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稽走出国门 当春节走出国门



     又是一年春节到,计划回老家的打工族已经在张罗火车票了,上了年纪的大爷大妈也开始抢购年货,家长给小孩的新衣服差不多买好了,农副产品价格几天一涨早早就进入了“春节行情”。距离春节还有半个月的时间,整个中国就已经沉浸在过年的气氛中了。

  过去,真正的“年”,是从腊月初八的腊祭或腊月二十三祭灶开始,直到“二月二龙抬头”收尾。现代的快节奏生活当然不允许全国人民一个多月不工作,如今春节的法定假期是三天,与国庆节一样。可春节依然当之无愧是中国最盛大的节日,过年是中国人最重要的传统习俗。

  外国的“洋味”春节

  春节是中国文化的象征,随着三千多万海外华人在世界各地扎根,春节也飘洋过海,到了外国。在韩国、朝鲜、新加坡、越南等亚洲国家,农历正月的前三天或两天也被定为法定假日,当地居民也都会隆重地庆祝春节。美国、英国、法国和澳大利亚等西方国家,过去虽没有过春节的习俗,但近年来也纷纷开展各种庆祝春节的活动。

  在国外过春节,中国人最希望的是热闹,身处异乡的孤独感,至少在春节这几天可以减轻一些。参加到春节庆典中的外国人,自然也是为了凑热闹。

  外国人过春节,为了体验“中国味”,春节到了外国,染上了“洋味”。

  中国自来就有元宵节扭秧歌、踩高跷的习俗,一众队伍盛装打扮,欢天喜地,吹吹打打地走街过巷,大人小孩无不出来看热闹。这种形式与外国的节日游行颇为相似,所以,在华人数量多的城市,各种侨胞组织或机构举行的庆祝活动中,节日游行最受瞩目,也最受人们喜爱。

  节日游行在外国流行已久,包括花车游行、热气球游行、彩妆游行等多种形式。每逢盛大节日,政府会封闭某些街道,专门为游行队伍提供场地。参观游行也是外国人的一项重要庆祝活动。

  每年春节期间,纽约都会举行多场庆祝活动。Roosevelt公园的爆竹贺岁庆典在白天举行。放爆竹在中国有辟邪的作用,无论是否相信,当地政界人士和社区领袖都很乐意出席。活动的场地选在公园内的篮球场。场内架起一条细绳,距地面四五米高,绳上每隔一米左右悬挂一串爆竹直坠地面。点燃爆竹之前,先燃放十几只小火箭,寓意一飞冲天。公园内设有一个大舞台,以中式风格装饰,亚洲和美国的歌手、舞者轮流在此表演。活动最重要的节目是舞狮,十几头狮子、龙和麒麟在表演者的操作下活灵活现,栩栩如生,与小朋友们嬉笑得不亦乐乎。舞狮队伍在公园表演完毕后,还走出公园在附近的街道上继续表演。沿途随处可见手拿中国小玩意的美国人,与表演团队热情招呼,一片祥和喜气。

 滑稽走出国门 当春节走出国门
  规模最大的庆祝活动自然在唐人街内举行。到2012年春节已举办了十三届的纽约唐人街春节花车大游行,每年都吸引大批居民和游客观看。游行一般会持续约两个小时,由繁荣华埠总会主办,中国驻纽约总领事也多次参与其中。2012年的春节花车游行聚集十三辆花车和舞龙舞狮队,其中还有中国学生们组成的表演鼓乐队。曾在春节期间参观过唐人街花车游行的纽约的南希说,“中国的农历新年有很多非常有特色的元素,比如红色的装饰和舞狮,还有每个人都说恭喜发财,真的很有趣。”

  龙年农历初七,超过50个队伍的3,000多人参加了2012年加拿大温哥华新春大游行。虽然下着细雨,在锣鼓声中,游行队伍和参观人群依然兴致高昂。温哥华“华埠新春大游行”由温哥华中华会馆、大温中华文化中心、温哥华华埠商会、中侨互助会、云埠洪门机构及加拿大铁城崇义总会共同主办,已有30多年历史,是温哥华地区庆祝春节最大规模的活动。游行于正午12时从Pender街的“千禧门”出发,穿行多条华埠主要街道,最后到达中山公园,全长1.5公里。

  在英国,伦敦的节日气氛最浓郁,春节期间“中国周”的各种活动吸引了30万游客。伦敦的特拉法加广场(Trafalgar Square),数千人齐聚一堂,共同庆祝,使得2012年伦敦春节庆典成为欧洲最大的春节庆祝活动。从杂技演员到乐器演奏者各显其能,为游客带来精彩演出。中国特色的装饰把伦敦点缀得万紫千红。广场中心还专门设计了一颗巨大的鞭炮模样的展示品,游客争抢着与之合影。伦敦市长鲍里斯·约翰逊(Boris Johnson)把这次庆祝活动称为“一个让人惊讶的场景。”他认为春节受到关注与中国世界经济引擎的地位相关,“举办活动的这些年来,我们从来没有看到过如此多的人来参加。我认为这表明了世界经济的走向”。

  按照英国的惯例,春节庆典从花车游行开始。游行队伍通常在上午10时出发,穿过唐人街,Shaftesbury大道、Charing Cross道和Rupert街,然后到达其最终目的地特拉法加广场。游行队伍到达广场时,这里已经挤满了人。开幕式颇为正式,与英国沉稳、谨慎的作风恰当契合。重量级嘉宾宣布庆典开始后,广场瞬间喧闹起来,舞龙、变脸、舞蹈、音乐等表演无一不精彩。变脸是最近几年才开始在外国流行的表演节目,看过的外国人都口称赞。本身就具有强烈中国特色的川剧服装和道具,加上精湛的技艺,小朋友更是将这种中国的民间艺术当成魔术来看。

  法国巴黎13区华人社团春节彩妆游行由来已久,游行线路主要设在华人聚居的唐人街。据法国《欧洲时报》报道,巴黎13区蛇年春节彩妆游行将于2月17日(正月初八)举行。游行队伍新增添了巴西方队和深圳小学生的方队,预计游行队伍将达到1,300多人。游行将沿亿富里大街一直到意大利广场,然后从意大利大道折返,从道尔比亚克街到舒瓦齐大街,一直到舒瓦齐门,经亿富里门转回亿富里大道,在出发地结束,全程大约需5个小时。

  中国庙会在外国

  如果说游行是外国特色的庆祝方式,那么逛庙会就是地道的中国方式。庙会这种传统的中国民俗早就成为海外春节必不可少的活动。每逢春节,华人聚集区都会举办中国特色的庙会,一家人扶老携小,热热闹闹一起逛庙会。

  在阿根廷的布宜诺斯艾利斯已经举办过六次春节庙会了。2012年春节,布市公共用地局局长迭戈·圣蒂利与中国驻阿根廷大使殷恒民参加了开幕式,并且共同为舞龙点睛。华人与阿根廷表演者们同台献艺,演出节目从传统的舞龙舞狮到现代歌舞,从中国功夫到阿根廷探戈,形式多样、色彩纷呈。在春节庙会期间,布宜诺斯艾利斯的中国城以及附近的巴兰卡斯·德·贝尔格拉诺广场和贝尔格拉诺火车站被盛装打扮,到处贴着中国结、春联和年画,中国元素让整个中国城地区充满喜庆。在庙会的摊位上贩卖着各种中国传统、特色美食,中国风服饰和手工艺品,让游客流连忘返。

  在加拿大温哥华,春节庙会是当地一项知名的游览项目。大街小巷都被精心布置,张灯结彩、颜色鲜艳。在2012年温哥华的春节庙会上,加入了更多的中国元素,比如现场教写书法、看手相算命等。加拿大《温哥华太阳报》描绘,温哥华的每条街道都被唐人区的灯光映照成耀眼的红色,比圣诞和阳历新年的节日气氛更浓,甚至让当地人产生了一种“身处异乡”的奇妙感觉。文章还写到,受到春节喜庆氛围的感染,一些当地店铺还在门口挂出2012年生肖龙的标志、福字和恭喜发财贴画,希望在龙年能生意兴隆、财源广进。

  洛杉矶蒙特利公园市是美国华人聚集最多的城市,蒙特利公园市人口逾六万,其中近七成是亚裔,华人占人口数的一半。蒙特利公园市每年举办庙会,持续一至两天,当地居民几乎全都参加,由于亚裔人口多,这里的庙会更像是在中国的盛事。蒙特利公园市庙会吸引的商家数量连年上升,规模越来越大。庙会街区搭满白色帐篷,每个帐篷下都是一个商铺,叫卖着中国小吃和民族手工艺品。其中有新疆的烤羊肉串,江南的小糕点,精美的中国结、风筝,还有花样繁多的中国风饰品。街上人头涌动,摩肩接踵,热闹程度与国内庙会不相上下。龙年庙会主办方之一的《世界日报》社长郭俊良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希望通过华人春节庆祝活动把中国文化的精髓和特色在美国呈现出来,让大家分享中华文化之美。

  华盛顿华府庙会已经成功举办了12届,成为华盛顿地区华人欢度春节的“固定节目”。兔年春节,华盛顿华埠地区庙会暨联欢会共吸引了26个华人同乡会热情参与。民以食为天,团圆饭更是中国人过年最重要的环节。庙会上,侨胞们带来了各具特色的地方美食,奉上了一场饕餮盛宴。“中华美食节”现场香气四溢,五味俱全。北京的驴打滚、山西的刀削面、新疆的拉条子、云南的过桥米线、天津的狗不理包子悉数登场,原汁原味的中国小吃让在场的华侨、华人大快朵颐。除了中华美食节,华盛顿华埠地区兔年庙会还组织了中医义诊、春节书市、国产电影欣赏和礼品工艺品义卖等活动。

  在澳大利亚,悉尼的春节庙会能持续3个星期,甚至比在中国的时间还长。每到春节,悉尼唐人街的中心地段德信街被装点得喜气洋洋,多姿多彩。堪培拉的春节庙会不仅是民间的一个热闹集会,还是堪培拉国家多文化艺术节的一部分。这里聚集着众多的中国餐馆和商店。中国舞狮、京剧、武术、魔术表演和中国民乐队和民歌表演都在庙会上一一登场。北领地首府达尔文有一座始建于到1887年的中国寺庙(Darwin),春节里当地华人会成群结队到庙里祈福。

  2010年虎年春节,北美文化艺术联合基金会、亚太公共事务联盟、美国康乐教育协会、加州青年国乐团及和谐之声艺术团等主要位于旧金山湾区硅谷附近城市的文化团体,在佛利蒙市举办“欢乐春节”中华文化走进美国社区活动。中国驻旧金山总领馆文化参赞孙建华参加了活动。孙建华表示,“欢乐春节”积极尝试通过新的活动形式,在长期以来庆祝春节活动只有剧场歌舞表演的基础上再增加新的形式和内容,使中国文化走进美国社区和家庭,这不仅对当地华人社会弘扬中华文化具有积极的意义,也有利于美国社会多元文化的发展和繁荣。

  每年大年初一,泰国的诗琳通公主会主持曼谷唐人街的春节庆典。耀华叻唐人街有近200年历史,是曼谷最老的街区之一,也是东南亚规模最大的唐人街之一。春节期间的耀华叻唐人街处处可见“中国红”,全长约2公里的整条街道变成了步行街,被摊贩和游客占据。由中国文化部、中国驻泰使馆和泰国旅游体育部、曼谷市政府等机构共同举办 “欢乐春节”活动已经连续八年。这一活动受到泰国政府的高度重视,由公主主持,泰国总理也会参加,希望能够借此机会吸引更多游客来泰国旅游。曼谷市长素坤攀说:“曼谷拥有世界上最大的唐人街,这里同时也是曼谷市非常重要的商业区,我们对耀华叻唐人街感到非常自豪,每年我们都会在这里举办大型的春节庆祝活动,也非常感谢中国政府一直以来给予这一活动的大力支持和帮助。”

  一场国际商业活动

  圣诞节在中国越来越受欢迎,圣诞气氛也越来越浓,商家播放着圣诞快乐歌,用圣诞老人、麋鹿和雪橇装饰店铺。情侣在圣诞节共进晚餐、朋友们互赠礼物,有的单位还会放半天的假。一些酒吧会举办圣诞派对,几乎每家商场都会打折,餐厅会推出套餐。

  美国普莱斯顿大学博士生导师、教授杨思卓撰文,“西方的圣诞节,最初是教会的一种礼拜仪式,是庆祝耶稣诞生的宗教节日。但是现在,圣诞节已经超越了宗教,发展成了重大的文化与商业活动。西方情人节、感恩节??最初的来由都是简单而偶然的,现在已经演变成了文化与商业的载体。”

  在中国,商家烘托出圣诞气氛,让圣诞节变成一场商业活动。如同中国的圣诞促销季,国外的春节也多了一些商业色彩。

  最近几年泰国的旅游胜地普吉岛上也开始举办中国春节庙会。龙年春节期间,查龙寺曾举行了一连八天的大庙会。查龙寺庙会原本是岛上居民庆祝自己一年丰收的活动,而近年来,为了吸引泰国和世界各地华人的参与,查龙寺庙会的时间都选择在农历春节期间。

  在西班牙居住了十五年的Sara经营着一家自助餐餐厅和一家大型超市。她原来居住在西班牙首都马德里,七年前搬到了现在居住的瓦伦西亚。自2008年经济危机以来,Sara感觉到生意越来越不好做,餐厅客人数量减少,超市中的货物库存积压。

  Sara说,圣诞节和元旦一直是商家的好机会,现在我们也希望能在春节提高些业绩。春节来买东西的还是中国人居多,他们要买年货,所以春节期间我们超市的生意会好一些。至于餐厅,因为中国人习惯在春节的时候一家人团团圆圆地在家里吃年夜饭,而且,在餐厅吃年夜饭在西班牙也不是很流行,所以餐厅的生意与平时差不多,不如圣诞节和元旦。

  春运,与春晚齐名的春节关键词,其产生的原因充分体现了春节的另一层意义——团圆。一家人聚在一起,吃年夜饭是中国过春节的必要选项。

  年夜饭在国外不仅仅局限于一个家庭一起吃饭,而是扩展到老乡会或者侨胞商会。西班牙的中国商人陈女士介绍,2013年瓦伦西亚市中国商会春节年会在1月13号举行,出席人数超过60人。“聚餐相当于华人老乡会,大家吃完饭还一起唱卡拉OK。今年经济不好,没有大场面,以前会在礼堂里请人表演的。”这样的春节聚餐在外国很流行,相识的华人聚在一起,吃饭、聊天,虽然不能与家人团圆,但也是另一种团圆。

  虽然中国菜在外国没那么地道了,但是外国人依然趋之若鹜,在美国和欧洲随处可见中餐厅或者中式外卖店。中餐厅在春节促销也成了定式。

  一家位于英国爱丁堡的中餐外卖店表示,春节期间外卖数量会多一些。餐厅推出了春节外卖套餐,增加了春节特色的菜品,比如增加了饺子的种类和一些中式点心,这个促销活动吸引了附近的中国顾客,销售额稍有提高。

  据媒体报道,由于圣诞和新年的生意旺季刚刚过去,所以排在西方这两个传统节日之后的春节时间段,往往都是生意的淡季。只有那些专做华人生意,口味比较正宗的中餐馆,在春节期间才能迎来一小段旺季。而从一两年前开始,许多中餐馆的老板都发现,春节的时候,到自己餐馆里吃大餐的西班牙人开始渐渐多了起来。许多人进门后,都要和餐馆里的华人聊一聊中国人过春节的事情。外国客人来吃饭的目的,就是为感受华人过年的气氛,品尝一下中国美食。

  另有媒体报道,一位西班牙中餐厅老板介绍,外国客人在春节期间占了他们接待人数的三分之一以上。他说,以往中国客人只是集中在中国的除夕这天来吃饭,过了这天之后,生意状况和平时就没什么两样了。所以说,华人的春节商机,也就是一两天。可自从西班牙客人多起来以后,情况就不一样了,从大小媒体报道中国要过年时起,老外的客人就渐渐增多,而且会一直持续一个星期左右。为了吸引更多西班牙客人,2012过年前,这位老板特地按照中国过年的习俗,把店里店外重新装饰了一下,并且所有的春节套餐都印出西语告示,张贴在自己的店门上。

  位于马德里的一家华人餐馆,为了争取西班牙人的春节商机,下了大工夫。这位老板还专门在西班牙当地的免费报纸上打出了大幅的宣传广告,介绍中国的春节和自己店里专为西班牙人准备的年夜大餐。

  还有一种春节商机,是在假期到外国旅游的中国游客带去的“财气”。 据报道,2010年春节期间,有一只规模超过1,000人的中国旅行团到访美国。为欢迎这支中国的“千人旅游团”,纽约旅游发展局与全美最大连锁百货商店梅西百货、纽约第一高楼帝国大厦、卡地亚珠宝等商家纷纷加入了庆祝春节的行列。卡地亚在其位于纽约第五大道的百年总部内贴上了大红色的“福”字,还专门请来一批华裔员工现场翻译,并为每位中国游客准备了礼品。具有百年历史的梅西百货总店举办了两场舞龙舞狮表演,这是梅西百货首次在春节期间舞龙舞狮。纽约帝国大厦不仅专为中国人开放、停止接待其他国家游客,而且还邀请中国驻纽约总领馆一起,在帝国大厦一层联合举行点灯仪式,让象征中国的红、黄两色彩灯照耀全纽约。

  在印度尼西亚,大型购物中心在春节期间会挂起大红灯笼,路边广告牌上也有商家用中文或印尼文打出的“恭贺新年”、“恭喜发财”的祝福海报。据报道,在印尼首都雅加达北区兰花园购物商场,一楼大厅专门开辟了春节商品大卖场,卖场的摊位均设计成船型,象征一帆风顺。大厅中央还搭起了一个以中式建筑为背景的舞台,不时上演中国民间文艺节目。

  “春节”文化认同感

  春节在外国和国内都一样,最初只是图个热闹和团圆,是商品经济赋予了它更多的色彩。圣诞节在中国流行,春节在外国流行,是东西方文化的交流和经济全球化的产物。南京大学文化与自然遗产研究所所长贺云翱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圣诞节是西方文化在工业文明的背景下覆盖全球的。随着中国国力的不断增强,整个华人影响能力的提升,中国肯定有越来越大的全球性影响。节庆是跟特定的人群、特定的国家联系在一起的。一个国家的节日是否能在世界范围内产生影响,跟一个国家的国力、民族的状态有很大的关系。

  2004年11月,中国农历新年被定为纽约州的法定节日。据美国《侨报》报道,随着亚裔社区不断增长和壮大,农历春节庆祝活动成为美国纽约市的关注焦点。候任国会议员孟昭文、纽约州参议员史塔文斯基和候任州众议员金兑锡均力推让农历春节成为纽约公立学校假期,他们将力争明年在纽约州通过该法案。春节这个富有浓厚中国色彩的节日被外国接受,印证了中国文化得到世界认同。除春节之外,外国对于中国的很多传统文化都非常感兴趣,孔子学院深得人心,外国人专程到中国学川剧变脸,外国军官学习孙子兵法。

  每每说到中国的某种东西走出了国门,在发达国家受到了追捧,就会被镀上了一层“为国争光”光环。看到春节在外国越来越流行,相信中国人都会产生一种自豪感。在英国生活了九年的Brian对记者说,春节与圣诞节和元旦比还相差很多,但是每当春节时期,看到有的地方举行庆祝活动,不论规模大小,都会有一种亲切感,可能是得到了认同的感觉。

  春节保卫战

  全世界已有十几个国家把春节定为法定假日,与中国一样大肆庆祝的,还有韩国、越南、朝鲜等国。韩国政府曾一度想把春节淡化,理由如同把汉城改成首尔一样。无奈老百姓对于这个节日的热情难以扑灭,最终仍然恢复了春节假期。于是,韩国政府又希望把春节申请成为韩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只是没有成功。

  看到韩国积极为各种传统申遗,中国也开始着急了。春节申遗被提上了议程。中国文联副主席冯骥才非常支持春节申遗,而且认为应当放在中国申遗的第一位,“我们已经把春节列入申遗的名单了,我是希望把它排在首位。这个意义是多方面的。首先,春节最能体现我们的民族精神、气质,便于世界理解中国。春节申遗成功,得到全人类的认可,就跟长城和金字塔一样,有利于全球华人更认同它。另外,中国的历史文化对周边的国家影响很大,比如韩国、日本、越南。”

  2005年,著名民俗学家、 河南大学教授高有鹏发表《保卫春节宣言》,他在演讲中质问,中国的圣诞节味道日益浓重,而“年味”却越来越淡,“过年是美好的记忆,这份记忆在逐渐消失吗?我们还会过年吗?”

  在看到外国春节愈加红火的同时,我们也要看到国内春节渐渐平淡。我们为什么过年?这个问题太简单也太复杂。

  春节是喜庆、放松的节日,一旦与文化传承联系到一起就严肃了。一直有这样的担心,全世界在学习西方的科技、管理和各种先进的理念,这是否会让中国本土的文化受到冲击?外国的节日和文化大行其道,中国自己的文化遗产却日渐被冷落。记者与一位京剧演员聊天,他说,虽然电视上天天在播京剧,春晚上也是年年必有的固定节目,但是实际上从戏曲学校毕业的学生大部分都转行了,京剧演员的酬劳非常低,演出机会也不多。学戏和看戏的人都少了,国粹其实并不风光。

  与京剧一样,春节是需要被保护的中国传统文化。杨思卓认为,春节到底为何物?春节本来就是一种文化。对它最好的保护是创新。春节是文化,不是文物,它是有生命力的活动,而生命力最重要的是要创新。魂要保留,保持住它的基本内涵,譬如说喜庆、团圆、沟通、和谐、企盼等等。形要变化。这个角度上讲,春节也应该被赋予更丰富的文化意义和经济意义。

  “过去春节带给中国人的是短暂的物质狂欢,以及亲情的交流和释放,尤其是大家族之间的互相祝福。现在则不同,给更多的普通人的是,拥挤的火车、互相的攀比和虚情假意的问候。”南开大学客座教授、犹太文化研究专家、文学评论家贺雄飞在接受采访时如是说。

  过年从农业社会流传至今,很多当时的习俗都难以在现代社会继续。举个例子,老舍《北京的春天》一文写到,“(农历)二十三日过小年,差不多就是过新年的“彩排”。在旧社会里,这天晚上家家祭灶王,从一擦黑儿鞭炮就响起来,随着炮声把灶王的纸像焚化,美其名叫送灶王上天。”现在,北京市只允许农历初一到初五燃放鞭炮。在很多地方,春节有扎灯笼的习惯,女人们用彩纸折出蝴蝶、花朵等形状,绑在灯笼上,然后在年三十的晚上把灯笼挂在院内树上或者房檐之上。现代都市高楼林立,即使想挂灯笼也只能挂在自家,而且很少有自己做灯笼的人家了。

  相比之下,其他国家的传统节日,均有固定的形式在保卫和延续着节日的内涵。

  到了圣诞节,红、绿、白三色占据了整个世界。国外圣诞节有几个必备项目:家家装饰圣诞树,新朋好友互赠礼物,以及圣诞大餐。圣诞树最早出现在德国。相传在寒冷的圣诞夜,上帝使者化身为一个无家可归穷孩子。一位善良的农民收留了他,将他带回家中,给他吃了一顿丰盛的晚餐。孩子离开前折了一段杉树枝插在地上表示感激,对农民说:“从今往后,年年此日礼物将挂满枝头,留下这棵美丽的杉树,报答您的善心。”孩子走后,杉树枝立刻变成一株小杉树。庆祝圣诞节的每个家庭都会买一颗圣诞树,在树上挂满礼物、彩花和彩灯,树顶还装上一颗大星象征喜庆吉祥。白胡须、红外套的圣诞老人是必不可少的圣诞元素。他为人仁慈,乐善好施,被称为爱护儿童之神,所以他每逢圣诞节都会给小朋友带来礼物,于是在长筒圣诞袜中装礼物送给儿童的习俗便流传下来。直到今天,家长每逢圣诞都会给孩子们准备礼物,并在圣诞前夜放在长袜子里。

  韩国申遗成功的江陵端午祭历时一个月,程序是从酿制神酒开始。据报道,农历四月初五,韩国人用江陵旧官府“七事堂”发放的大米和米曲子酿制神酒,准备端午祭时敬神和饮用;农历四月十五日举行“大关岭山神祭”和“国师城隍祭”,祭祀结束后,锯一段神木,人们将青红礼缎挂在上面,然后在神木的引导下,组成迎神行列,农历五月初三傍晚时分,回到江陵国师女城隍祠接受“奉安祭”,也就是端午祭的“前夜祭”。祭祀结束后,将大关岭山神和国师城隍牌位送往南大川露天祭场。从初四到初七,每天早晨举行“朝奠祭”。江陵端午祭的祭祀仪式分“儒教式祭仪”和“巫俗祭仪”两种。儒教式祭仪以奉读汉文祝祷词的形式进行,祝祭的内容涉及除祸招福、健康安宁、治愈疾病、农渔丰收、禽畜繁盛等。儒祭之后,开始伴随歌舞戏剧表演进行的“巫俗祭仪”,直至深夜。

  圣诞节和端午祭都有固定的模式,是多年来延续下来的更能为大众接受的形式。随着几千年的演变,春节庆祝形式发生了很大变化。我们所说的保护春节指的是保护内涵,但内涵必须由形式表现出来,所以怎样保护春节的形式,保护哪些形式是必答题。

  鲁迅说过一句话,要我们保存国粹,也需要国粹能保存我们。武汉大学历史系教授冯天瑜认为:“任何一种健康的近代化运动,都要在近代生活实践中对传统加以检验,对元典精神的固有形态加以重铸与再造,这样才能开创一个文化发展的新生面。” 春节需要被保护是毋庸置疑的,而需要思考的是,怎样保护,保护什么?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47390.html

更多阅读

身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中秋 异乡

在一般中国人的观念里,再没有别的什么节日比春节更令人重视、神往和兴奋的了。从农历腊月二十三开始,差不多就进入了过年的状态。“初一的饺子初二的面,初三的合子往家转”,哪一天都不能落下,直到正月十五。而当春节真正过去了的时候,还会

年轻人喜欢的小礼品 创意小礼品受年轻人青睐

当春节与情人节温馨邂逅,商家有了更多欢庆和浪漫的理由。如何在春节前后,抓住商机,赚大钱是众多商家关心的问题。开创意礼品小店的小莹告诉记者,春节期间,小店生意很红火。其创意小礼品颇受年轻人欢迎,尤其是受到80后的欢迎,成为他们互相

走出国门 马云、陈天桥谈走出国门酸甜苦辣

 浙江“商帮”在中国的商业环境中是个典型的群体,他们中为数众多的企业成为了海内外上市公司和行业龙头企业。17日,在上海浙江商会“民营企业的跨国经营之道”的论坛上,阿里巴巴CEO马云和盛大网络董事长兼CEO就本身情况谈了走出国门

走出国门 中国鞋业品牌走出“国门”的艰辛之路

系列专题:中国鞋业观察       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诸多企业面临着严峻的考验,特别是作为出口企业受冲击最大,同时受国际市场的排挤,中国鞋业出口一直是困难重重。去年,“国际化”几乎是除“上市”、“洋退民进”之外中国鞋行业最闪

滑稽走出国门 小小“提手”走出国门大赚美元

2001年春,在北京某乡镇企业供职的小胡到韩国旅游。出发前,朋友们托他带点韩国泡菜回来。于是,小胡在韩国买了4袋泡菜,足有80多斤,拎在手中非常吃重。 回宾馆的路上,小胡见路边有棵松树,便灵机一动,折下一根树枝做条小扁担来提泡菜,顿时感

声明:《滑稽走出国门 当春节走出国门》为网友必胜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