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才是练出来的》第46节:口才训练五步走(5)



系列专题:《口才是练出来的》

法国有一位演说家叫贝纳克,他是个大胖子,每次上台演讲的时候,听众总会发出一阵令人信心减弱的嘲笑声。但贝纳克却假装没听见,总是在演说开始的时候说:“我是个比别人亲切3倍的男人,每当我在车上给别人让座的时候,我的一个座位都可以坐下3个人。”

  在这种轻松无我的自嘲中,我们体会到的,是贝纳克高度的自信心和演说才能。

  所以,在口才训练的过程中,要想克服恐惧的心理,就要学会自我解嘲,学会不把自己当回事,在讲话的过程中放松心情,拿自己开“涮”。

  三、第三步——口齿清晰是基础

  普通话,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的全国通用的语言,也是国际上使用的标准汉语,是联合国六种工作语言之一。

  1956年2月,国务院在《关于推广普通话的指示》中,正式确定:普通话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

 《口才是练出来的》第46节:口才训练五步走(5)
  这段话,是我们衡量普通话的惟一标准。

  在第一章的基本功训练中,我们对普通话的训练,已经进行了比较全面地讲解,这里仅仅做一个补充,以便帮助大家更好、更快地掌握普通话,同时,指出口才训练中的误区。

  打破乡音交流的障碍

  谁都希望在社会交往中、在日常工作、学习和生活中,有一副好口才,以达到交流和沟通的最佳效果。然而,我国幅员辽阔,又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国,语言环境非常复杂,各地方言更是错综复杂,这就使人与人之间的正常交流产生了一些困难。因此,人们在进行语言交流的过程中,乡音太重、口齿不清、语意不明、认知差异或文化程度低等因素,都可能造成语言交流的障碍,甚至造成误解、冲突或笑话。

  前广州市长黎子流先生,在一次人大报告中,就因为乡音的问题,造成了极大的误解和不良影响。

  当时,他在讲话的过程中,说了这样一句话,“自觉接受人大监督”。但是,由于口音的问题,被人误听为,“拒绝接受人大监督”。

  虽然仅仅是两个字,但却表达了完全不同的意思。此言一出,全场哗然,最后甚至惊动了中央。因为,作为一市之长,怎能在如此重要、公开的讲话中说“拒绝接受人大监督”呢?!

  后来经过了解才清楚,原来他的原意并不是“拒绝”,而是“自觉”。但由于语音上的差异,造成了这样不该发生的故事。

  再比如,有一段相声,反映的是部队在军事训练的行军途中,发生的一个由乡音问题引发的,让人发笑的故事:

  一支部队,在翻越山岭的行军途中,因为山高坡陡,为了保证战士的安全,连长在队伍前部发布命令,要求行军队伍人与人之间要拉大距离,并要求战士一个一个向后传。于是,战士们一个一个向后传达连长的命令:

  “向后传,拉大距离!”

  “向后传,拉大距离!”

  于是,战士们按照连长的命令一个一个向后传。当传到一个山西战士那里的时候,由于他的乡音问题,传到下一个战士的耳朵里的命令变成了:

  “向后传,拉大驹驴!”

  当传到最后一个战士那里的时候,这个战士为难了:这荒郊野外的山上,到哪儿找一头驹驴呢?而且还要大的。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乡音在交流中具有两大障碍:

  首先,容易产生歧义。比如我们列举的前广州市长黎子流的案例。

  其次,交流不畅。也正像我们上面所举的例子。

  我国的方言主要分为北方语系和南方语系,其界限是长江,长江以北,为北方语系;长江以南,为南方语系。但也有个别现象,比如昆明,它的方言就属于北方语系,这主要是由于明朝时期的人口迁移形成的。还有四川、贵州、湖北、镇江,也都属于北方语系。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454225.html

更多阅读

《口才是练出来的》第52节:口才训练五步走(11)

系列专题:《口才是练出来的》(2)临场性准备方法  临场性准备难度较大。他要求讲话人在演讲前的几分钟内,把演讲的腹稿组织得较完善,这是需要真功夫的。通常的准备方法是:“点的分布法”。演讲人要在短暂的临场准备时间里,围绕题目进行

《口才是练出来的》第51节:口才训练五步走(10)

系列专题:《口才是练出来的》(4)看时间掩饰尴尬。如果发现已经接近休息时间,便可顺势宣布休息,把未结束的话题,变成一种悬念或提出的问题,放在休息后回答。  (5)用走动、喝水、操作电脑等动作,缓解紧张,摆脱尴尬。  遗忘补救的方法其实

《口才是练出来的》第50节:口才训练五步走(9)

系列专题:《口才是练出来的》比如一些唐诗、宋词或名家名句,如果你能全部背诵,那当然更好;但是我们知道,这些名篇之所以被世人传诵,大多是当中的某一段或某一句“文眼”在起作用。如果你没有精力和时间将大段的原文背诵的话,只要记住其中

《口才是练出来的》第48节:口才训练五步走(7)

系列专题:《口才是练出来的》其实,会用声的人,使用在声带上的能量只占总能量的1/5,而把4/5的力量,都用在了控制发音器官的形状和运动状态上面。  在产生共鸣的过程中,共鸣器官把发自声带的原声,进行音色润饰,使声音圆润、优美。科学地调

声明:《《口才是练出来的》第46节:口才训练五步走(5)》为网友力戰天下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