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亚市中小企业公共 从乘公共汽车看中小企业的劣根性



我做销售多年,自然是不能脱离市场,长年奔波于各个城市的大街小巷,乘坐公共汽车就像家常便饭,后来,主管全面工作,调研和终端走访也是必不可少的工作之一,坐公共汽车穿梭于城市之中,久坐之时,不免也有了很多感慨。

年初,有一个南方报刊的编辑与我约稿,想请我谈一谈关于中小民营企业的劣根性问题,不知怎么的,我就想到了乘坐公共汽车的人,通过乘坐公共汽车人的不同行为,就仿佛了解到民营企业的侧面像,颇有意思。外行看戏,内行看史,各有各的内心,对待别人总是指指点点,只是我们都只生于其中,浑然不知,每日的依旧忙忙碌碌。今日忙里偷闲,发于网上以飨各位同仁。

现象一

有的人不知怎么搞了,总是喜欢上车才掏钱,一个人堵在车门口,掏了半天还掏不出来。在车下站了这么长时间,钱都不掏出来,一上车就忙得什么似的,也不知道是什么意思?更有甚者,在车门口搞了半天掏不出零钱,把整个包内的东西都一一摆出,让司机干瞅着,让后面上车的人上下两难。

这个现象就好像是不少“冲动型”的民营企业,在还不知道自己决定要做什么的时候,就抢先把公司注册下来,招兵买马,或是还不知道投资的项目怎么样,代理的产品是否过硬的情况下,就呼啦的开始媒体炒作和市场推广。

结果:上公汽时,这种上车才瞎忙活的人可能直接堵塞在车门口就遭到别人的骂或是在摆弄他的那几个包内物件时,小偷乘虚而入,自然是得不偿失。同样,有着这种“先上车,后买票”心态的民营企业,在市场的残酷事实下,经营马上就会陷入进退两难,资金不是预想的那样到位,原先看好的项目可能会因为某种原因不能定时上工,或是本来信誓旦旦的人际关系一查原来不过是隔壁二哥的戏言,好端端的项目和产品夭折于“腹中”,成立的企业轻则资金受损,重则刚刚开业就内讧又生,“熄火”之日只在今朝。

现象二

上公汽时,本来就是要准备零钱,但还些人上车是不准备零钱的,即使是车站附近有卖报的或是超市存在,他上车后还是拿着大钞在车门口晃了晃问司机怎么办?司机能说怎么办?投入票箱,自己收呗!于是,又有令人有意思的现象,持大钞者,在车门口吆喝着不断的找上车者收零钱。

在商界也有这个的事,企业做事没有公德心,总希望别人能帮助自己,把自己的困境夸大其词到处诉说,都是天时不好,地利不行,人和不公,税收能不能少点?买材料能不能再便宜点?对自己员工也是一样,常常是显得那么悲壮:“希望大家都把企业当作自己的家,共同努力,这一批产品销售出去马上就发工资云云”。

结果:持大钞者一路乘车忙得很,还过了一回“售票员”的瘾,每到一站,率先吆喝,先把钱给我!在上下车的人流中忙得不亦乐乎。在商界,相似这类的企业则是“居安一隅”,在经营中,不明确自己的发展战略,还总喜欢征询别人的意见,表面看起来是神气十足,其实总在表现在偷税漏税,猴子掰玉米似的代理产品无数,却没有一个产品能被消费者叫得上名字的。

现象三

有的人像是急性子,车刚进站就跃跃欲试,上车时拼命的往前挤为了抢座位,动作之大恨不能连司机的位子都要,辛辛苦苦抢到座位,坐不到两站,就要下车了,又一路呐喊般的费神费力的从人群中拼出来下车,行为奇异,令人不解。

反观,有些企业的行为就是见荣誉就上,见困难就让,对于政府的优惠政策是削尖了脑袋往里挤,反正自己是不能吃亏,甚至为了某些优惠改变自己的经营策略,给人感觉是热闹得不得了。

结果:乘车者费力不讨好,挤进挤出,明明两站路的时间,却还要劳神费力,座位都没有捂热,就要下车了,或是衣服被扯,或是鞋子被踩,何苦哉?此类的企业好算计,名声在外,凡事喜欢打肿脸充胖子,在市场上随时投机,号称年产值大于多少多少,结果是发不出工资,留不住员工,一点机遇左手抓在手里,右手就放了。

现象四

有的乘客是上车了之后就好象回到了自己家一样,脱鞋者,解衣者,一个人占两个人座位者大有人在,在热天,甚至于光着膀子上车,一双赤脚肆无忌惮的翘在椅子上,至于吸烟者,随地吐痰者、大声吆喝者不在少数。

在经营中其实也有不少类似的企业,企业总认为,我生存就是为了赢利,哪有那么多的讲究啊,我行我素,企业就是给人一种匪气,如采用欺骗手法的吹嘘产品功效,或是高价出售本来就有质量问题的产品,或是干脆一锤子买卖,捞一票再另起炉灶。

结果:光膀子者,不顾自己形象者是自我感觉“良好”,看似潇洒,其实遭同车人白眼和鄙视,只为满足一点点虚荣心,总会有苦头吃的。同样,没有文化内涵的企业注定是做不大的,商道即人道,俗话说,搭伙求财,这种小伎俩只能骗一下顾客,骗不了同行。再说,顾客的力量是巨大的,一旦曝光,企业就如过街的老鼠,顾客声讨,同行划清界线,这日子是没法过了。

现象五

现在的公汽一般都是前门上,后门下,自觉乘车,文明出行,可有的人偏不这样,总喜欢在上车的时候,候在后门,明明上车的人就不多,非对抗性从后门上,就为了快一秒的上车时候。是为了占一个位子还是标新立异,尚不可知。

在市场上,有的企业就是表现出一个善于取巧的心理,总想在市场上战事有先机,或是在先期的市场运作中取得了一点经验,就以此为理论指导全局的发展。

 三亚市中小企业公共 从乘公共汽车看中小企业的劣根性

结果:抢先在后门恭候的人,可能会因为司机不开后门或晚开后门,而不得不又从前门上,上了车才发现,位子恰好就没有了。企业呢?总是想投机做事,怎能长久,今天倒药,明天卖酒,表面上好像抢占了商机,但实际中不能坚守,企业文化没能得到整合,员工的忠诚度不高,市场问题积小成多,可能在利润没有到手之时,市场茅盾和经营管理危机一下子爆发,若是工商,质检部门找上门来,更是得不偿失。

现象六

有些人很有意思,明明就已经到站了,车上的人很多,挤出去还有几分钟,却还在位子上稳如泰山,非等汽车已到站或关门快开时,才匆忙挤出,“司机等一下”一副大梦方醒的样子下车。

相对企业而言,企业本身就没有清晰的战略目标和使命规划,只要产品能销出去,管它多少钱,总之自我感觉良好,产品的下一步发展和市场推进,能想到三步就不错了,对于后期的市场维护和升级缺乏远景战略。

结果:下车的人大呼大叫,不是踩着那位的东西就是碰到那位的脚,遭一车人包括司机的唾骂。企业呢?眼前有很多商机,可就是无法把握住,总认为前面的风景更好!总是寄予未来的市场大环境,自己企业的成功肯定能事半功倍,以逸待劳。古人云:先水不至!就好象名扬一时的旭日升冰茶一样,开创了冰茶饮料的新时代,可是当这个时代真正来临时,所见巨头中只有康师傅、统一。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463739.html

更多阅读

从《庖丁解牛》看游刃有余的养生之道 庖丁解牛养生之道

周潇(文批作业 晒晒 )《庖丁解牛》这篇文章从小学一直学到大学。其中心思想,被一贯解释为“只有经过反复实践,并且真正的掌握了客观规律以后,对自己所处理的事才能得心应手。”[①]简而言之,就是“孰能生巧”,与《卖油翁》、《百步穿杨》

从出生星期几看你的恋爱运 星期几出生看你个性

据说天神在创造人类的时候,依据出生星期的不同,派遣七大天使守护每个人。而每个孩子的天赋使命、爱情特质、需要加强的恋爱课题以及与恋人的互动运势等,也都深受守护天使的影响。你是星期几出生的呢?不妨从你出生的日期中,揭开你的人生之

从古希腊服饰看当代的古典风格服饰(一) 古希腊建筑风格特点

古希腊的服饰和古希腊的建筑一样都给人一种自然、均衡的美感。古希腊的服饰让我们懂了什么叫优雅与自然,承续到当代带给我们的是永远的古典主义的典雅风尚!古希腊的服饰的特点:悬垂、水平、简洁,她传递给我们一种舒缓、平衡、自然的信

企业福利 员工流失率 从员工流失率看企业的发展状况

     1 企业基本情况及员工离职情况  某企业是新成立的,做融资业务,公司前身是做融资咨询业务,成立之初前公司人数共12人,所有前公司员工都劳动合同变更到新的企业。新企业成立后新招聘到一名同行业5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人事任人

声明:《三亚市中小企业公共 从乘公共汽车看中小企业的劣根性》为网友爱情维护站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