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尔顿约翰 时隔八年,“乐坛大姑妈”埃尔顿·约翰上海、北京、广州三地重开



     11月23日、25日,埃尔顿·约翰(Elton John)先后在上海和北京连开两场演唱会。12月6日,他的战场转移到了广州。对于趋之若鹜的媒体来说,埃尔顿·约翰的演唱会无疑也是一场“数明星”的游戏大会:崔健、高晓松、小柯、朴树等一众明星现身演出现场。他们对埃尔顿·约翰的狂热程度—媒体们在形容时不约而同地使用了一个词:“朝圣。”

  这位现年65岁的乐坛常青树,是一个被形容为“约翰·列侬见到他也要跪下来”的人。虽然经典作品数不胜数,但当他真的出现在中国的舞台上的时候,倒像个时髦的中年大叔:一身闪亮的镶钻西服,宝蓝色衬衫,戴蓝色眼镜。是的,一直以来,埃尔顿·约翰的浮夸形象就和他的作品一样深入人心。他崇尚物质,他心地善良,他饱受争议,他也敢作敢当—无论如何,当他创作的经典旋律响起的时候,听者无不心服口服。

  3岁已是“音乐录音机”

  埃尔顿·约翰,本名雷金纳德·肯尼思·德怀特(Reginald Kenneth Dwight),1947年出生于英国米德尔塞克斯郡。他出生的时候,父母还没有结婚。

  德怀特是名副其实的天才少年,3岁开始弹钢琴。一年之内,他的母亲就发现,他仅仅靠听收音机里播出的某位钢琴家演奏的华尔兹,就可以照样还原—这也几乎是莫扎特对音乐开窍的年纪。之后,德怀特的确展现出了同样的音乐天赋。此后,他经常在家庭聚会上表演弹钢琴。11岁时,德怀特得到了英国皇家艺术学院颁发的“音乐少年奖学金”。

  德怀特的父母都是十足的音乐爱好者,他的“天才”部分也有父母的熏陶。父亲曾在一个半职业的军乐队里吹小号,和妈妈两人都是唱片购买狂,德怀特也因此在童年就得以接触到大量唱片。他回忆说,至今仍记得1956年自己9岁时,母亲在家里放猫王和比利·海利的唱片,“我立刻就被摇滚乐震撼了”。

  获得奖学金之后的连续五年,每周六,德怀特都要去位于伦敦市中心的皇家艺术学院上课。他喜欢在周六的课上演奏肖邦和巴赫,也喜欢参加唱诗班,但完全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好学生。“我有点抗拒去学院上课”,德怀特说,“我是那种不练习但还是能及格的孩子,总能勉勉强强地通过等级考试”。他有时候逃课,甚至只是为了坐地铁乱逛。

  尽管如此,几位老师经过考核后,仍然认定此人是一个“模范学生”。在皇家艺术学院学习的最后几年,有老师专门为他授课。其中的一位老师后来声称,德怀特就像是一台“音乐录音机”,一段长达4页的亨德尔,德怀特只需要听一遍,就能马上弹出来。他像唱片一样准确。

  自童年起,父亲就对德怀特不甚关心,也常不在家,德怀特主要由母亲和祖母抚养。父亲偶尔在家的时候,相当严厉,却仍忙于和母亲吵架,这对德怀特的童年产生了负面影响。14岁时,父母离婚了。母亲随后嫁给一个当地的画家。继父对德怀特悉心照顾,给了很多支持。

  天才的音乐少年对学历文凭毫无兴趣。高中还没毕业,德怀特就退学了,他要专心投入自己的音乐事业。

  15岁时,在母亲和继父的帮助下,德怀特成为家附近一间酒吧的周末钢琴手。他演奏很多流行音乐,也演奏自己创作的旋律。1964年,德怀特和朋友们组成了一个叫做“Bluesology”的乐队。白天,他在音乐公司跑腿;夜晚生活分为两部分:一部分用来在酒吧表演,一部分和乐队在一起。上世纪60年代中期,乐队小有成绩,得到了为知名歌手朗·约翰·珀德里的演出做乐队的机会。

  与托平的黄金组合

  两次应征乐队主唱失败之后,德怀特看到广告,前往应征“自由唱片”(Liberty Record)的音乐人职位,从此开始了和词作者伯尼·托平(Bernie Taupin)的合作,这一合作延续至今。1967年,音乐少年德怀特第一次以“埃尔顿·约翰” (寓意向“Bluesology”的萨克斯演奏者埃尔顿·迪安以及与他合作过的朗·约翰·珀德里致敬) 的名字,和托平一起推出了作品《稻草人》(Scarecrow)。1968年,约翰和托平加入DJM唱片公司,开始为歌手们创作。黄金组合的乐坛辉煌史就此开始:托平一小时之内就可以写好一大堆歌词,约翰则半小时之内就能完成谱曲,然后丢掉无法让自己有灵感的那部分歌词。

  1970年,埃尔顿·约翰的同名专辑《埃尔顿·约翰》发行。其中,单曲《你的歌》(Your Song)冲进全美排行榜,这是埃尔顿·约翰成为歌手之后的第一首热门单曲,这张专辑也是他的第一张热门唱片,在“Billboard 200”(“公告牌二百强专辑”,美国著名音乐排行榜单)中获得了第四名的惊人成绩。约翰·列侬在听完《你的歌》之后也认定埃尔顿·约翰将大红大紫。

  从1970年开始,埃尔顿·约翰进入了创作的黄金时期,每年都有歌曲进入全美排行榜前40名。据统计,到目前为止,他卖出了超过2.5亿张唱片。他的创作模式也为人所津津乐道:快速的配曲、从早期丰富的高音到现在的中音、古典而又深受福音音乐影响的钢琴编排、微妙的弦乐伴奏—最重要的是,以自己并不英俊的长相,仍然大胆地把花样百出的服装和视觉元素引入了舞台表演。他在流行音乐中大量运用钢琴这一古典乐器,将高雅和通俗结合在一起,也为摇滚乐探索出了新的方法。

  今年,埃尔顿·约翰跟澳洲电音组合“Pna”合作的新唱片《早安,夜晚》,又成为英国流行音乐专辑榜的榜首。这是他踏入乐坛以来第一次在英国流行音乐专辑榜中夺冠。

  “大姑妈”的浮夸生活

  中文媒体习惯将埃尔顿·约翰称呼为“乐坛大姑妈”,其中的戏谑味道十足,倒也形象。有同行如此描述自己和约翰的差距:“埃尔顿·约翰……更像一个出身罗马贵族的摇滚明星。我们一起巡演时,在埃尔顿的更衣室里,足有一千副墨镜、一百双鞋、五十套华丽服装。他就像是个皇室成员。相比之下,我的更衣室就像个熟食店的后屋。”

  上世纪60年代,在约翰开始闯荡乐坛时,英国的青年男女们喜欢爵士乐,身着考究的意大利服饰;美国则开始了一场“孔雀革命”(Peacock Revolution),男人们身着鲜艳的服装,并堆满华丽装饰,犹如雄孔雀一样招摇而中性。

  翻看埃尔顿·约翰所有的演出照片就会发现,他随时随地都像火烈鸟一样颜色跳跃、特立独行。在他的身上,一眼就可以找到鲜艳得近乎扎眼的颜色和林林总总的各色眼镜,头顶上也全是发胶蹂躏践踏过的痕迹,不知哪里冒出来的亮片则永远在各处闪烁。如果当年就有“雷”这个词,约翰也许就是60年代以来的“雷王之王”。他并不英俊,又矮又胖,却对衣着打扮怀有令人匪夷所思的热情。

  埃尔顿·约翰曾经说,自己喜欢闪烁夸张的衣服,都是因为自卑:他从小就矮胖貌丑,没什么朋友,“躲在这些华丽的衣服后面,我感到安全”。不过他又说,这些浮夸是对自己受限制的童年生活的反抗。

  无论是什么原因,“乐坛大姑妈”的确如贵妇一般购物成瘾、不能自拔。据说他收藏的墨镜有一千多副,眼镜则有二万副。服装方面,范思哲为他打理日常和演出的服装。他同时也是各大时装周的常客。他常常召开各种慈善拍卖会,把穿不了的服装拍卖出去,以筹募善款。此外他还收藏摄影作品、涉足古典艺术和当代艺术。

  至于埃尔顿·约翰每年的花销,早已成为跨行业(音乐界、时尚界)的谈资。2000年,约翰觉得自己的财产账目不对:两年之内,3000万英镑竟然不翼而飞!于是,他控告前男友兼前经理人John Reid和会计师事务所普华永道滥用信任,处理税务失职,共谋他的财产。官司败诉后,800万镑的律师费又出现在账单上。为了度过财政危机,2001年,埃尔顿·约翰以“没时间开”为理由,拍卖了28辆豪车中的20辆—包括一辆1993年产的美洲豹XJ220、法拉利、劳斯莱斯、阿斯顿·马丁、宾利,最终筹得200万英镑。2003年,约翰卖掉了自己位于Holland Park家中所有的东西,只为了给自己收藏当代艺术品腾出更多的空间。从2004年开始,约翰每年都举办一次“埃尔顿的衣橱”拍卖,卖掉他穿不完的衣服。

  除了花钱之外,对不喜欢的事情,约翰亦习惯毫不留情地“毒舌”批评,这做派也像一位唠唠叨叨的“大姑妈”。2007年,埃尔顿·约翰指责麦当娜在其个人演唱会上假唱。在今年的伦敦奥运会的“超级碗”决赛现场,埃尔顿·约翰又说麦当娜的表演是 “口型好”。之后,他在澳洲参加电视节目时,又批评麦当娜是“游乐场脱衣舞娘”,并扬言相信她的职业生涯已经结束。而对于同样浮夸的Lady Gaga,埃尔顿·约翰则大加赞赏—Lady Gaga衣成为了约翰儿子的教母。

  凤凰涅槃后投身慈善

  在埃尔顿·约翰的生命里,和音乐事业一样长久的,是他同酒精和毒品的斗争。1975年,约翰对成为明星感到压力巨大。他染上了毒瘾,同时饱受饮食不规律和贪食症的折磨。“有次我飞过阿尔卑斯山的时候,我想:那就是我吸过的毒品分量。”最后,他自己找了个戒毒中心,搬了进去,并成功戒断了可卡因。他跟毒品前后斗争了16年。

  尽管浮夸奢靡的生活、吸食毒品、性取向让约翰成为60年来新闻不断的摇滚明星,但他的善良柔情以及对公益事业的热心同样有口皆碑。因为自己的朋友瑞恩·怀特和佛莱迪·莫库瑞都死于艾滋病,约翰开始投身艾滋病慈善事业。他利用自己的公众知名度提醒公众对艾滋病的预防意识,并筹集到大量善款。

  1986年,他和几位歌手一起录制了单曲《那就是朋友之所以为朋友》(That‘s What Friends Are For),歌曲收益全部捐献给美国基金会以供艾滋病研究。1992年,约翰又创立了“埃尔顿·约翰艾滋基金会”。投身这项慈善事业已经成为了埃尔顿·约翰的个人爱好。为了给自己的艾滋慈善事业筹款,他每年都会举办一场盛大的“White Tie & Tiara”音乐会,邀请各界名流参加。

  独家专访埃尔顿·约翰:“梦想都成真了”

  时代周报:你上一次来中国是2004年,那一次留给你怎样的印象?有没有什么地方这次希望能“故地重游”?

  埃尔顿·约翰:我非常热爱中国文化,特别是中国食物,我非常希望这次我能吃点辣的美食。在家的时候,我经常去Mr Chow’s(伦敦高级餐厅,由周信芳之子周英华 [Michael Chow)] 创办,他有“华裔食神”之称)。当我们在拉斯维加斯的时候,在后台吃的都是优秀主厨们准备的中式自助餐。

  时代周报:据说约翰·列侬非常欣赏你的才华,你和列侬的友谊是什么样的?

  埃尔顿·约翰:约翰·列侬是我的朋友、也是我所崇拜的英雄之一,我也是他儿子Sean的教父。1974年11月28日,他参加了我们在纽约的麦迪逊广场公园的演出,这也是他最后一次演出。这是我最值得纪念的一次演唱会。

  时代周报:你儿子Zachary快两岁了,有了小孩之后你的生活是怎么样的?

  埃尔顿·约翰:我想任何家长都知道,有一个孩子之后将会完全改变你的生活,你完全无法预料这样的改变。你将感受到更深层的爱,体验更纯真的幸福,有了更多的责任。你完全没办法做任何准备,没有任何事情比有一个小孩让你更能体会到这些。

  时代周报:今年,你跟澳洲电音组合“Pnau”合作的新唱片《早安,夜晚》在英国流行音乐专辑榜中夺冠。Pnau将你的一些歌曲重新创作了,除此之外,你觉得这张专辑夺冠还有什么其他原因?

  埃尔顿·约翰:Pnau 将年轻的、新鲜的元素带入了我的歌曲中。他们对重新设计、重新编曲非常有信心,而且不被历史所屈服。这个专辑是今年夏天的首选,我们7月在某个音乐节的海滩上表演过,我们演出了里面的歌曲,很明显这些非常年轻的听众都知道这些歌曲,他们一直跟着我们唱。

  时代周报:中国的观众大概都知道你唱的《狮子王》的主题歌《今夜你能感受到我的爱吗》(Can you feel the love tonight),这首太出名了,可是对你来说,哪一首作品才是你最珍爱的?

  埃尔顿·约翰:我最喜欢的歌曲?有些歌曲我从最早出道时就一直在唱,已经超过了40多年,它们对于我有着特殊的意义,但是我真的不知道哪一首是我最爱的。在过去的很多年里,比如说《火箭人》(Rocket Man)已经做过了很多音乐上的变化,而 像《你的歌》(Your song),其实从录制后就一直没有改变过。我几乎在每一场演唱会都会表演《你的歌》,我还是和以前一样挚爱着它。

  时代周报:你是欧美数十年来最绚丽的表演者之一,但是到了这个年纪,你觉得自己还能让舞台振奋起来吗?

  埃尔顿·约翰:每个观众都不一样。是的,去一个新场地表演,或者去一个已经很长时间没有去过的地方演出都会让我非常兴奋。我从1969年开始,做了超过3000场演出,但我还是跟以前一样非常热爱现场表演。我们会制作一场精彩的演出—非常昂贵的制作,时间也很长,我的乐队成员也是全世界最棒的。让我们非常高兴和欣慰的是,在过了40年以后,大家还会特别买票来看我们演出,一直支持我们。我常常会因为去到一个遥远的新国家以后,发现很多人都能唱出我每首歌里的每个字而感到异常惊喜!

  时代周报:这次在中国的演出,有什么样精心的安排或者设计吗?主题是什么?你希望中国的观众如何理解你的音乐?

  埃尔顿·约翰:我们会庆祝《火箭人》的40周年发行日,你可以期待在现场听到这首歌。整个演出会包含我很多的流行单曲,以及专辑里面最热门的歌曲。我非常自信中国听众会理解我的音乐。

  时代周报:据我所知,中国有很多明星歌手都是你的粉丝,包括歌神张学友也是。你对于中国的乐坛是否有了解?

  埃尔顿·约翰:今年夏天,我在英国女王登基的钻石周年庆典演唱会上演出时,与郎朗见面了,然后看了他的演出,他真的是一个了不起的音乐家。我非常高兴他曾与我乐队中的两位大提琴手合作过,这两位大提琴手已经随我一起来中国演出。

  时代周报:你最近的生活状态怎么样?你一直忙于各种各样的工作,你是怎么保持你的身体健康的?怎么样平衡工作和私人生活?

  埃尔顿·约翰:我得到了很多恩赐,我从来没有那么快乐、幸福过。我可以做任何我想做的音乐,我爱巡演。我有个快乐、安稳的家庭生活。我觉得我的梦想都成真了。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47547.html

更多阅读

不莱梅圣彼得大教堂(不莱梅系列篇之八) 圣彼得大教堂

不莱梅圣彼得大教堂(St.Petri.Dom)是一座新教教堂,位于市政厅之东,集市广场(即市政厅广场)的东北角。公元789年,大教堂由维勒哈德主教首建,并以耶稣门徒圣彼得的名字命名。大教堂首建时为木制教堂。公元853年,木制大教堂被毁。后来,大主教安

美国篮球梦八队==时隔八年实现救赎s 梦八队奥运会比赛录像

北京时间2008年8月24日,北京奥运会的落幕日,男篮也在五棵松篮球馆迎来最后的决赛。美国男篮梦八最终以118-107击败06年的世锦赛冠军西班牙,成功完成救赎使命,在时隔八年之后从新夺得世界大赛的金牌。    这也是美国男篮16次加入奥运

2014年电视剧《大清盐商》全部演员表、图片和片花 大清盐商

2014年出品34集电视剧《大清盐商》已在央视八套播出,编剧、总制片人:南柯,参与编剧:李靖岩、刘勃、林海洪、王晨、许秀松,艺术总监:张黎,导演:韩晓军。有介绍,该剧以清代乾隆皇帝第五次南巡前后为时代背景,以乾隆时期“大小金川案”与“两淮

陈晓农:陈伯达最后八年1981-1989

  陈伯达生命的最后八年,是在笔者陪伴下度过的,其中,有七年处于保外就医的状况。这段时期,他在权力部门的安排下,蜗居危楼,远离尘嚣,可生活中仍有一些波澜。对这一段历史,本书亦应有所交代。为避免书的篇幅拉得过长,笔者暂以陈晚年的写作情

声明:《埃尔顿约翰 时隔八年,“乐坛大姑妈”埃尔顿·约翰上海、北京、广州三地重开》为网友爷叼烟闯天下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