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报》:平衡心态,民企实现多赢的另一种思维



通常民营企业家们最缺少的就是双赢思想,在对待对手方面,惯用的做法就是你死我活。

这种心态在各大企业的价格战中表现得尤为明显。比如,20世纪90年代末的彩电大战、空调大战。中国企业之间实际上最需要形成价格联盟,但实际上也最难形成价格联盟,即便是短暂的形成,也会很快被破坏掉。因为民营企业家对待竞争的思路还是停留在你死我活的层面上,绝没有想到要双赢,甚或多赢。

目前国内一部分民营企业家有一种周瑜的性格:心胸狭窄、气量短小。更多的民营企业家则兼具周瑜和袁绍的性格:心胸狭窄、妄自尊大,不能容忍一切人,同时又看不起一切人。还有一些民营企业家的人格特征是:远贤人、近小人、喜欢奉承、讨厌批评、出尔反尔、言行不一。

所以,民营企业的失败绝不是因为过程中的种种不可预见因素所导致,而是在企业初创时就已经埋下了失败的基因,失败成了一种宿命,成了无可逃避的规律。

《三国演义》中的刘备、诸葛亮、张飞及关云长,从单个人来讲都有人格上的缺陷:

刘备过于重情义,在得知关羽被东吴所杀之后,感情战胜理智,不听诸葛亮劝阻,一定要举兵伐吴,最后落得白帝城一命归天的下场。

张飞过于暴烈,常常酒后鞭打士兵,引起众愤,终于被自己的部下砍下脑袋。

关云长过于自负、性格傲慢,不必要地得罪了东吴,最后落得败走麦城、被砍下脑袋的结局。

 《工业报》:平衡心态,民企实现多赢的另一种思维

诸葛亮虽然称得上是一代天骄、智慧大师,但却孤芳自赏,只看重自己的才能,使得手下没有发挥能力的机会。诸葛亮一死,将领们连最基本的工作都不会做。

真正的常胜将军是赵子龙,几乎每战必胜。原因只有一个:赵子龙性格温和、不骄不躁、不受个人情绪支配、平常心态、看淡荣辱、静处从容、不计得失。人格修养是赵子龙成功的决定性因素。

《礼记·大学》中写道:“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这就是著名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论。在这里,古人把修身摆在了第一位,如果修身都做不好,那就不可能齐家,也不可能治国,更无法去平天下。企业家最重要的素质在于修身,在于修炼出不患得失、静处从容的平常心态,在于修炼出成熟的精神境界,这种精神境界要求绝对杜绝浮躁,理智控制住感情,注重哲学思维,稳健踏实,立足长远。(温州赛格教育曾水良:企业治理及管理整合)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479583.html

更多阅读

让爱,永远绽放在心里人生智慧 兀自绽放的另一种人生

让爱,永远绽放在心里(人生智慧)资 料:网 络 编 辑:明月文轩爱,很深,也很浅。爱,可以是一座城,大城小爱,小城大爱,尽在心间;爱,可以是涓涓的细流,总不经意间流入心海;爱,可以是远飞的鸿雁,琴声怨,秋草荒。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更没有无缘无故的恨。爱

声明:《《工业报》:平衡心态,民企实现多赢的另一种思维》为网友爱的十字路口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