷的45%。

  其次,房利美、房迪美等机构大量收购住房贷款,这一方面转移了贷款发放机构的风险,另一方面又为贷款发放机构提供了源源不断的资金,支撑它们发放更多的住房贷款。房利美、房迪美等机构并不最终全部持有这些收购来的贷款,而是将其中大部分证券化,并将相应的证券化产品出售给各类机构投资者。目前,发行在外的住房贷款支持证券超过了6万亿美元。这些证券还被投行作为生产各类信用衍生产品和CDO的原材料。

  更重要的变化是住房贷款的产品设计和定价机制发生了显著变化。基于不同借款人的信用情况,可以对相同产品制定不同价格。而对经过证券化和再证券化的产品,少数高端金融机构和投资者不得不依赖高度复杂的金融模型来进行风险识别和定价,大多数机构和投资者则依赖信用评级机构提供的评级信息来粗略判断其风险和价值。

  《家庭住房贷款披露法》 从1975年以来,根据《家庭住房贷款披露法》(HMDA),大多数在大城市开设业务机构的住房贷款公司必须向公众披露住房贷款信息,包括住房贷款公司在该年度发放或购买贷款的地区等数据,以帮助公众识别该公司是否充分地满足住房融资需求。信息的披露也有助于美国有关公平贷款法律的执行,有利于做出投资决策。美联储委员会依法负责该法案的执行。联邦金融机构检查委员会(FFIEC)具体负责向公众提供相关统计数据。FFIEC依该法于1979年成立,负责协调多个政府机构统一执行监督职能。其成员机构包括美联储、联邦存款保险公司(FDIC)、国家信贷联合管理局(National Credit Union Administration)、货币管理办公室(Office of the Comptroller of the Currency)和储蓄管理局(Office of Thrift Supervision)等。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452216.html

更多阅读

不守规则成功 第22节:第四节 不按规则的成功≠企业的成功(1)

系列专题:《危机下的中国企业战略突围:公司战争》  第四节不按规则的成功≠企业的成功  许多企业的成功是靠打政策的擦边球赚来的,没有付出相应的规则成本。由于其资产来源不是来自于“阳光利润”,有些企业现在虽然资产达到了数十

声明:《资产证券化 次贷危机 第5节:危机酝酿的温床: 次贷及次贷证券化(5)》为网友爱你得死撑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