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分钱做品牌”系列八:像做人一样做品牌



系列专题:“一分钱做品牌”系列

我在《“一分钱做品牌”系列七:十大人性法则》一文中,简要分析了品牌的十大人性法则,指出一个人就是一个品牌,做人的智慧大多适用于做品牌。下面就此做进一步分析。

人们往往习惯把简单的事情复杂化,仿佛不够复杂,就不够深奥,就不够“科学”,就不值得“信赖”。品牌也被迫走进了这个复杂的地雷圈,人们制造了很多品牌概念,但却没有几个人真正理解。这不利于品牌塑造,更不利于广泛推广“一分钱做品牌”。当然,我不否认品牌塑造有其复杂的一面,但是主要集中具体操作的层面,总的说来,品牌塑造的“大道”或者说“一分钱做品牌”之道还是比较简单的。

远卓品牌机构始终强调一个观点:品牌即人品。换句话说,做品牌首先要学会做人,要具有经得起考验的“人品”。一个企业家或品牌策划人做不好“人”,或者说没有过硬的“人品”,其操作的品牌肯定经不起时间和社会的考验。我们都知道,谎言经不起历史的考验,带有欺骗的品牌同样会被市场淘汰。

因此,我们可以像做人一样做品牌。做人每个人都会做,都有自己的体验和方式,所以说,这其实是一种最直观的品牌策略,任何人都可以理解。但是,就像每个人都会做人,无论怎样都要度过一生,但是我们知道,不是每个人做人都能成功。例如,很多人感叹自己做人很失败:朋友很少,缺乏人缘;困境之中,缺乏帮助等等。实质上,这些都是做人失败的表现,也类似品牌失败的表现。

人有三教九流,品牌也有三教九流;人有好坏之分,品牌也有好坏之别;人有真诚和虚伪,品牌也有真诚和虚伪;人有生老病死,品牌也有生老病死;人有个性和共性,品牌也有个性和共性;人有虚怀若谷者和目中无人者,品牌也有虚怀若谷者和目中无人者;人要进步就必须终身学习,品牌要前进也必须“终身学习”。凡此种种,数不胜数。

事实上,这个问题也是非常容易理解的。品牌最终是由人“做”的,人的行为特征自然会融入品牌之中。这就像是在一张白纸上写字,不同人总会写下不同的字迹。这是必然的。例如,一个品牌即将消亡之时,突然更换了企业领导人,这个品牌便有可能渐渐转危为安。这种例子并不少见,换一个人就拯救了整个企业的例子比比皆是,例如,张瑞敏将海尔从一个濒临倒闭的集体小厂发展为跨国企业集团。相反,一个成功的企业只是换了一个掌舵人,企业就每况愈下的也不在少数,例如,许多民营企业在接班人上台之后就迅速走向了破产。

还有一点值得注意的是,一个人不投入大量资金做宣传,也可以塑造强势个人品牌;企业同样可以在极低投入的条件下塑造强势品牌。这也是理解“一分钱做品牌”这一品牌运作理念的一个角度,值得企业深思。至于具体如何系统进行超低成本的品牌运作,远卓品牌机构在《品牌天机——超低成本塑造品牌的16条黄金法则》一书中有系统阐述,个人和企业都可以借鉴,从中找到适合自己的超低成本品牌运作策略。

总而言之,像做人一样做品牌,是最直观的品牌策略,也是“一分钱做品牌”的生动体现。大家尽可从古今中外的典籍或案例中,搜集做人智慧,认真思考,精心选择,广泛运用于品牌塑造之中,从而更大程度地降低品牌塑造成本。

 

 “一分钱做品牌”系列八:像做人一样做品牌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465428.html

更多阅读

中国茶叶十强品牌 “一分钱”做强茶叶品牌

系列专题:中国茶叶品牌15岁进入华东师范大学商学院主修经济学,16岁开始在校报工作,从记者、编辑一直做到主编,19岁大学毕业,进入美国和日本两家跨国公司做品牌经理……谢付亮的早年经历多少带着点传奇色彩,而伴随着“白茶娶妃”重核裂变

圣诞树品牌 致力于“一分钱树品牌”

致力于“一分钱树品牌” ——访杭州远卓品牌策划总监谢付亮 《人力资源报》记者  李西琳编者按:有人说,教育培训是知识经济时代个人的核心价值投资,人们选择一项培训和购买一件商品一样,更多的是要看它是否对自己有用,此言道出

黄金圈法则 家具企业“一分钱做品牌”的黄金法则

 一分钱做品牌,意指只要找到适合企业的品牌策略,企业能够以超低成本来塑造强势品牌,甚至不费“一兵一卒”也可以成功塑造品牌。当然,“一分钱做品牌”之道,确属“非常之道”,但是,只要领悟了方法,完全是可以掌控之道。对于当前家具业的微

黄金法则 家具企业“一分钱做品牌”的十二条黄金法则

一分钱做品牌,意指只要找到适合企业的品牌策略,企业能够以超低成本来塑造强势品牌,甚至不费“一兵一卒”也可以成功塑造品牌。当然,“一分钱做品牌”之道,确属“非常之道”,但是,只要领悟了方法,完全是可以掌控之道。对于当前家具业的微利

声明:《“一分钱做品牌”系列八:像做人一样做品牌》为网友叼着煙頭蝣蕩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