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四二》:沦陷“贺岁季”



     水军横行,营销失策,内容不及预期

  “几分钟长的片尾字幕,没有掌声、没有交谈,一片静默。散时,大家轻轻鼓掌道别,平日里舌灿如花的影评人们也只有两个字的评价:很好。”11月6日,看完《一九四二》的试映之后,央视主持人张泉灵在微博上自发观影感受。

  但是,对这部影片同样充满期待的观者王音却大失所望,影片还没有进行到一半的时候,她已经有些不耐烦了,并最终借着接电话的机会顺势“逃离”了影院,“演员的表演很到位,但就是觉得故事的叙述方式没有吸引力,沉闷冗长。”

  如此两极分化的评价也激发了网络上的“口水之争”,有人以“震撼、感人”叫好的同时,也有人以“压抑、煽情”拍砖;一面,冯小刚不遗余力在微博上转发正面的观影评价,一面,各大论坛上的负面抨击此起彼伏。这一切,是源于水军作祟?还是《一九四二》在营销之战上的落败?

  口碑营销失策

  电影营销不是借助个人效应来自说自话,而是要提供足够的元素和话题,让市场参与讨论,这样才能把评价链条延伸出去,形成良性循环。

  《一九四二》首映还没有结束,豆瓣就显示1572人评价,62%的人给了一颗星,平均分仅5分(满分10分)。

  《一九四二》的低潮来的比“正常”稍早了一些。

  “首映还没有结束,豆瓣就显示1572人评价,62%的人给了一颗星,平均分仅5分(满分10分)。”有人在微博上表示,这也因此被指是有“水军”叫阵。

  艺恩咨询在分析格瓦拉电影网11月29日统计数据时就指出,已购买《一九四二》影票的用户评分与未购买影片用户评分迥然不同,购票用户中59%选择“9~10”分的高分,最低分数4分仅占2%。而在未购买的用户评分情况中,给出“0”分用户占据49%,据推断这是网络水军恶意攻击。

  《王的盛宴》相关负责人也表示遭遇了“水军”袭击,陆川工作室发言人李静提供了对豆瓣一些言论的采样截屏,并指出一些给该电影差评的用户都是最新注册,而其观影记录也非常可疑,并同时承认为了抵御疯狂抹黑和打压,《王的盛宴》的口碑维护团队在12月1日也已经紧急加入,这也被陆川称之为“白水”——只借用好评来提高分数,但不用恶评打击对手。

  “网络电影排行榜和网络广告成为观众了解影讯的最有效方法,因此,‘网络黑水’对电影市场的搅乱日益明显。”艺恩咨询分析师杨舒婷表示。由于评分过低而归咎于水军作乱的已有先例,去年电影《关云长》片方发出“江湖追缉令”,出资10万元人民币悬赏在网络上有组织、有预谋恶意评论该片的“黑水”的幕后主谋。

  而在北京凯视芳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总裁王大勇看来,水军的加入实际上最直接的影响是提高了影片的知名度,而不会直接影响到影片的最终评价和票房情况。“水军对票房结果不会产生特别大的影响,因为首先水军只是在一个很小、特定的圈子里发挥影响力,因此,水军的直接效果是引发争议,从而与传统媒体会形成一个互动,最终对品牌的作用是正向还是负面还要看影片的质量。”

 《一九四二》:沦陷“贺岁季”
  尤其是像《一九四二》这样的电影,名导、名演员的光环已经让影片在市场上的吸引力持续发酵,许多观众很早就在翘首以盼,在这样的情况下,争议只会让这部分观众更希望去电影院一看究竟。

  但是,过低的评价的确给影片发行方华谊兄弟(300027.SZ)带来了困扰,影片首映后的第二天,华谊的股价应声跌停,创近十个月来的新低。

  “以一般的产业链条利润分配规则,制片方得到票房38%的比例来看,《一九四二》的票房收入达到5.5亿元才能收回前期2.1亿元的投入。《一九四二》的首周四日累计为1.4亿元,远远不及冯小刚的《唐山大地震》和《非诚勿扰2》,而《唐山大地震》的总票房为6.5亿元,《非诚勿扰2》的总票房近5亿元,华谊将票房预期从8亿元调低到五六亿元有一定依据,投资者面临回本难问题。”中投顾问文化行业研究员蔡灵表示。

  “白水”VS“黑水”

  在影片市场推广上,发行方的高调略显刻意,而且效果可能适得其反,“说得越满,观众预期越高,观影时候的落差越大。”

  在此之前,《一九四二》收获的更多的是惊叹和赞美。

  酝酿18年、耗资2.1亿元、大腕云集、罗马电影节两项大奖使这部影片承载了太多的期待,尤其是冯小刚本人,也对这部影片有着特殊的感情,《唐山大地震》上映前,冯小刚曾预测其票房过5亿元,最终6.6亿元的票房更加凸显了冯氏电影强大的号召力;不过对于《一九四二》而言,冯小刚对票房却始终不置一词,之所以不说的原因,是“怕低估了它”。

  投资机构对此也颇为认同,此前中信建投的研报就指出,著名导演和重量级演员阵容保证了票房。“冯小刚是中国内地最具电影票房号召力的导演之一,在业界享有贺岁片之父的美誉。而《一九四二》是冯小刚导演酝酿了18年之久的倾心力作,影片品质有保证。”

  但是,市场对此却并不一定买账,在王大勇看来,在影片市场推广上,发行方的高调略显刻意,而且效果可能适得其反,“说得越满,观众预期越高,观影时候的落差越大。”很多在豆瓣上表达不满的观影者,都是期盼已久,渴望一睹芳容的“粉丝”。

  实际上,冯小刚对市场对影片可能出现的不适也提出过暗示,“这不是一部赢观众掌声的电影,而是让观众有所触动。”在王大勇看来,这些“相对平衡的观点”应该通过营销方式形成对市场的一个“预防和铺垫机制”,如此的话,市场的反应就不会如此强烈。

  同样在后期市场运作上,冯小刚也是当仁不让地成为“主角”。与《王的盛宴》去雇佣水军不同,冯小刚在不遗余力地自刷微博,频繁转发观众对《一九四二》的正面积极的市场反应。

  但拥有1229万粉丝的冯小刚仅凭个人的力量也难免力不从心,而且,这种类似“自卖自夸”的行为产生的说服力也有限。

  与之相对比的是,《少年派的奇幻飘流》(以下简称《少年PI》)则产生了一种“自发营销”的效果。由于其中的角色元素和环境元素挑战了观众既有的认知和想象,《少年PI》引发了电影之外的解读和影响链条,这部在之前被视为“最不可能被影像化的小说”,却为观影者提供了诸多具体化的品头论足的内容,有人做了《少年PI》的动物图谱,有人图文并茂地去解释影片的逻辑,明星的参与更加推波助澜,章子怡吹鼓腮帮张牙舞爪,“客串”起海报里的孟加拉虎,而张震则扮演起“派”。

  “电影营销不是借助个人效应来自说自话,而是要提供足够的元素和话题,让市场参与讨论,这样才能把评价链条延伸出去,形成良性循环。”王大勇说。

  在电影上映前,《一九四二》和《王的盛宴》就被相提并论已久,外界认为两者的竞争将是贺岁档的一大看点,但在两者都陷入恶评和“水军”事件之际,此前被忽略的《少年PI》却成了意外的赢家——艺恩咨询的票房追踪数据表明,随着《少年PI》口碑扩散,票房在第二周迎来增长高峰。

  “意见领袖主导的话语已经为侧重于参与和体验的草根话语所取代,这也是新媒体时期电影营销需要注意的。”王大勇说,此次三部影片不同的市场表现恰恰反映了这一点。此外,业内人士也表示,《一九四二》自身的题材也影响了其营销手段的应用和口碑效果。“故事内容、风格基调沉重,与观众贺岁档影片选择倾向不匹配。”杨舒婷说。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46195.html

更多阅读

《温故一九四二》读后感 温故一九四二txt下载

最近看了《温故一九四二》, 主要是听说冯小刚会把它拍成电影。看完之后, 让我吃惊的是, 这篇文章其实不算是一部小说, 没有连贯的故事情节, 而是主人公对一九四二年他的故乡--河南省延津县大饥荒的幸存者的采访以及资料查找。我倒是很

《温故一九四二》:刘震云、冯小刚忆十九年不堪回首之缘

《温故一九四二》:刘震云冯小刚忆十九年不堪回首之缘   上世纪90年代初。那时的王朔还是小王,震云还是小刘,小刚还是小冯。三人风华正茂。一个夏天的午后,小王把小刘的《温故一九四二》交到小冯手上。小王说:推荐你看震云新写的一

声明:《《一九四二》:沦陷“贺岁季”》为网友囚卧仩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