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和舆论的博弈:科龙变局》第36节:温故之变(2)



系列专题:《资本和舆论的博弈:科龙变局》

尤其科龙在当时以乡镇企业的身份走过来,就如潘宁在临别科龙时留下的“纵横家电愤争先”一句,特意注解“愤争先”并非“奋争先”笔误,之所以“愤”,是因为乡镇企业的科龙从前被人轻蔑、贱视,从这,可见草根科龙崛起的意义。

  科龙变局彰显出的深刻意义、暴露出来的种种问题,都值得人们去深刻反思。

  “买公司是最简单的,复杂的是能否把买到手的公司玩转,尤其是像科龙这样一个2万人的大公司。”

  ——以资本介入实业,又以实业运转资本,顾雏军的操作方法可谓在国内开了先河。在将科龙一点点重新拉扯大的同时,一个以此为平台形成的实业和资本互动的格林柯尔系,还是功败垂成了。

  “这条船不会再沉下去。”

  ——这是顾雏军对科龙从2002年到2004年这三年运作成果的一个结论。从科龙净亏15亿元人民币,到2004年前三季度盈利达2亿元,年销售额预计将达到100亿元,在主营业务蒸蒸日上的情况下,不仅顾雏军,其他所有人都会这么想。顾雏军玩转了科龙,却没能玩转自己。船终究没有沉下去,就算海信不来修补,也会有其他企业。只是在科龙触礁的同时,顾雏军也把自己玩进了局子里。

  “降成本只需要决心,没有技巧。”

  ——回顾2002年,科龙发布中报,上半年公司盈利1.12亿元人民币,每股盈利0.11元,是去年同期的5.6倍。这份业绩引起了外界异口同声的质疑。

 《资本和舆论的博弈:科龙变局》第36节:温故之变(2)

  经过解释,利润回报主要来自严控成本。科龙上半年成功降低管理费用6%,科龙空调生产成本比去年下降了25%,冰箱的生产成本也下降了14.6%。成本下降成为利润的最主要来源,可见科龙的大企业病确实不轻!

  比如,原来出差可以坐飞机的分公司经理现在一律只能坐火车,只要是上万元的支出都要过总裁刘从梦一支笔。

  据说2002年中报过后,其他制冷企业的老总们才发现,科龙的采购成本已经比他们中的任何一家都要低,一时面子上过不去,为此,有人甚至摔杯子。

  顾雏军的另一句话也可作为这方面的注脚:“我进入科龙没有做什么很玄的东西,只要把最简单的执行下去就是正确的。招数太花了,不一定能达到你的目的。就像我以前做学问的时候,最简单的东西不会错,但是要用300页来证明的东西不知道哪个地方就会出错。我觉得做企业的办法要简单明了,否则大家不理解,执行走了样,还是自己倒霉。降低成本已经不是简单的概念,而是一个系统工程。要求管理者不仅是对这个行业熟悉,还要有洞察力,要对行业有深刻的理解和了解,你才知道哪里还有15%的成本空间。”

  “我所有的白头发就是在2002年1月到9月生出来的。”

  ——多年后谈起那段时间,顾雏军依然隐隐心痛。2002年1月1日,顺德格林柯尔正式以大股东身份进入科龙电器,迎接顾雏军的却是以《财经》为代表的媒体的空前质疑,并且波及股市,一夜之间,格林柯尔在香港创业板的股价就从3.5元跌到2.55元,市值蒸发约10亿港币。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456739.html

更多阅读

《资本和舆论的博弈:科龙变局》第39节:温故之变(5)

系列专题:《资本和舆论的博弈:科龙变局》这次通气会后,媒体对该事的报道始有改观。  “我希望科技界、新闻界、投资界对企业家们应该有一个宽容的气氛,不要在一个人失败的时候把他骂成狗屎,成功的时候又把他捧得好像是天才。

《资本和舆论的博弈:科龙变局》第38节:温故之变(4)

系列专题:《资本和舆论的博弈:科龙变局》“如果有一天老了,走到街上有人说,这个老头是做冰箱的,他对中国冰箱产业还是做了些贡献的,那我就没有白做。”  ——这是在2003年接受《中国企业家》采访,谈及产业整合梦想时,顾雏军的一句感慨之

《资本和舆论的博弈:科龙变局》第37节:温故之变(3)

系列专题:《资本和舆论的博弈:科龙变局》面对媒体的大规模轰炸,兼之科龙2002年若再不盈利,就有退市之虞,顾雏军当时的压力可想而知。他曾这样说过:“中国的很多民营企业家还没有被认可,他们是在用自己的性命做企业!有人提出我们一股独大的

《资本和舆论的博弈:科龙变局》第36节:温故之变(2)

系列专题:《资本和舆论的博弈:科龙变局》尤其科龙在当时以乡镇企业的身份走过来,就如潘宁在临别科龙时留下的“纵横家电愤争先”一句,特意注解“愤争先”并非“奋争先”笔误,之所以“愤”,是因为乡镇企业的科龙从前被人轻蔑、贱视,从这,可

《资本和舆论的博弈:科龙变局》第35节:温故之变(1)

系列专题:《资本和舆论的博弈:科龙变局》而在2004年年末,中国证监会也分别指派广东、江苏、湖北、安徽四地的证券监管部门,联合调查顾雏军掌控的格林柯尔系。这些地方正好是顾雏军的格林柯尔收购的科龙电器、ST亚星、美菱电器和襄阳轴

声明:《《资本和舆论的博弈:科龙变局》第36节:温故之变(2)》为网友无与为乐者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