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宝品类竞争 《切割营销》:第6章 品类切割——规避正面竞争(2)



系列专题:《切割营销》

他接着问了我一个最为紧要的问题,也是国内出口型企业广泛存在的一种心理:做国内市场是不是就是打广告?

我问为什么。他说一个国内所谓袜业名牌斥巨资赞助奥运,聘请明星代言人,即将在中国市场投入500万元广告费,声势浩大,让同行们震惊不已。

我说,赞助奥运至少需要几千万元吧,这个企业必须拿出至少相当于现在两倍的费用传播,才能达到预期效果,再加上其他营销费用,整个算下来至少1亿元费用,这要卖掉多少双袜子才能把这近亿元的投入赚回来?这个企业又需要多长时间才能尝到奥运会品牌效应带来的甜头?

另外,这个企业卖的主力产品是运动袜吗?如果不是,岂不是南辕北辙?

我继续说,做国内市场,首先要知道:你的机会在哪里?市场竞争处于哪个阶段?消费者认知存在哪些特点?然后在正确的时间做正确的事。广告只是营销的一个手段而已。

我的一席话让何总感到赞伯营销的务实和高度,双方立刻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一场中国袜业的营销大戏正式拉开了序幕!

营销的首要问题:市场机会在哪里

纵观上下五千年,俯瞰全球,永远是先有时势,后有英雄!营销亦然,先有机会,后有品牌!

中国袜业的市场机会在哪里呢?我对中国袜业市场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分析。2006年全国袜品销售额达到300亿以上,并且每年以18%的速度在递增,中国共有织袜企业3 000多家,全球80%以上的袜子产自中国,中国90%以上的袜品生产来自浙江。由此可以得出一个结论,中国袜业品牌必在浙江诞生。

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在如此庞大的产销基数上,中国应该诞生3~5个全国性品牌甚至是世界品牌。但是,国内前十名企业如“浪莎”、“梦娜”等市场占有率总和不超过20%,浪莎作为行业领跑者2006年产量6亿以上,仅占全国份额的5%,整体行业品牌集中度较低,这说明垄断型企业尚未形成,中国整体袜业水平依旧处在产品自由竞争阶段,品牌竞争尚未形成。

 淘宝品类竞争 《切割营销》:第6章 品类切割——规避正面竞争(2)

袜业是人口基数型行业,通过调研发现,近年来消费者对选购袜品形态上悄悄发生着变化,从耐用品逐步向快速消费品过度。对比美国、日本的消费水平,发达国家的消费量是中国消费量的3~5倍左右。从国内一二级城市消费者来看,他们虽然开始关注品牌,但还没有形成品牌理性认知和消费习惯。

面对这种市场格局,我看到了中国袜业市场中存在着巨大的提升机会,正如内衣、羊毛衫品牌的高速发展,袜子同样可以突破现有行业瓶颈,催生出领导品牌。

对手走前半程,情怡走后半程

成功需要朋友,大成功需要敌人。竞争对手将帮助情怡走向品牌的康庄大道!

为什么呢?

首先,某些品牌的大打广告惊醒了消费者,让消费者慢慢产生袜子的品牌消费意识,为我们的品牌运作奠定了人民基础。

其次,其中一个品牌摆脱传统批发市场,与渠道商股份联盟进入商超渠道,为情怡的品牌运作提供了渠道经验,而且也告诉消费者商超的袜子比杂货店的好。

再次,所有这些行业内知名品牌清一色地在请代言人,而恰恰忽略了产品的重要性,极其同质化,因为大家都请代言人,等于大家都没请,消费者还是不知道买哪个牌子好。

所以,所有打广告请代言人的品牌推动了整个行业步入成长期,为市场的升级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但由于营销没有抓住核心本质而只买了半张船票。

情怡此刻切入市场,恰逢天时,接下来最重要的任务即是如何拿到对手没有拿到的“后半张”船票!

连串问题刨根问底,答案渐出水面

定位的关键技巧如同戴帽子的问题,红帽子、黄帽子还是绿帽子?好品牌和差品牌的区别就是一个标准的问题,营销的本质就是将同样的产品卖出不同。

根据我20多年的营销经验,行业处于成长期,即是创建品牌的黄金阶段,实质是产品带动品牌发展的阶段,而目前所有品牌恰恰做反了,认为品牌即是知名度,所以就把宝压在了广告上。

当前最大的市场机会也是最大的消费问题:什么是好袜子?

谁第一个给出答案,谁就是第一品牌!

款式好是好袜子吗?答案是否定的。款式因人而异,而且袜子是穿在脚上的,造不出奇特的创新形状来。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458484.html

更多阅读

鞑靼人 《汉学菁华》第二十一章古代中国的鞑靼人(2)

这位好朋友不是别人,正是伟大的中国史家司马迁。由于为李陵所谓的叛国罪辩护,他触犯了一条残暴的法令,这位史家为了活命,只能选择接受给人带来屈辱的腐刑。[11]据他自己所说,这样做并非他偷生怕死,而仅仅是为了能争取几年的时间来完成一生

声明:《淘宝品类竞争 《切割营销》:第6章 品类切割——规避正面竞争(2)》为网友朵大奇葩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