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的价值观 心理学视域下的大学生价值观教育



系列专题:大学生就业

     大学生价值观教育问题是多学科的研究对象,当前学术界分别从不同的侧面、不同角度对大学生价值观教育进行了有益的探索。本文拟通过从心理学角度研究大学生价值观形成和发展的原因,来进一步探讨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规律及对策。

  1.大学生价值观教育

  价值观。价值观是一种非常复杂的心理现象,它是主体以自己的需要为基础,对主客体间关系的价值判断,是关于价值和价值关系一般的、根本的观点,是人们处理各种价值问题时所持的立场、观点和态度的总和。

  大学生的心理特征及其价值观教育。大学生一般处在17~25岁之间,按照艾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理论,这一年龄阶段的主要任务是解决自我同一性危机,即个体在寻求自我的发展中,对自我的确认和对有关自我发展的一些重大问题,如理想、职业、价值观、人生观等进行思考和选择。在这个思考选择和尝试过程中充满了不确定、矛盾、困惑和心理冲突。

  他们在进行价值判断时,表现出明显的理性,同时又表现出强烈的感情色彩,既有敏锐的观察力和敢于担当的勇气,又表现出对事物认识不全面的偏激。因此,大学生是未成熟的、正在发展的青年,其价值观呈现出矛盾性、多元性、变化性和不确定性等特点。

  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特指学校开展的价值观教育),是指学校根据社会的要求,有意识的将特定社会的价值观体系渗透到教育过程中,通过一定方式从内部对大学生进行启发和引导,使正确价值观深入其内心,转化成为他们内在的自觉要求。

  2.心理学视野下的价值观形成及其教育

  从个体的价值观形成来看,价值观是在需要的驱动下,在自我意识的引导下,在个人和社会的相互作用过程中形成的。一方面个体的价值观受个体成长的家庭、学校、社会等因素的影响,通过父母、学校、社会,有意识或无意识、正式或非正式、直接或间接的教育,把某种外在的价值观念内化为自己的价值观念;与此同时,个体在已形成的价值观念基础上,根据自我的需要,不断选择、过滤外在的价值观念,将其整合成自己的价值观。

  大学生价值观的形成是一个长久且复杂的过程,它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是随着其知识增长、经验积累而逐步确立起来的。在其形成和确立过程中,价值观教育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价值观教育必须经过一个内化的过程,受教育者对于价值观教育的内容形式,有一个从认知、情感、意志到行为的心理接受过程。因此,深入分析受教育者的心理因素,明确心理学因素对学生价值观形成的作用,掌握其规律,对于更有效的开展价值观教育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

  3.影响大学生价值观形成的心理学因素

  大学生的个性心理特征。 从心理学角度来看,学生的个性心理特征包括学生个体的能力、气质和性格。它们构成了学生个体心理面貌的独特性,说明了其心理面貌的差异。能力是顺利、有效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须的心理条件。气质是表现在心理活动的强度、速度和灵活性等动力特点方面的心理特征。性格则是表现在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和与这种态度相适应的行为方式上的人格特征。

  个体的气质更多体现了人格的生物属性,而能力和性格是个体在先天生理基础上,不断与外部环境作用过程中形成的心理特征。个体在与外部环境作用过程中,根据个体的心理特征和偏好做出选择,在选择的过程中塑造着自己的性格、发展着自己的能力、同时形成着自己的价值观。

  大学生的需要。 需要影响着价值观的形成。 需要是个体内部的一种不平衡状态,表现为个体对内外环境条件的欲求。需要是推动个体活动的动力和源泉。需要的动力使得人们不自觉的根据个体需要选择对自己有用的价值,剔除无用的信息。这种需要影响着人们价值观的选择。不同的个体,在不同时间段,有着不同的、多层次的需要,需要作为一种原始的本能和动力,会引发个体做出不同的价值选择,形成不同的价值观。大学生群体有着其特殊的群体需要,每个个体亦有其独特的个体需要。

  大学生的认知心理。认知即人们对客观事物进行感觉、知觉、注意、记忆、想象、思维等综合作用的过程。按照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认知即主体主动建构认知结构的同化、顺应和平衡过程。人们对外界信息的选择、内化过程即是人们认知结构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也是其价值观形成的过程。

  大学生的认知心理影响着其价值观的形成,学生从外部环境中感知到的、接触到的,最终会通过其认知心理的综合作用,选择、剔除、内化,使得学生个体的认知结构不断发展变化,同时逐步形成学生个体的价值观。

  大学生的情感因素。情感不同于认知过程,它并不是反映活动本身,而是人对反映内容的一种态度体验。它是人脑对客观事物与主体需要之间关系的反映。当价值观教育的内容及形式满足大学生的主体需要,学生们将产生并体验到愉快的情绪情感,这种情绪情感将驱使大学生们内在的、自发的接受教育内容,落实行动,并最终内化,形成符合教育者期待的价值观。相反,当价值观教育的内容形式无法满足学生的需要,使其产生了消极的情绪情感,这种情绪情感会驱使学生抵触教育内容,极大的影响价值观教育的实际效果。

  3.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心理学启示

  把握学生个体心理特征及需要,针对性开展价值观教育。大学生正处于个性心理及价值观的形成期,他们思维活跃、勇于实践创新,同时思想上亦存在偏激、不成熟的现象,每一代大学生群体有着不同的成长背景,其个体亦有不同的家庭背景和成长经历。因此,细致的分析比较大学生的特征和个体需要,结合其年龄、思维、心理特点来考量价值观教育的内容、形式,就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

  在进行价值观教育的过程中,应把考量学生的个体心理特征和需要放在首位,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来设置课程的内容和形式,通过一定的载体来开展价值观教育。

  顺应学生认知心理发展,科学开展价值观教育。根据认知心理发展的规律,人们接受什么样的信息刺激和思想熏陶,就会形成什么样的观念意识。当代大学生正处于整个社会思想观念剧烈动荡的氛围中,全球化的发展推动着各种文化相互渗透乃至融合。全球化的发展及社会转型必然导致青年学生价值观及行为方式的多元化,青年的心理特点决定了其价值观念的动态性,这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难度。

  因此,思政教育者必须主动占领思想政治教育的阵地。从学生日常接触到的内外环境入手,细致把握每个环节,积极构建良好的育人环境,充分发挥环境育人的作用。

  注重情感启迪,多形式开展价值观教育。根据道德的发展规律,积极品质的内化需要经过认知、情感、行为三个阶段,而情感是由认知转化为行为的关键环节。对于大学生进行价值观教育,必须重视和把握情感教育这个中间环节,才能使价值观教育真正的深入人心,使学生达到知行统一。

  因此,价值观教育应注重互动式指导,注重与学生间的心灵交流,要关注学生的心理、情绪问题,从情感入手,建立师生间的信任感。特别是针对当前的80后、90后学生,社会变迁使这一代学生更加关注自我价值。对他们开展价值观教育,要避免空洞说教、限制行为等方式,而要关注其内心需求,重视情感启迪。要有步骤的、分层次的开展针对性的人生导航活动,疏与导结合,理论灌输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使价值观教育与社会生活接轨,理论联系实际,增强价值观教育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张佩云,吕彩忠.关于价值观教育的心理学思考[J].思想政治工作沦坛,2008.05

  [2]殿悔霞.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心理学策略[J].教育与职业,2007.29

 大学生的价值观 心理学视域下的大学生价值观教育
  [3]胡剑锋,钟志宏,李金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程[M].武昌: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47286.html

更多阅读

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自查报告 群众路线个人自查报告

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主要问题就是解决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这“四风”问题。“四风”问题违背了党的宗旨和群众路线,是必须要解决的问题。只有“四风”问题解决好了,党内的其他问题才能够更好地解决。我个人通

关于开展大学生国防教育的意义 大学生国防教育意义

关于开展大学生国防教育的意义 随着新世纪的到来,大学的教育也更趋向让学生全面发展,现代大学不仅仅是一个知识的殿堂,同时也是一个使学生全面素质的发展锻炼的熔炉。如何培养出一个适应时代发展和社会需要的人才成为大学教育的最终

声明:《大学生的价值观 心理学视域下的大学生价值观教育》为网友春风十里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