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营销:解读谢霆锋“顶包案”

 名人营销:解读谢霆锋“顶包案”


闹得满城风雨的谢霆锋“顶包案”,从媒体采访广告业内外人士的报道中,我们可以发现一些有趣的问题,值得品牌营销的研究者与实践者的注意。

  与谢霆锋无关的知名企业的人士,对此一事件的反应是,“今后选择代言人时一定更加慎重,除了名气之外,还要考虑人品等各方面的因素。”可喜可贺!这是一大进步,表明中国企业在采取名人营销策略上的成熟。

  阿奇曾专文分析“米卢广告现象”,其中主要探讨的,就是名人营销的技巧与现状。中国名人广告有什么样的“通病”呢?广告主盲目赶热闹,什么人热门找谁,而对产品品牌的价值定位、它与名人的品牌形象是否和谐,则考虑极少。把两个品牌生拉硬拽到一起,把名人当做翘着大拇指的广告道具,生硬地喊叫“我使用 xxx ”、“我喜欢 xxx ”。于是以为自己的品牌,就能自然地沾上大“星星”的光芒。实际效果呢?阿奇曾看到过国内的一个调查结果:消费者因为广告中有名人而产生购买行为的比例很低,远远地排在其它原因之后。

  广告是传播的科学和艺术,名人广告的基本原则,是两个品牌蕴含的价值之间,必须和谐、必须有内在逻辑关系。如果你中意的名人存在“人品”的问题,其形象背离社会价值观,那么,对那些力推“积极健康、负责任”价值内涵的产品,是有害而无益的。

  以谢霆锋作为形象代言人的企业,像可口可乐、爱浪音响、柏丽丝洗发水、特步球鞋等,对“顶包案”不怎么介意。对此,有广告界人士认为,该事件不可避免会给产品的形象带来负面影响,商家低调处理只是不得已。而暨南大学王天权教授则认为,形象代言人对品牌的影响只是短期的,从长远看,品牌本身的信誉度更重要。 

  阿奇认同王教授的观点:对于那些产品形象早已“如雷灌耳”的顶级品牌,如果“犯事”的名人只是其“明星谱”中的一个而不是全部,假如有负面影响,也不会持续很久。不过,对于那些产品品牌与特定名人紧密关联的企业,名人“出事”,那影响可就非同小可。像马华之死对于马华俱乐部乃至于相关产业,像万宝路著名“牛仔”之死对于该品牌的影响,都是一个个鲜活的例子。

  代言人“出事”是不是就一定有负面影响呢?媒体采访消费者,发现其态度是“可口可乐照喝”。为什么消费者也不怎么在乎呢?这要从特定消费者群体的价值取向来找原因。无论是可口可乐,还是爱浪音响、柏丽丝洗发水、特步球鞋,其主力消费群都是青少年,而当代青少年是高度物质化的一代,对社会责任、人品等等的意识相对淡漠,加上八卦新闻的泛滥,名人吸毒、同性恋、动粗、犯法等报道比比皆是,他们对此习以为常,甚至看做是某种“时尚”。同时,青少年的价值取向中,从来就有反叛的因素,所以,谢霆锋“出事”,对他们并不是什么骇人听闻的大事。

  假如同样的事情发生在赵忠祥身上,对于赵忠祥代言的老年用产品(如果有的话),那负面影响可就大了。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479977.html

更多阅读

谢霆锋音乐成垃圾,天才终沦陷?(转载) 谢霆锋童年萌照

★谁“杀死”了谢霆锋?★  按:谢霆锋的《Listen up》最近被某著名网站评委“英皇最烂唱片Top10”冠军。而他最新发行的数字专辑《最后。谢霆锋》也被网友批为老土庸俗,而这张也可能是谢霆锋最后的专辑,他早前透露对乐坛心灰意冷,欲离

张柏芝谢霆锋被传离婚的三大证据(组图) 张柏芝谢霆锋

图/文:达人钧钧 谢霆锋与张柏芝婚变传闻愈传愈盛,今天无论是报纸还是网络的头条都是传二人离婚的消息,如果说只是类似香港小报的传闻也就罢了,尽管两位当事人虽然至今未对事件发言。但是连一向号称香港声誉颇好的大报——“明报”都称

谢霆锋称小儿子有做生意天分:Quintus个性稳定

谢霆锋离婚后事业飞[url=http://shihangshangmao.b2b.hc360.com/supply/167472025.html]新西兰恒天然[/url公司推上市。被问是否会培养两个儿子Lucas和Quintus当公司的接班人,他认为小儿子Quintus已有天分、稳重胜出。  谢霆锋恢

声明:《名人营销:解读谢霆锋“顶包案”》为网友不醒的梦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