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 科学发展评价的核心指标体系



     “科学发展评价核心指标体系”的构建理论和逻辑框架

  “科学发展评价核心指标体系”的构建应紧紧围绕“科学发展观核心是以人为本”的根本方向,“五个文明”和“五有社会”应是“科学发展评价核心指标体系”构建应涉及的全面领域和当前应关注的重要部分。

  “科学发展评价核心指标体系”应围绕“以人为本”加以构建

  要构建科学发展评价的核心指标体系,根本上是要反映科学发展观的精神、体现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而要把握科学发展观的内涵,首先要理解为什么“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

  “科学发展观核心是以人为本”的论断,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论的基本原理,体现了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和我们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目的。深刻理解以人为本,才能深刻理解和全面把握科学发展观,切实把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到经济社会发展各个方面。因此,“科学发展评价核心指标体系”应该紧紧围绕“以人为本”加以构建。而要达到上述目标,必须明确“以人为本”的根本内涵。

  “以人为本”,就是要在发展的过程中充分体现和代表人民的利益,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不断使人民群众得到更多的实惠,使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的方向稳步前进。坚持以人为本,要在经济社会不断发展的基础上,不断提高人的素质和能力,通过不断提高人的素质和能力,不断推进经济社会的发展。

  “以人为本”与“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科学发展观核心是以人为本”指明了“科学发展评价核心指标体系”的构建方向和根本逻辑。然而,“以人为本”只是指出了指标体系构建的方向,我们需要进一步明确“科学发展评价核心指标体系”究竟应该如何紧紧围绕“以人为本”,具体应该包括哪些内容。这里,我们可以借鉴“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来引入“以人为本”所涵盖的具体内容。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Maslow'shierarchy of needs),亦称“基本需求层次理论”,是行为科学的理论之一,由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于1943年在《人类激励理论》论文中所提出。该理论将人的需求分为五种,像阶梯一样从低到高,按层次逐级递升,分别为:生理上的需求(生理需要),安全上的需求(安全需要),情感和归属的需求(社会或社交需要),尊重的需求(尊重需要),自我实现的需求(自我实现需要)。

  尽管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也存在一定的局限,包括其需求归类有重叠的现象、需求满足没有清晰的标准和界限、片面强调个人内在价值实现等等;我们也不能完全赞同其理论背后的存在主义和人本主义的学说基础,但这并不妨碍我们在构建“科学发展核心评价指标体系”对其合理的部分加以借鉴。我们并不全部认同马斯洛理论中需求满足逐级递增的论断,但其关于需求的分类和具体的内容,无疑可以用来丰富“以人为本”的具体内容,从而为我们构造“科学发展核心评价指标体系”提供有益的参考。

  “五个文明”、“五有社会”与“科学发展评价核心指标体系”

  以上我们明确了“科学发展评价核心指标体系”的构建应紧紧围绕“科学发展观核心是以人为本”的根本方向,并借鉴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来阐释“以人为本”的具体内容,然而“以人为本”究竟应该落实到哪些领域呢?即应该在哪些方面来实践“以人为本”的精神和具体内容呢?其中哪些又应该结合当前形势的需要,成为核心指标体系应关注的重要领域呢?为此,我们从“五个文明”和“五有社会”两个方面来论述“科学发展评价核心指标体系”构建应涉及的全面领域和当前应关注的重要部分。

  “五个文明”是“科学发展评价核心指标体系”应涉及的全面领域

  “五个文明”是我国在建设现代化进程中,认识不断丰富和实践日益深化的产物。党的十三大则明确提出要把“富强、民主、文明”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奋斗目标。此后党中央一再强调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推动社会全面进步。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把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确定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个重要目标。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又正式提出了“生态文明”的概念。至此,“物质、政治、精神、社会和生态”五个文明协调发展,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共同构成一个完整而全面的文明体系。

  其中:“物质文明”是人类改造自然界的物质成果,指人类物质生活的进步状况。它主要表现为物质生产方式和经济生活的进步。物质文明越高,表明人类离开野蛮状态愈远,依赖自然的程度愈小,控制自然的能力愈强。

  “政治文明”是人们在政治实践活动中形成的有益成果,表现为社会政治制度和政治生活的进步。政治文明包括文明的政治理念、文明的政治制度、文明的行为和文明的政治目的。

  “精神文明”是人类在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过程中所取得的精神成果的总和,是人类智慧和道德的进步状态。

  “社会文明”,广义社会文明是指人类社会的开化状态和进步程度,是人类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所获得的积极成果的总和,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社会文明等方面的统一体。狭义社会文明是指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并列的,社会领域的进步程度和社会建设的积极成果。一般所谈到的社会文明指的是狭义概念。

  “生态文明”是指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改造生态环境的积极成果的总和,是指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

  在“五个文明”中,生态文明是前提,物质文明是基础,政治文明是保障,精神文明是灵魂,社会文明是目的。强调“五个文明”共同发展、协调发展,是对人类社会发展趋势的正确回应,是我们党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理念的再一次升华。“科学发展评价核心指标体系”的构建就是要把“以人为本”的具体实践落实到上述“五个文明”的领域当中,“五个文明”应当成为“科学发展评价核心指标体系”所涉及的全面领域。

  “五有社会”是“科学发展评价核心指标体系”应关注的重要内容

  “五有社会”的建设是当前经济社会发展中最为需要加强、与普通民众最为利益攸关、人民群众也最为关切的核心领域。

  目前,我国正处在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在这一个时期,重点推进“五有社会”的建设应当成为“科学发展评价核心指标体系”所考察的重要内容。

  “学有所教”是指要优先发展教育。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是我国建立人力资源强国的根本,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学有所教就是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劳有所得”首先要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就业权利。完善支持自主创业、自谋职业政策,加强就业观念教育,使更多劳动者成为创业者。完善面向所有困难群众的就业援助制度,及时帮助解决就业困难。其次是要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健全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规范和协调劳动关系,依法维护劳动者权益,建立统一规范的人力资源市场,形成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的制度。

  “病有所医”是要提高全民健康水平。要坚持公共医疗卫生的公益性质,强化政府责任和投入,完善国民健康政策,鼓励社会参与,建设覆盖城乡居民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医疗服务体系、医疗保障体系、药品供应保障体系,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

  “老有所养”是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保障人民基本生活。要以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为基础,以基本养老、基本医疗、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重点,以慈善事业、商业保险为补充,加快完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

  “住有所居”是要坚持房地产市场调控,维护商品化住房市场的健康发展,同时加快保障房建设,保证广大人民群众的基本住房权利。

  上述“五有社会”的建设是当前经济社会发展中最为需要加强、与普通民众最为利益攸关、人民群众也最为关切的核心领域,它应当成为“科学发展评价核心指标体系”中的重要内容。

  “科学发展评价核心指标体系”的具体构建

  “科学发展评价核心指标体系”由五个需求层次在五个领域的15个方面的23个核心指标构成。

  根据上述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一般性方法,并结合相关理论的阐述,“科学发展评价核心指标体系”将以“科学发展观核心是以人为本”为根本方向和基本逻辑,以需求层次理论中的各类需求为具体内容,以“五个文明”为涉及的全面领域,以“五有社会”为关注的重要内容。具体而言,“科学发展评价核心指标体系”由五个需求层次(生理、安全、社交、尊重、自我实现)在五个领域(物质、政治、精神、社会、生态)的15个方面的23个核心指标构成。

  ——物质领域的生理需求层面

  包括4个具体指标,分别是“食物和衣物”、“睡眠”、“性”和“住有所居”。它对应的是人在物质领域的基本需求,即满足“吃饱、穿暖、睡好”、“有基本的住房条件”和满足基本的性需要。

  ——生态领域的生理需求层面

  包括2个具体指标,分别是“水”和“空气”,这也是满足人基本生存的需求,即要有充足的水和干净的空气。

  ——物质领域的安全需求层面

  包括2个具体指标,分别是“劳有所得”和“病有所医”,它对应的是人对就业和基本医疗保障的需求。

  ——精神领域的安全需求层面

  包括1个具体指标,即“基本道德保障”,它是指人们在生理需求得到满足的情况下,对基本道德的诉求。也就是说人们都不希望生活在一个完全依照丛林法则运行、“弱肉强食”而没有基本道德保障的社会。人们的安全感不仅来自物质层面(就业和医疗),也来自于精神层面(即对社会基本道德的诉求)。

  ——社会领域的安全需求层面

  包括3个具体指标,即“人身和财产安全”和“学有所教”和“老有所养”。这三个指标反映的也是人对基本安全、抵御风险的需求。它要求社会运行有基本的法律保障,对人身和财产安全都保护,能够满足人们对教育和基本社会保障的需要。

  ——生态领域的安全需求层面

 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 科学发展评价的核心指标体系
  包括1个具体指标,即“能源和资源的可得性”,它反映的是人们对能源、资源等基本物质的安全保障要求。

  ——政治领域的社交需求层面

  包括2个具体指标,即“社会公正”和“基本自由和基本权利”。其中“社会公正”主要是指社会应提供基本的司法公正,让人产生对法律和秩序的信任和信赖感。而“基本自由和基本权利”包括人们在法律许可的范围内言论、出版、行动和宗教信仰的自由和基本权利。

  ——精神领域的社交需求层面

  包括1个具体指标,即“友情和爱情”。它反映的是人们在精神领域的社交需求,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即获得稳定友谊和亲密爱情的需要。

  ——社会领域的社交需求层面

  包括1个指标,即“社会参与和社会关爱”,它反映的是人们归属社会的一种需求。人是社会的动物,是社会关系的总和,因此人与所在社区和单位常常会发生种种联系,人都希望能够归属于某一群体,得到社会关爱,从而获得一种参与感和归属感。

  ——生态领域的社交需求层面

  包括1个指标,即“生态伦理”,它反映的是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即人对环境改善、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需要。此时人不是处于征服自然、予取予求的状态,而是将人放到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角度出发,从而产生对人自身行为进行影响的相关需求。

  ——精神领域的尊重需求层面

  包括1个指标,即“自我尊重和自我评价”,它反映的是个人包括对自我状态的肯定和认可,主要是对自身成就和自我价值的一种自我认同的需求。

  ——社会领域的尊重需求层面

  包括1个指标,即“他人尊重和他人评价”,它反映的是个人对自身状态获得他人肯定的一种需求,其自身的成就、地位和价值希望得到社会和他人的尊重和肯定,从而获得自我满足的一种需求。

  ——政治领域的自我实现需求层面

  包括1个指标,即“政治参与和影响”,它反映的是个人在政治领域的参与感和获得相应影响的成就感。

  ——精神领域的自我实现需求层面

  包括1个指标,即“自我满足和自觉性”,它反映是人是否能够达到忘我地、集中全力全神贯注地体验生活,从而追求和实践人生终极意义的需求。

  ——社会领域的自我实现需求层面

  包括1个指标,即“创造和创新型社会”,人的自我实现在社会领域层面就是“创造和创新型社会”的构建,由于人在自我实现的过程中,全心投入、充满活力和创造力,一个社会中自我实现的人越多,社会就越富有创造力和活力。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45500.html

更多阅读

谈谈对初中综合素质评价的认识 初中综合素质评价表

一、综合素质评价的意义我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和考试评价制度改革的实施,为衡量初中学生是否达到毕业标准和高中阶段招生提供了符合新课程的依据,使素质教育的实施有了真正意义上的操作载体,可以说这是大家期盼已久的好事。“立足过

浅谈小学英语教学中形成性评价的运用 浅谈农村小学作文教学

内容摘要:“科学的评价体系是实现课程目标的重要保证,英语课程评价应根据课程标准的目标和要求,实施对教学过程和结果的有效监控”这是新课标中“评价建议”部分的核心内容,英语课程标准从素质教育的角度提出了新的评价理念和要求,强调“

2.4 教学效果的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 形成性评价的方法

模块二教学评价与课堂教学话题四教学效果的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韩立福博士:尊敬的各位老师,大家好!下面我们交流话题四——教学效果的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本话题的主要内容是“教学效果的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从方法论的

通用技术学生作品评价的研究与实验 评价书法作品

 学生的通用技术课程作业呈现形式丰富多彩,其中包括方案或作品。对学生作业的分析和评价,是过程性评价的重要体现。能否从实质上把握通用技术作品评价的基本内涵,全面、系统和正确地对学生作品进行评价,不仅关系到新课程的发展方向

声明:《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 科学发展评价的核心指标体系》为网友透过爱情看你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