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奥运效应 透支奥运效应 08年车市或陷颓势



一般认为,北京举办奥运会对中国汽车市场将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但是,奥运效应就像股市变化一样,为什么股市在奥运会召开之前大涨而奥运召开之际却呈现大幅震荡走熊,虽然因素很多,但是奥运效应被提前透支,股市呈现反常的状况其实是正常的市场反应。

汽车市场也是如此。

为举办奥运会,最近几年中国不断加大基础设施建设的力度,财政投资不断增多,随之而起的是中国经济呈现持续高速增长,以及百姓收入水平的提高。

在这种宏观经济向好的大背景下,中国汽车市场产销水平在2007年出现了强劲增长,总量规模达到880多万辆,接近900万辆的水平。

但是随着奥运会正式召开日期的临近,相关基础设施建设接近尾声,财政投资力度逐渐减小,对于公商务车的需求必然随着减少。

而更为需要关注的一个因素则是,2008年虽然是奥运之年,但同时也是中国经济困难较多的一年。

比如,通货膨胀在短期内不会消失,造成百姓收入相对缩水,购买力下降;

货币政策虽然适度调整但仍会偏紧,造成汽车相关企业资金成本升高;

 后奥运效应 透支奥运效应 08年车市或陷颓势

石油价格以及汽车用原材料价格的不断上涨,造成汽车厂商生产成本增加,竞争力降低,利润空间缩窄;

石油价格的上升同时也造成用车费用明显提高,从而延滞购买汽车的周期;

股市的大幅波动使得股民财富名义上减少,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购买力。

诸如此类,这些来自于宏观层面的因素对于汽车市场的生产、销售都将产生负面的影响。

同时,厂商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价格竞争仍然是主要手段,这必然造成某些汽车厂商,特别是本土企业生产销售日益维艰。

针对80后人群的消费倾向,汽车信贷本可以起到相当大的促进消费作用,但是目前偏紧的信贷政策可能使消费信贷仍然维持低迷状态。

目前,中国经济的困难不仅仅在于自身,还在于美国经济呈现衰退迹象,中国对于美国经济的依赖度日趋增加,使得美国打喷嚏,中国得感冒。

而人民币兑美元不断升值的现象,总是会让人联想到1980年代末期的日本。当年的日本因为广场协议造成日元大幅升值,随后产生的经济泡沫,最终导致了日本1990年代将近10年的低迷发展阶段。

而今天的中国如果重蹈当年日本的覆辙,将会遭遇不只是十年的萧条,会更加长久,因为今天的中国经济实力与日本1980年代的经济相比还要相对脆弱一些。

在今年的两会期间,一些出席两会的汽车厂商老总发出了不同以往的声音,比如长城的王凤英女士,吉利的李书福先生,他们都强调了一点,就是中国本土企业需要踏踏实实作汽车,哪怕暂时丢掉一些市场份额也是值得的。

这种与以往迥然不同的声音,说明了中国本土企业开始意识到汽车企业已经面临着一些生产销售方面的困难,以及技术研发管理人才等方面的劣势,这些困难和劣势的克服,必需要一定的时间和投入才行。

因此,奥运之年,中国汽车产业或许并不如原来预期的那样再现辉煌,而很可能陷入一个低迷的增长时期。

(新浪汽车版权所有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464129.html

更多阅读

杜蕾斯借势营销案例 后奥运营销成长型企业如何借势升级

系列专题:后奥运时代   奥运会已经谢幕,而后奥运营销才刚刚开始。    随着奥运圣火徐徐熄灭,“一场真正无与伦比”的奥运会在北京完美落幕。然而奥运会结束后,人们所理解的奥运精神和文化以及营销活动远没结束。    奥运营销

中国何去何从 “后奥运”效应 中国经济何去何从

系列专题:后奥运时代    所谓“后奥运效应”,指的是奥运主办国及主办城市在奥运会后出现的经济衰退现象。其原因在于,奥运筹备阶段投资剧增、消费收入激增、奥运会后大量体育设施闲置并产生庞大的维护成本等,可能还要加上人们心理上

09年的时代3200 后奥运经济时代 文化公司四剑客09年聚首北京

系列专题:后奥运时代目前,文化创意产业成为我国最具特色的经济支柱产业。北京更是从2005年起,就开始着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北京有得天独厚的条件。2009年奥运过后,北京的文化公司有很多已经崭露头角并在各自领域取得

声明:《后奥运效应 透支奥运效应 08年车市或陷颓势》为网友那人犯贱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