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单位》第48节:文化和行为冲突(28)



系列专题:《走出单位》

我也多次接到咫尺之外的团队成员在办公室里打来的电话,讨论很具体的事。我多半会说:“我过来跟你谈。”我总是鼓励团队里的同事面对面交流,因为这不仅有利于工作的有效性,也有利于团队成员间的合作与交流,有利于团队建设。

   有的同事非常勤奋,工作积极主动,并以积极的态度与相关各方沟通,但沟通效果并不好,因为他们写的E-mail太多、太具体,抄送所有相关的人,而不对信息进行整理、提炼、分类,不对相关的人依照相关性大小进行分组,导致大家的信息疲惫。这样的忙碌是有些浪费的。

   沟通要求我们对信息进行选择、整理、提炼,对分享对象进行选择和分组,确定哪些人需要和应该了解哪些信息。换句话说,有效的沟通需要我们动些脑筋才能实现。在沟通方式的选择上也是如此,我们需要研究公司或部门内部的运作方式和工作程序,了解相关同事的工作风格和主张,同时还需要了解足够的沟通常识。

   与沟通能力相比,本地雇员的沟通意愿显得更弱些,这其中有习惯的因素—我们是一个不善于沟通的民族,单位里也只有通报、传达、汇报,没有沟通;也有其他因素,比如前面提到的“官本位”价值观、非建设性竞争方式(信息就是力量),另外还有沟通意识,即是否认为某事让某人知情是重要的和必须的—这关系到悟性。

   沟通不畅对我们工作的有效性产生很大影响,大大增加了工作成本。无论是改了主意或情况起了变化不及时通知大家,让大家在错误的方向上瞎忙一气,还是故意不分享他人必须了解的信息,导致同事工作被动和问题的拖延解决,都会妨碍工作的进展和成效,对人对己都产生不良影响。事实上,在跨国公司体制内,信息不可能被长时间阻隔,因为总有人坚持职业的工作方式,一旦发现有谁应该知情却不知道,就会立即把信息传递过去。

 《走出单位》第48节:文化和行为冲突(28)
  

   合作

   合作在本地雇员之间是个大问题。本地雇员与外籍雇员之间的合作显得容易得多,而一到彼此合作就困难重重,其中的主要原因恐怕是利害关系所致。中外雇员间的竞争关系比本地雇员间的竞争关系要弱得多,这一方面是因为本地雇员把外籍雇员看做理所当然的领导者而不是竞争对手,以能接替他们的职位为目的,另一方面是因为本地雇员把本地雇员只看做竞争对手或潜在的对手,谁也不服谁。有句白话可能更真切地说明这种关系和心理:“外国人咱争不过,中国人还争不过吗?”言外之意是:跟外国人没资格争,跟中国人难道还没资格争吗?争不过便服从,争得过就不遗余力。

   这是一种奇怪的心理。一个群体如果自认比另一个群体资格低下,那这个群体还有希望吗?还能有机会成为领导者吗?

   领导力建设要求我们通过合作施加影响力。影响力是领导力的核心,它不能靠权力或命令来实现,而是靠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合作是一种职业能力,理解并处理好合作与竞争的关系是一种重要的职业素养。

   从群体意义上说,本地雇员之间以及本地雇员和外籍雇员之间都是既合作又竞争的关系,但这不是所有个体之间的关系本质,即使是同侪之间也未必都存在实质性的竞争关系,所以,合作是主要的工作关系。从建设领导力的目标出发,合作是竞争的前提,没有合作就没有竞争力。合作使我们有能力动员最充分的组织资源来帮助我们实现目标,竞争只能减少资源渠道。那么,我们靠什么胜出同侪呢?靠更好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也就是靠更好的资源组织和配备能力、更好的沟通和团队精神、更好的分析和判断力、更好的合作能力。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456521.html

更多阅读

《走出单位》第51节:文化和行为冲突(31)

系列专题:《走出单位》成功的项目规划需要规划者对项目所涉及的领域和问题有专家见解和经验,对公司的战略和规划有明确的认知,对项目实施的可行性做仔细的调查分析,在组织系统内对预算的承受力有准确的把握,对重要合作伙伴所期待的合作

《走出单位》第50节:文化和行为冲突(30)

系列专题:《走出单位》寻求帮助和支持   职能部门之间,团队之间,团队成员之间都经常需要相互提供支持和帮助,无论是项目还是日常工作,我们都无法全部独立完成。虽说提供支持和帮助是每个人的本分,但大家都是满负荷或超负荷工作,要在已

《走出单位》第49节:文化和行为冲突(29)

系列专题:《走出单位》本地雇员对待竞争的非建设性态度和方式表现为妒嫉、不支持、不配合、不打交道,更糟的还有拆台、恶意攻击、讽刺挖苦、诬告、打小报告。这些人不知道,这些行为起初会对对方产生不利的影响,但过不了多久就会反过来

《走出单位》第47节:文化和行为冲突(27)

系列专题:《走出单位》自满与精英意识降低了我们的自我评价能力,严重影响了我们的职业发展。首先,我们不清楚该学习什么或怎样实现自己的职业目标—我已经做得很好了,为什么还没有到那里?于是各种抱怨层出不穷,比如天花板理论、性别歧视

《走出单位》第46节:文化和行为冲突(26)

系列专题:《走出单位》另一名资深经理希望拓展自己的领域,在为公司领导层提供专家建议时,积极介入自己不熟悉但自认为熟悉的职能领域,提出通过新华社内参向中央政府反映情况的建议,并向外籍领导解释说“内参”是中央政府高层领导人每日

声明:《《走出单位》第48节:文化和行为冲突(28)》为网友跑调大叔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