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家专访吴霜谈母亲新凤霞秘事:往上走的路,她没走错一步



     吴霜“笑唱花腔”的发布会在广州大剧院五楼。

  三十米高挑高的排练厅有三排记者,空间特别空旷。时代瞬息万变,对于新生代的记者们来说,吴霜是一个陌生的名字,可能连吴霜的父母、著名的“新凤霞和吴祖光”也是陌生的名字,还有广告上不知所云的四个字“笑唱花腔”。

  主持人说了半天,“高品质,高难度,高笑声……炫丽而幽默……联袂德国广播交响乐团,唱意大利歌剧中国的民歌、戏曲、包括京剧、评剧、中国的流行戏曲,用美式幽默打造中国脱口秀……”呱啦呱啦一大堆,不如吴霜现场来一段。只见小个子妇人把话筒一放,外套一脱,袖子一撸,跨着八字步到钢琴前,站着先轻快地弹了个前奏,然后转过身来,一段华丽而流畅的歌剧《孤独的牧羊人》,她用唱花腔女高音的派头描述了一个搞笑的牧羊人出来,中间夹杂了丰富逗趣的声音和最后放声大笑……你无法描述这种感觉,很像看美国滑稽戏,又碍着花腔高音这件神圣的外衣,后来你终于被她感染,跟着她痛痛快快大笑起来。

  吴霜长得很像妈妈,秀气,妩媚,但妈妈唱戏,她却学了美声,77届中央音乐学院本科生,最早一批留学美国师从著名的黑人声乐大师卡·威廉斯。

  评剧世家的名人父母

  说吴霜,离不开她那著名的双亲。

  父亲吴祖光是少年成名的名门才子,母亲新凤霞是出身贫寒的评剧皇后。新凤霞的成名是因缘际会,与时代有着深刻的联系,评剧本身由唐山莲花落蜕变而成,在贫民中甚为流行,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大陆评剧的声势与影响力甚至超过了京剧,有很长一段时间京剧院要靠评剧院资助。新凤霞本人赤贫出身,根正苗红,扮相甜美,音腔动人,一部配合新婚姻法颁布的评剧电影《刘巧儿》让她红遍了全国。她是1949年以后树立的第一个戏曲界标兵,受到大人物们共同推崇的“民间艺人”的代表,尤其是周恩来总理,据说在他的办公桌玻璃底下就压着一张新凤霞的玉照,总理的名言是:“宁可三天不喝茶,不能不看新凤霞。”

  解放后的艺人大翻身,经老舍介绍,新凤霞遇上了剧作家吴祖光,25岁的新凤霞如她戏里的巧儿一样主动追求爱情:“我嫁给你你愿意吗?”顶着巨大的压力,两人在三个月内闪婚,他们的婚姻在起伏的大时代里幸运地留存了48年,两个出身性格迥异的人相伴到老,在中国名人界可谓不多的奇迹,新凤霞不识字,新婚时吴祖光送给新凤霞的礼物是大书房,他教她认字、读书。她则无比崇拜他的才华,连早晨的牙膏都为他挤好,他们的儿子吴欢曾说父母的长久在于双方相互欣赏彼此的缺点,“我妈妈毕竟是个民间艺人,跑江湖生活懒散,丢三落四,不是非常讲究。我爸爸对这些习惯是没有一丝看不起,你的东西找不着没关系我给你找,你的衣服叠不好我给你叠。我妈妈在其他方面惯着我爸爸,一般人只挣几十块钱时,我妈妈就已经一千多块钱的工资。我爸爸当时是两百多,他一天到晚要请人吃饭,乱花钱。”

  吴霜出生正逢吴家最兴盛的时候,家里宾客如云,三十来岁的母亲是炙手可热的全国评剧第一人,她的出生给渴盼女儿的吴祖光极大的欢乐。吴霜有一个极其幸福的童年,但长景不长,1957年吴祖光被划为文艺界的头号“右派”,吴家摇摇欲坠,有人劝新凤霞与其离婚,新凤霞的回答是“王宝钏等薛平贵十八年,我等吴祖光二十八年”。丈夫劳改其间,新凤霞带着儿女给吴祖光写信,因为一家人都不大会写字,新凤霞索性就让三个孩子一人按一个掌印到信纸上,聊以安慰。

  三年后父亲回来,之后共同创作了流传后世的评剧电影《花为媒》,再之后就遇上“文革”,家人离散,作为黑帮子女的吴霜在学校里努力做着好孩子,她把八部样板戏唱得滚瓜烂熟,但到底也没有改变自己的命运。

  “文革”后期,初中毕业后,叔父把无所事事的侄女介绍给著名的女高音歌唱家郭淑珍,从此她便走上了歌唱的道路,母亲因为偏瘫,改行写书画画,与父亲有影皆双。

  她下定决心要嫁文化人

  时代周报:无论是生活中还是舞台上,看到你的人都会觉得特别欢乐。“文革”里发生的那些事一点也没有改变你的个性吗?

  吴霜:天生的,我像我爸,“文革”开始的时候我是小孩,七八岁,性格已经有点定型了。

  时代周报:你从来没有经历过黑暗的时光吗?

  吴霜:当然有啊,“文革”的时候从天上掉到地下。突然就变成了狗崽子、黑帮子女,这些东西扑面而来。但扑面而来我还要学习成长,只要是人,就得继续活着,我不太记得发生过什么了,我们一家都这样,只记得好的东西,坏的东西从来不记得,我不掉眼泪的,就是会学会适应。事实上生活中真正很恶的人是很少的,比如说有些孩子骂你是狗崽子,我不太介意,过几天我又跟他讲话,他又变成我好朋友了,这个时候我就说你那时候你还骂我呢!我们家都是这种人,永远都在开玩笑。有些家庭一遇到磨难就分崩离析了,我妈她就不离婚啊。你明白吗?她实际上是非常义气的江湖儿女,她保证了我们家庭的一种完整性。

  时代周报:你妈妈是一个怎样的人?

  吴霜:天才。天生的一个完整的艺术家,各方面的条件恰到好处,好嗓子,好乐感,长得好,悟性好,不用点拨只要偷偷看几眼就会了。我妈妈这个人,她在非常年轻的时候在很多大问题上都很清晰。她25岁嫁给我父亲,现在的人25岁还是小孩,但她25岁的时候就已经是一个非常成熟成功的艺术家了。当时解放了,她就下定决心要嫁给一个大文化人,最好是个导演或者是剧作家。她的标准都很具体。

  时代周报:那时追求她的人挺多吧?

  吴霜:很多。非贵即富,当时有很多高官给她介绍,但是她不愿意,她觉得必须找一个在艺术上帮助她提高她的,这样才能成为一个顶尖的艺术家,因为她文化不够。

  时代周报:你妈是严母吗?

  吴霜:不瞒你说,我们家也没有严母也没有严父,我们家就是大放松,完全放养,散养。第一他俩没时间,太忙,其次也没想过要培养哪个孩子将来要成名要成家,就是给他们正常的生活,我爸爸惟一的要求就是要上学,不能缺少教育。

  不想做小新凤霞

  时代周报:在家是一个什么情况?

  吴霜:我妈妈不持家,她不识数。乱花钱,激情消费。买完了回来以后就扔在那乱放,多少年不知道上哪去了,所有钱都交给我爸爸管。我爸爸属于有名的散财童子,谁需要钱就给谁钱用,谁有困难了,那赶紧给他解决问题。所以我们家非常快乐,不缺吃不缺穿,一大堆朋友。我爸是个作家,他天天坐在家里。他写作的地方基本上是我玩的地方。一个大的北屋,很大的书桌,一片都是书架,号称朝阳区最大的藏书馆。他是任外面怎么乱我照写不误。我还抱我的猫跟他捣乱跟他胡说八道啊,他一边写一边答应“对”、“没错”、“那不行”、“我跟你说你应该这样”。

  时代周报:你妈呢?

  吴霜:见到妈妈的机会很少,她总在外面演出。回家就睡觉,她必须养嗓子,养嗓子最好的方法就是睡觉。睡眠好的人体力恢复很好,身体就很好。

  时代周报:你妈有没有想你成为小新凤霞?

  吴霜:当然想啊,从三岁起。她希望我变成她的接班人。有个女儿就想她接班,戏曲界都是这样的,一种不成文的规定。我常回想我妈妈唱戏的时候那种气氛,台下的观众像开锅的水,开始小冒泡,等到一段段落的时候就哇一下爆破了,三岁她就有意天天把我带到剧场看她演出,那个光荣感太难得了,七八岁的时候我妈妈曾找了一个毯子功师傅教我练功。我练了一年多,就是在毯子上压、下腰、踢腿、翻、走步、走台步哒哒哒,戏曲里边的基本我都练过很长时间。

  时代周报:那为什么你没有成为小新凤霞呢?

  时代周报:不瞒你说我一直就不想成为小新凤霞,因为我不想成为一个COPY。首先是“文革”这个时机断了。我还是很爱唱啊,“文革”结束以后,我就宣布我不唱戏,真实的原因是不想让人家说她永远唱不过她妈妈这句话。

  时代周报:你怎么知道你唱不过你妈妈?

  吴霜:因为我不是第一个,因为我一定要像她,不像她就有点不伦不类了。你既然是新凤霞的女儿你就一定是小新凤霞,那我肯定唱不过新凤霞。梅葆玖永远也唱不过梅兰芳,侯耀文怎么都说不过侯宝林。

  新凤霞不是孤儿

  时代周报:传说你妈是孤儿?

  吴霜:其实我妈还真不是,那应该是一个误传。她是有家庭的,她是她们家老大,传说她是走失啊,领养啊,应该不是。咱就甭管她是寄养的还是亲生的,总之她是她们家老大,完全是顶梁柱。

  时代周报:不过那时候是为了宣传把她身世说得非常可怜是不是?

  吴霜:对对对。不过话说回来,当时她家真的很穷,解放前那时候只有穷人才去学戏嘛,富人学戏叫玩票。

  时代周报:不知道你看过章诒和的书没有,你们家的梨园往事跟梅家那些人不大一样?

  吴霜:不太一样,因为我们是新家庭。毕竟我父亲不是唱戏出身的,所以我家的基本生活状态是遵循我爸的路子,读书、写字、看书、看话剧、看芭蕾舞、看戏曲。有些戏曲家庭基本上长在戏班里的,我妈妈从来不让我去她的戏班。她可能认为那个地方并不好,除了带我看戏,排练绝对不让我去,我记得我说你去下农村演出我跟着去。我妈用那种很不容置疑的口气说:不许去!

  时代周报:那你觉得在人生智慧上,你爸爸跟你妈妈谁比较高境界?

  吴霜:我妈妈更聪明,我爸爸是书香门第出身,我妈妈是奋斗,往上走的每一步路都是对的,她没有走错过。这太难了,你想想现在30岁的女人有那么明白的人吗?

  时代周报:你觉得这种聪明来自哪里?

 独家专访吴霜谈母亲新凤霞秘事:往上走的路,她没走错一步
  吴霜:来自生活吧,比如说,她十三四岁就在台上主演了,在天津长大,她二十三四岁之前经历过人世间需要经历的很多事情。她身边有很多大演员,她亲眼看到他们的成败,见到他们的生长,见到他们的辉煌和后来的衰落。

  所以我妈妈的脑子极其清楚,应该怎么走节省时间避免失败。她太聪明了,她又没有什么文化,她不太识字。所以我就说她是天才嘛,她的那个聪明智慧是应该在我爸爸之上的。

  时代周报:你妈妈一走出去就永远是所有人的中心?

  吴霜:对,舞台上是中心,但生活上她比较低调,她长得漂亮,那个漂亮是无法掩盖的。那时候她穿一件衣服,那么一晾,再过几天,全体妇女都按照那个打扮去了。她属于领潮流的那种人。

  时代周报:其实她解放以后是不是比解放前名气更大?

  吴霜:当然,解放前没有什么名气,太年轻了。她应该说是新中国捧红的演员。刘巧儿嘛,新婚姻法实施应运而生的这么一个剧目,她一下就领全国女演员之先了。“文革”前过了十几年很好的日子。

  时代周报:你妈政治上很红,难得的是她居然没有离婚……

  吴霜:你看黄梅戏的某名角就是嘛。她丈夫那时候被打“右派”她马上就离婚了,这方面的例子特多,戏曲界说这么多成功的演员,谁的婚姻最好,就是我家了。我妈她会识人,她不像一些人很势利地把人一脚踹开,她没整过我爸。

  时代周报:你们家真是一个特别快乐的家庭?

  吴霜:我爸爸就是爱交朋友的人,所以我们家以我爸爸的朋友居多,我妈妈这边的朋友非常少。逐渐地后来她那些朋友也开始疏远她。我妈妈内心非常矛盾,她嫁了吴祖光之后必须要成为吴夫人,其实我觉得我妈妈蛮痛苦的,因为她就不够自由了,她要绷着。如果是她自己的话她会嘎嘎嘎,她跟我们讲笑话嘎嘎嘎地笑。她还说她想做一个相声演员,但她永远不能做相声演员,长的就不是说相声的。这件事只好变成一个笑话了。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46810.html

更多阅读

新凤霞的《花为媒》 评剧花为媒全剧新凤霞

评剧大师新凤霞的《花为媒》,是我最喜欢的一出喜剧形式的戏曲。戏中演员的表演一流,故事本身也妙趣横生。大师新凤霞的唱作俱佳。据说当时她已经是三十多岁的年纪,将步入中年,但人家仍把二八佳人的风情神态演绎的惟妙惟肖。《花为媒》中

新凤霞弟子大全 武侠q传弟子大全

摘自《新凤霞和她的弟子们》拜师年份姓名出生年份所在单位1960 安慧珠1941贵阳市评剧团1961 魏嫦芬1942营口市评剧团1962 刘淑琴1964文化部勇进评剧团1962 李晓梅1937锦州市评剧团1962 李慧芳1942秦皇岛市评剧团1962 李忆霞1943唐山

佛缘禅心---王凤霞作品 铁扇公主王凤霞葬礼

ART艺术共赏推介画家---王凤霞王凤霞(法名:耀恒)河北武安人。1985年毕业于河北轻工业学校装潢美术专业。河北省美术家协会会员,河北省油画学会理事 ,河北省女画家学会副会长。曾从事设计、教师及艺术创作。2012年皈依佛门,尊师命专题佛教

声明:《独家专访吴霜谈母亲新凤霞秘事:往上走的路,她没走错一步》为网友阴气太重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