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略性新兴产业包括 板块承载战略性新兴产业疾进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引导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西安市也将其作为今后发展的重点进行了布局。设立专项资金、确定重点培育领域……各开发区积极探索具有西安特色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之路。

  如果把西安市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比作一列“开往春天的地铁”,那么西安高新区、经开区等开发区就是这趟快速行驶列车的“车头”。

  “历经多年的创新环境建设,西安的几个开发区在制度、政策和服务环境等方面积累了得天独厚的优势,将是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载体。”在一些学者看来,以开发区为代表的板块经济是西安市这几年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支撑,“在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方面,开发区也将引领西安的发展。”陕西省社科院经济研究所所长吴刚说。

  目前正在修改的《西安市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实施方案(草案)》在实施八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具体分工上,西安高新区、经开区、曲江新区、国际港务区、航空基地、航天基地等将作为相关产业的牵头单位落实实施。

  目前,这些开发区都已经把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其今后发展的重点进行布局。

  西安高新区:

  特设10亿专项资金

  记者从西安市高新区了解到,早在今年8月27日,西安高新区管委会就颁布实施《关于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若干政策》5章26条,设立10亿元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专项资金,以促进产业结构调整与技术升级,加快发展方式转变,提升园区核心竞争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全面推进世界一流科技园区建设。

  其中的第六条关于重大技术创新项目无偿资助,即择优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领域的技术创新、技术转移和成果转化,给予重大技术创新项目最高不超过500万元的资金无偿支持;第七条关于重大产业化项目贷款担保与贴息,即依据企业信用等级,给予实际付息金额10%—100%,且最高不超过500万元的利息补贴;第十一条则是关于建立战略性新兴产业示范基地。

  “这些具体的、实打实的措施将会极大推动西安高新区乃至西安市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步伐。”吴刚说。

  西安高新区作为国务院确定建设的六个世界一流科技园区之一,目前形成了集成电路、通讯设备、电子元器件、光机电一体化、新材料、新能源6大产业集群。2011年四大主导产业实现营业收入4095亿元,占园区总收入比重超过80%。

  据了解,这主要得益于近两年西安高新区紧紧抓住国家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历史机遇,及时出台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和优惠政策,设立每年7亿元的战略性新兴产业资金和3亿元的保增长专项资金,启动建设软件新城、生物医药产业园、新材料产业园和环保产业园,初步构建了以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高端装备制造为重点,以通信、光伏与LED、电子元器件、电力设备、汽车、生物医药、软件与服务外包、创新型服务业等产业集群为特色的现代产业体系。

  目前,一批高新技术企业的迅速成长推动了西安高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快速发展,形成了以航天恒星、合众思壮等企业为代表的卫星导航产业,以应用材料、延长集团、有色集团、电子集团等为代表的太阳能光伏产业和LED产业,以中科院西安光机所、炬光科技、华科光电等为代表的激光应用与新一代显示产业等。

  在这些企业带动下,产业上下游的企业纷纷进入高新区,产业集聚效应初步显现,为高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提供了资源聚集的平台。

  目前,霍尼韦尔、英特尔、通用、施耐德、爱立信等世界500强企业纷纷入驻西安高新区,充分体现了西安高新区围绕新兴产业“招大引强”、“做大做强”发展策略的突出实效。

  同时,西安高新区还提出了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六大工程”,即创新型产业集群培育工程,“鲨鱼苗”企业培育工程,产业领军人才引培工程,产业应用示范工程,产业平台建设工程以及产业链补链、扩链和强链工程,支撑产业集聚发展,使高新区成为国内重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高地。

  预计到2015年,西安高新区将在军民融合通信、物联网、光伏等领域建设国家级创新型产业集群,成为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布局的重要基地,战略性新兴产业营业收入将达到7000亿元,产业比重由目前的30%提升到50%以上,并在战略新兴产业的重点领域培育年销售收入超过100亿元的企业5家,超过50亿元的企业10家,形成一批在国际国内有影响的特色新兴产业集群,构筑起具有创新活力和辐射带动能力的现代产业体系。

  经开区:

  重点培育四大领域

  西安经开区2011年工业总产值突破千亿元大关,达到1200亿元,成为陕西省第一个总产值过1000亿元的先进制造业基地。在经济总量高速增长的同时,经开区把目光聚焦到了提升发展质量上,把优化产业布局、调整产业结构、推动转型升级,作为增强区域综合实力和产业竞争力,加快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举措。

  围绕“十二五”陕西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思路、目标和重点,经开区将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该区发展的重点之一,充分发挥早布局、早培育的优势,通过组建产业联盟、搭建公共服务平台、专项资金扶持等措施,全力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做大做强,经开区战略性新兴产业保持了强劲的发展势头。

  据了解,经开区战略性新兴产业架构已基本形成,产业总量初具规模。在国家重点培育和发展的7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中,新材料、新能源和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在西安经开区已具备加快发展的良好基础,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汽车等产业已有企业开始涉足并拥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西安经开区方面表示,“十二五”期间,还将以率先布局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为着力点,重点培育发展新材料、新能源、新能源汽车和电子信息四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着力在扩大产业规模、完善产业链条、加大科技研发投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等方面实现跨越。到2015年,新材料产业实现产值400亿元,形成从研发、中试到制造一体化的产业格局,建成国家级新材料研发生产基地;新能源产业实现产值800亿元,建成自主创新能力强、配套体系完善的“风电装备产业园”和“太阳能光伏出口中心”;新能源汽车产业实现产值200亿元,建成国内以天然气、液化气、电动等驱动为主的重型商务车、大客车重要聚集区;电子信息产业实现产值200亿元,打造集研发、制造、信息服务于一体的国内一流的电子信息产业园。

  声音:

  错位发展 协同创新

  对于西安市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西安石油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曾昭宁表示,要充分利用国家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战略机遇,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根据自己的产业基础和比较优势,提炼出自己的产业特色,坚持走西安特色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道路与其他副省级城市形成错位发展,方能扬长避短,凸显西安的竞争优势。

  “经过大量调研分析,我认为,西安战略性新兴产业最显著的特色是军民融合。”在曾昭宁来,西安具有军民融合的得天独厚的基础和优势。改革开放以来,经过调整搬迁,陕西军工60%以上的生产能力和86.2%的科研院所都集中在西安,“西安是全国15个副省级城市中军事装备最强的城市,军工成为西安在全国最大的比较优势。”

  他说,目前,西安民用技术和产业在新材料、新能源、通信设备和信息软件等方面走在了军工的前列。“目前,西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产业基础,如航空、航天、新型材料、新能源、生物医药等,都是军转民、民转军技术和产业长期融合的结果。”

  目前,西安已形成了三个典型的军民融合型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园区)和新的经济增长点,即西安国家民用航天产业基地、西安阎良国家航空高技术产业基地和西安北郊经开区泾渭科技产业园内的西安兵器工业科技产业基地。它们的一个共同目标就是建成全国“军民融合发展示范园区”,为此它们也正在进行体制、机制和政策的改革突破,增长势头强劲。

  其中,作为西安产业环境布局创新的重要载体,西安航天基地一直坚持航天产业立区的发展定位,以工业建设为突破口,做大工业经济总量,以项目招商建设为抓手,紧盯重大工业项目不松手,加快产业集聚,加快推进军民融合。以卫星及卫星应用、航天特种技术应用及航天电子信息为主导的民用航天产业逐步成长,以半导体照明及太阳能光伏为主导的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初具规模,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聚集,保持了基地平稳健康发展的态势,成为促推陕西省和西安市做强工业、实现新型工业突围的重点区域之一。

 战略性新兴产业包括 板块承载战略性新兴产业疾进
  而成立于2005年的西安阎良国家航空高技术产业基地,经过几年的发展,已经成功培育出了一条上下游产业覆盖细密、拥有较强辐射带动能力的航空工业产业链,建成了一个全新的“中国航空新城”,探索出了一条有特色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之路。

  对于西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曾昭宁还建言,将战略性新兴产业上升为主导产业的战略高度予以强力支持,实施“六化”发展理念,即自主创新化、高技术化、产业集群化、专业园区化、国际化和政策倾斜化,以体制、机制创新为动力,以专业化园区为基本单位进行科学布局,要防止西安各类各级开发区自成体系的产业结构在利益驱动下出现同构化现象,避免不利于专业化园区的形成和产业集群的发展。

  “要从西安市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大局出发,错位发展,协同创新。”曾昭宁说,作为承担着国家创新使命,正在致力建设国际化大都市的西安,通过“十二五”、“十三五”的发展,到2020年,建成全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完成西安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形成西安现代产业体系的核心,将战略性新兴产业做大做强,使其成为西安建设国际化大都市的产业支撑。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46851.html

更多阅读

国家发改委详解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 发改委战略性新兴产业

国家发改委详解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有关负责人21日说,我国将抓紧编制《战略性新兴产 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制定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指导目录,加快培育和发展战 略性新兴产业。 国务院近日颁布了《国务院关于加快培

转载 双鹭药业2014年牛股 双鹭药业 雪球

原文地址:双鹭药业2014年牛股作者:凤凰涅槃VI原文地址:双鹭药业2014年牛股作者:秋水无痕推荐理由:1、明星产品贝科能可能量价齐升。贝科能是人体能量代谢调节剂,是医院全科用药、是辅酶A的升级换代产品,已经进入了23个省的地方医保。贝科

汉语书名号用法及英语“书名号”用法对比 单书名号的用法

汉语书名号用法及英语“书名号”用法之对比《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中对书名号的界定是,“标点符号”,表示书名、篇名、报刊名等。中国出版工作者协会校对研究委员会2005 年6 月修订的《图书编校质量差错认定细则》第三十三条规定:“

声明:《战略性新兴产业包括 板块承载战略性新兴产业疾进》为网友别分开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