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截访:法治共识回归



     12月2日,北京媒体报道称,朝阳区法院于近日宣判了一起外地进京截访人员非法拘禁案。10名截访人员因非法拘禁罪被判数月到一年半的有期徒刑。消息一经公布,立即引起了公众关注,视之为“首创”,有益于遏制野蛮截访,保护公民的法定权利,故而在网络上获得了广泛的肯定,正面效应显著。但是,就在当晚,此消息即被北京高级法院指为媒体报道不实,称该案尚未宣判,而涉案地河南长葛市官员,更直斥消息为“假新闻”。

  至此,新闻的职业操守、法律的尊严和权威、地方政府的利益取舍,一起被摆上了台面,事态也由此变得混沌,孰真孰假、孰是孰非,顿时莫衷一是。

  但是,在这一乍看扑朔迷离的局面中,舆情民意的向背,以及截访、非法拘禁的事实,却是清楚分明,毋庸置疑的,而且值得公众以及司法、行政部门的重视和深究。

  当今之时,要深陷利益关系之中的地方行政管理部门处理好维稳和维权关系,基本上是一个两难的任务。于是,某些地方政府宁愿动用公共资源拦截上访者,甚至无视法律、不惜借助蛮力对上访者实施非法拘禁,必然会产生。而上访者之所以不惜倾家荡产、甚至失去人身自由,也要进京上访,根源在于地方行政部门往往被认为是上访事件的涉事方,不可能公平公正地处理上访所涉及的问题。访民唯有寄希望于“告御状”。

  截访及其衍生出的非法拘禁现象,违背信访制度的初衷,实质上已经沦为了阻塞民意、积累社会矛盾、损害社会公正和危及社会稳定的障碍。但长期以来,截访一直是一个讳莫如深的话题,直到2010年,安元鼎“黑监狱”事件曝光,才引起公众和舆论的关切。而这一次截访者因非法拘禁罪获刑的“不实消息”,之所以能激起广泛的社会影响,正是公众发觉截访和非法拘禁并未因安元鼎“黑监狱”被取缔而绝迹,寄望于通过法律途径保障人身安全,从而杜绝非法拘禁现象的具体体现。

 审截访:法治共识回归
  事实上,据媒体调查发现,北京法院此前已有判决截访人员非法拘禁罪入刑的先例。也就是说,上述引发争议的案例虽然并非首创,但却是首次如此大规模地搅动了舆情。从这一角度出发,不难判断,公众和舆论的这种倾向性十分明显而几乎一边倒的态度,显然是一种良好的意愿表达,对法律的权威和尊严持有信念,对根除积弊、改善现状充满期盼。

  通过最新的消息,大致也可印证,这起“尚未宣判”截访非法拘禁案,是首善之区北京大规模整治截访非法拘禁的一环。12月4日,媒体报道称:从11月30日起,北京市已经启动了一项为期六个月的整治行动,提出“零截访”目标,严禁保安服务公司参与“截访”,严禁非法限制他人人身自由等。同时,没有资质的“黑保安”将被清理出京。由此可见,在现实治理中,民意民情正得以回应,公众的期待有望落实。

  换言之,此案虽然尚未宣判,但只要法院不为外在干扰所动,而是独立办案,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而且有先例可循,那么,非法拘禁这种侵犯民权的罪行无疑必将遭到公正的制裁,其他尚未暴露的非法拘禁罪行也会因此被有效震慑而得到有效的抑制。

  但是,同时也应该注意,只要截访行为依然存在,非法拘禁恐怕也难以绝迹—毕竟被法律制裁的只是非法拘禁的实施者,而不是隐藏在背后的授意者和指使者。这些非法拘禁罪行的嫌疑人,本身也是截访行为的受害者。他们中的大多数,无非是出卖蛮力,在业已形成产业链的截访市场上图利或者寄生而已,他们胆敢在首都这样的首善之区蔑视法律,为非作歹,所凭仗的是后面有来自地方的公权力撑腰,指令和委托截访者,才是非法拘禁的根源,也是践踏法律的祸首。

  故此我们必须意识到,各地行政部门只有更新观念,改变刚性维稳的思路,摆正社会稳定和民众权益的位置,同时上下一致厉行改革,消除行政管理制度中的不合理的因素,才有可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47465.html

更多阅读

安元鼎,北京保安公司截访“黑监狱”调查 安元鼎

安元鼎,北京保安公司截访“黑监狱”调查2010年09月24日09:28南方新闻网 龙志一家叫“安元鼎”的保安公司在北京保安业正悄然做大。数年内,北京安元鼎安全防范技术服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安元鼎)拿到了诸多荣耀,这是中国保安行业所能达

季琦:永恒的回归?

     福兮祸所依。创始人回归,赢得一堆靓丽的财务数据,季琦的2012年上演了一场喜剧。要成就百年老店,却成为离不开的家长,这又可能是一场悲剧的伏笔。  “完美”回归  2012年,季琦赢了。  2012年1月,在季琦眼中“公司从一个创

对话徐克:我想回归武侠正统

对话我想回归武侠正统□ 本报见习记者 艾辉财经时报:《七剑》大致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而被称为你的回归之作?徐克:简单地说,就是讲七个剑客在江湖中的经历,他们要解决很多问题,比如感情、仇恨等等,因此在这些问题面前,他们也不断地成熟

炫舞11月回归礼包 第26节:第二章 回归教育的纯真(11)

系列专题:《回归教育的本质:教育是没有用的》  弱化。就是不作为的方式,不记忆、不思考、不想烦恼。有人说,把烦恼写在沙滩上,让它随着大海的潮涨潮落而去,确实很有道理。越是对烦恼的事情念念不忘,越是重视它,就越不能摆脱它的束缚和控

声明:《审截访:法治共识回归》为网友爱你爱昏了头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