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装保卫部创新与超越 创新与超越



2008年第6期  总第240期 10周年特刊编者的话

企业的命运,从它创立的那一刻起就已注定。

刘湘明/文

 

这一期杂志是《IT经理世界》创刊10周年的一本特刊,我们打乱了所有栏目的设置,重新编排了内容,希望从一个媒体的角度来回顾一下中国商业10年所走过的道路。

 

过去的10年,中国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大部分人在这10年里买了自己一生中第一辆车、第一套房,中国已经拥有了为数不少的“世界领先”甚至“世界第一”的企业,联想收购了IT行业的鼻祖——IBM的PC业务,这在10年前,都是不可想象的事情。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感到幸运,能够参与、见证这个大时代。和每一段历史一样,所有的惊涛骇浪在经历的时候都是平平无奇、轻描淡写,只有在回首往事的时候,才发现我们曾经一起走过了怎样一段波澜壮阔的岁月。

 

10年已经足够长,完全可以让我们拨开时间的迷雾、忽略短期的干扰,来审视一下历史发展的波形,印证一些我们一直在思考的问题。

 

过去10年,中国工商业可以用“模仿与追赶”这样的主题词来总结。但是从另一个角度看,至今没有一家中国企业被认为是“世界级”的企业而广受尊敬,说明中国企业在行业领导力、品牌、产品、企业公民形象上,都还有着不小的欠缺。

 

随后的10年,中国工商业的发展将进入一个新的阶段,我们将这一阶段的主题词定义为“创新与超越”。这句话也将在未来10年,甚至更长时间内,印在《IT经理世界》封面和所有采编人员的心里。这里的“创新”决不仅仅是狭隘的产品、研发创新,更应该是中国企业在管理、商业模式、制度、文化上的创新,而“超越”也绝不仅仅针对竞争对手,更是对自身能力、思维极限的超越。

 

 武装保卫部创新与超越 创新与超越

要达到“世界级”的目标,需要付出艰苦的努力,抛开战术层面的问题,还有3个更重要的难题有待一一破解。

 

一、一点突破到全面开花

所有在本土迅速崛起的中国企业,都有着非常明显的优势——或者是低廉的制造、研发成本,或者是高度本土化创新的营销能力(例如华为早年与各地电信局的合资公司模式以及TCL惊世骇俗的钻石手机),或者兼而有之。在国内与跨国公司竞争的过程中,中国企业往往游走在这些巨人的周围,寻找时机和破绽,凭借单点优势取得突破,在某一时段占据市场的上风。

 

但取得阶段性胜利后,企业规模不断变大,一些企业已经开始向海外拓展,攻守形势发生逆转。随着时间的推移,战线的不断拉长,中国企业的很多短板逐渐暴露出来,营销的创新难以形成持久优势,而在管理、决策、研发、生产、品牌、服务甚至物流上存在的诸多缺陷,却逐渐抵消掉了成本上的优势。而人才、经验和文化积累的欠缺,更是让这些被市场“催熟”的企业认识到依然有很多阶段难以跨越和压缩。

 

而同时,低成本的路也将越走越窄——在未来的10年中,随着经济发展,企业的用工、资产成本都在不断上升,成本的压缩空间日渐减小;很多市场整合都接近尾声,市场竞争逐步转化为势均力敌的寡头竞争,大家实力接近,一味拼价格只会两败俱伤;同时市场的层次也逐渐增加,客户的价格敏感度也在不断下降。

 

前不久,海尔的CEO张瑞敏说,虽然海尔集团已经经历了20多年的发展,但时至今日,它其实还只是个“大游击队”罢了。这句话实在是非常清醒的判断。因为整个系统能力的缺陷,中国企业的优势往往很难持久。从10年的维度来看,很多家电、快速消费品和手机企业都是盛极而衰,汽车行业似乎也正在走上这条轨迹。

 

现在看所有的跨国公司,面目和打法都很相似,而看中国企业则特点鲜明、各个不同。这其实很说明一个问题:在起步的时候,看谁的优点突出;而到了一定阶段,就要比谁的缺点最少。

 

二、把握经济的节拍

中国经济30年来一直高歌猛进,机会多多。大部分中国企业都在这个大的基调下发展起来,还没有经历过一个完整的“高峰-低谷”的经济周期,潜意识里都习惯了顺风顺水、遍地机会的环境,骨子里都充满了“机会导向”倾向,只盯着眼前的机会和利益。

 

但是马克·吐温有句名言:历史不会重复,但会押韵。历史规律告诉我们,没有人可以逃过经济发展的规律,中国的经济也会有发展放缓,甚至衰退的时候。一个分析师指出,从历史书上得到的教训在于,这些事件的发生有着惊人的规律性——基本而言,至少10年一次,只要负债过高、创新和自大的投资者3个因素同时出现。从概率上讲,在下一个10年,我们面临这样一个经济低谷的概率越来越大。现在很多企业飞得很高很快,但越来越有必要考虑一下如何平稳着陆的问题。

 

日本历史上最著名的武士宫本武藏著有一本讲剑道的《五轮书》,被后世认为是与《孙子兵法》一样,是一本不仅适用于战场,也同样适用于商场的奇书。书中最核心的一点,就是宫本武藏强调了“节拍”的重要性——要能够仔细辨别事物兴盛及衰败时的节拍,只有掌握了敌人的节拍后,使出敌人意料不到的节拍,自“空拍”中拍出“智慧之拍”,才能战胜敌人。

 

对企业来说,经济的衰退未必是坏消息,如果能够预见到经济脉动的节拍,就能够搭上经济周期的大船。回顾经济发展的历史可以发现,许多行业巨头的诞生都得益于行业泡沫的积累或破裂,最近的例子是Google迅速腾飞所需要的大量工程师和计算机专家以及成千上万个廉价的服务器,其实都要感谢网络经济泡沫时期的剩余劳动力和超额的产能。而研究一下李嘉诚的发家史,发现他无非就是在熊市盖房,牛市卖楼,几个经济周期很简单地就成为香港首富。

 

目前中国经济形势一片大好,很多企业手中资金充裕、眼前机会无限,这个时候怎样透过汇率、利率、油价、技术、政策等等纷繁的头绪看清中国经济、世界经济的未来,怎样根据自己的实际能力控制好自己的欲望,既不要被机会撑死,也不要坐失发展的良机,这实在是个无比复杂的难题,既需要能力,也需要运气。

 

三、胸怀大志,人文关怀

过去的10年,越来越多的企业熟悉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管理工具。到了这个阶段,制度和价值观建设将会成为决定企业成败的关键因素,这也恰恰是被很多企业“口头重视,实际忽视”的环节。

 

1993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道格拉斯·诺思认为,经济变迁是如下各种变化的结果:(1)人口的数量和质量;(2)人类的知识存量,特别是人类用于控制自然的知识存量;(3)界定社会激励结构的制度框架。

 

2002年,曾经发生过林毅夫“后发优势”和杨小凯“后发劣势”的学术争论。林毅夫认为,发展中国家可以通过学习欧美的先进科技取得更快的进步;而杨小凯表示落后国家模仿技术比较容易,模仿制度比较困难,因为要改革制度会触犯一些既得利益。所以落后国家虽然可以在短期内取得非常好的发展,但是会给长期的发展留下许多隐患,甚至长期发展可能失败。这就是有名的“对后来者诅咒”。

 

现在杨小凯斯人已逝,林毅夫则高就世行首席经济学家,他们的争论结果,当在随后的10年里水落石出。

 

而比制度更重要的,则是比“制度”更加虚无的“文化和价值观”,因为它们是制度架构的基础,其重要性将会在更久远的时间里逐渐显现出来。

 

从过去的10年来看,中国企业的发展,很多都是从引进硬邦邦的生产线开始,然后开始重视虚一点的管理方法和工具(如质量管理、ERP等),然后再梳理治理结构等制度,最后再把企业文化和价值观贴到墙上。

 

实际上,这个过程应该反过来。在备受国人推崇的管理畅销书《基业长青》中写道:要成为高瞻远瞩、可以面对巨变数十年繁荣发展的持久公司,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明确核心理念,树立在任何情况下坚持不渝的坚定价值观。

 

从这句话来看,企业的命运,从它创立的那一刻起就已注定。

 

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第一代企业有很多胸怀大志,但受制于先天的产权制度缺陷,很多企业家把毕生的精力都耗费在如何明晰产权的周旋进退之上,无法取得更大的成就;而新一代企业有了好的政策环境和资本环境,坐拥先天的体制、资金优势,却大都动机不纯,只以发财为目的,也无法成为伟大的企业。

 

被誉为“全球投资之父”的约翰·邓普顿爵士说过:“一个国家的财富不能依靠自然资源,他应该依靠人们心中的想法和观念。”

 

从长期来看,哪种企业文化和价值观成为主流,将决定未来中国企业的走向。

我一直坚信,伟大的目标一定要辅之以正确的价值观才能成功,例如对诚信的恪守,对人发自内心的尊重。尤其是在企业跌入低谷时,一个具有凝聚力的企业文化,其重要性丝毫不亚于良好的现金流。现在就可以断言,有几家现在看来强大无比的企业,虽然拥有宏大的目标,但会因为在文化和价值观上的缺失,例如在骨子里缺乏对人的基本尊重,在强力创始人离任之后,将会遭遇巨大的困难。这些结果,我们都会在未来的10年里亲眼看到答案。

 

今年1月,刚刚宣布退休的微软创始人比尔·盖茨在达沃斯论坛做了他自认为是最重要的一次演讲,其中谈到:“在人的本性中蕴藏着两股巨大的力量,一是自利,一是关爱他人。资本主义利用了人性中自利的力量,取得了经济进步和社会发展,但这只服务于有钱人。而穷人就只能依靠政府援助和慈善。21世纪的新型资本主义需要对此进行调整,通过市场的力量以及制度创新,来服务穷人。”

 

显然,在这一层面上的思考,中国的企业家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或许这也决定了中国企业目前和微软这样世界顶级企业的差距。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464464.html

更多阅读

铁列克提之战幸存者 战地之王幸存者套装

1969年,中苏边境发生多次武装冲突,与广为人知的珍宝岛事件不同,1969年8月13日,新疆塔城裕民县中苏边界的铁列克提之战,中方付出惨烈代价,此战不但很少被大陆官方提及,也缺少可信的具体细节。近二十年来,铁列克提之战最常见的版本近乎文学描

李宁超越阿迪达斯背后:创新功夫与软肋

李宁在和跨国公司的竞争、攻防中,上演了一出本土创新的终极PK赛,有本土智慧,也有本土软肋 我没有见到,但我毫不怀疑,李宁以及公司CEO张志勇肯定为此兴奋不已——李宁超越了阿迪达斯。毕竟,这是李宁先生耿耿于怀的存在——李宁一直是中

二次型最优化 营销中的“最优”与“次优”

  有这样的一句话在企业界流行已经很久了,即“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后来,这句话也成为一些品牌的广告语,变得似乎人人皆知。   这句话的用意是什么呢?就是鼓励人们不断创新,超越自我,永无止境的创造更好的东西。应该说是一句非常有立

有力有效有序类似词 中国企业家 从有力的领袖到有效的领袖

  赵晓      中国的企业家领袖要成为能够被世界所接受,所认可,造福全人类的“卓有成效的领袖”,并非一件自然而然的事情,而是必须经历心灵的变革,克服人性的贪婪,超越金钱,超越财富,塑造出更加完美的财富品质,并赢得全世界的信任与尊

理论素养 转型期民营企业家的理论素养

  说到企业家境界,不能不说说老子。企业家从入势的判断与果敢,取势的执着与韧性,借势的气度与视野,运势的权谋与制衡,到最终大势的趋向自然与超越自然,与老子的从无我到有我,有我到小我,小我到大我,大我再到无我的境界,倒有异曲同工,大道相

声明:《武装保卫部创新与超越 创新与超越》为网友策马横枪啸八荒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