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名的恐惧感 放下莫名的恐惧——龙永图谈WTO与中国



我看到许多报纸上都在分析利弊,"利"甲乙丙,"弊"一二三,我从来认为这些分析是形而上学的。

过去23年在制造业方面的开放,出现了像春兰这样一些我们为之自豪的一流企业;现在服务业领域的开放,也会使中国的银行、保险、律师、会计产业出现世界一流的企业

我们在谈判中作出的一个很大的努力,就是想入世后的环境变化,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一个慢慢到来的过程,这样就可以使我们更多的企业更多的人能适应这样一个环境的变化

我希望这些莫名的恐惧和莫名的不安定统统的不要存在。

很多人对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本身并没有很多了解,就来谈要做哪些准备是不恰当的。我认为首先必须搞清楚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是一件怎样性质的事情。对此,江泽民总书记有一段很重要的话,他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是中央全面推行改革开放,营造一个更有利的外部环境而作出的重大决策。"也就是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是一件政治行为。整个入世谈判如果作为性质来讲它是一件政治行为,15年的谈判就是这样一种性质。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不再直接干预经济,不再直接干预经济运行和企业运行的方式。所以中国入世的性质就是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为中国经济运行环境和企业运行环境创造一个新的、良好的外部环境。这就是中国入世的性质!我觉得应该从这点出发,来分析和研究入世对中国的影响以及我们应该做什么样的准备。

15年谈判无非谈了八个字。

下面,我想具体讲一下中国入世将对中国经济和企业的运行产生怎样一些影响和变化。

 莫名的恐惧感 放下莫名的恐惧——龙永图谈WTO与中国

很多人问,这15年你们到底干了些什么?如果把一次次的艰苦谈判和经受的挫折都讲出来,那是一个很长的故事,但如果简单地讲,15年的谈判可以总结为这样几点:就是为了赢得世界贸易组织的席位;为了成为世界经济大家庭中的平等的成员;为了享受世界贸易组织所规定的权利。为此,我们作出了两个重要的承诺:第一,我们承诺按照国际规则办事,承诺搞市场经济;第二,我们承诺按照世界大多数国家市场开放的程度对中国市场进行更大的、范围更广的、更深层次的开放。15年的谈判无非谈了八个字,一是市场经济,另一个是开放市场。

中国的这两个承诺将对中国整个经济的运行产生怎样重要的影响?我想从三个方面来讲。

第一,对中国经济运行的国际环境产生独立的影响。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将给中国赢得一个平等竞争的环境。

由于历史原因,中国在国际社会长期受到西方国家的一些歧视。可以说,长期以来中国在国际社会,特别是国际经济社会中没有享受到一个平等的环境。美国每年一度对中国的最惠国待遇审理,就是不公平、不公正待遇的最典型的、最为人熟知的例子。更不要说欧盟对中国产品进行有针对性的数量限制等歧视了。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后,这些主要的西方发达国家必须在平等的基础上对待我们。1999年中美达成双边协议后的第二年,美国国会就修改通过了他们已经实施了长达多年的Jacksvalic法案,给予中国永久性的、无条件的最惠国待遇。这并不是美国国会对中国的恩赐,这是谈判的结果。因为中国已经向世界作出了遵守世界贸易组织规则的承诺,美国就必须遵守世界贸易组织的规则,因为世界贸易组织最重要的规则也是基石,就是所有成员国家必须互相无条件地给予对方最惠国待遇。很多人问,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到底有什么好处?这就是可以马上看得见的好处!如果中美之间再不解决最惠国待遇问题,那么对两国关系和对整个世界经济的关系都是一个重大的不稳定因素。还有其他一些国家对中国的一些歧视性的数量限制和歧视性的待遇,通过这次谈判,至少制定了一个期限,三年至五年内取消对中国的所有这些歧视。长期以来,中国在国际社会中只要求取得这样一种平等的待遇而不是什么特殊的待遇、优惠的待遇,这是每一个主权国家理应得到的最起码的待遇。通过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谈判,我们赢得了这种平等的权利。平等是竞争中最核心的东西,竞争必须平等,不在一个起跑线上的竞争就不是一种平等的竞争,这种竞争就是扭曲的竞争,就不是市场经济基础上的竞争。

第二,我们承诺了按国际规则办事情,就为中国建立更加市场化的经济体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通过谈判,特别是邓小平同志1992年提出了在社会主义条件下也可以搞市场经济的伟大的理论突破,使中国在关贸谈判桌上可以理直气壮地提出来,中国也是搞市场经济的,我们搞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当今社会,尤其是全球化的社会中,如果一个国家不搞市场经济就永远不可能成为这个社会经济中的有机组成部分。历史上,许多计划经济国家无论它的经济总量多大,只要它不搞市场经济就永远不可能成为世界经济的有机组成部分。中国为了参与经济全球化,中国必须成为世界经济的有机组成部分。中国任何重大的经济决策都将影响中国,世界任何重大的经济决策也将影响中国。为了做到这一点,中国必须搞市场经济。而只有在一个共同的经济体制之下,这个国家才可以说它属于世界,属于世界经济。当然,我们讲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在九月份结束日内瓦谈判举行记者招待会的时候,我接受的第一个问题就是,我们都讲市场经济,为什么中国要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我的回答是我们是搞市场经济的,我们是赞成竞争的,因为没有竞争就没有经济发展。但是我们认为,必须兼顾在竞争过程以及竞争以后所产生的负面影响,兼顾那些弱势群体,必须兼顾市场经济中的社会公正和社会分配的平等。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市场经济和其他国家市场经济的区别。但从根本经济体制上讲,我们是市场经济。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后,我们的经济体制将更加市场化。

第三,我们在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一系列谈判中作出的广泛的市场开放承诺,在服务产业方面,包括银行、保险、电信、分销、律师和其他很多重要方面我们都作出了很多重要的承诺。因为我们感到在过去的23年我们的开放主要集中在制造业方面。这使我们的经济结构与世界发达国家,特别是发达国家出现了不同的整体结构。当发达国家的服务产业已经占到了经济总量的70%、80%的水平时,我们的服务产业占整个GDP总量却不足35%,甚至比许多发展中国家都低。而现在服务产业在整个国家经济总量中的比重标志着这个国家的经济发达水平。所以我们必须吸取过去23年在制造业方面的经验--这就是开放的经验,像春兰这样一些我们为之自豪的企业,是开放使他们得到了发展,成为世界上第一流的企业。我们要使中国的银行、保险、律师、会计产业都成为世界一流的产业。没有这些产业一流的竞争力也就没有中国的现代化。我们在这些重要方面作出承诺,开放这样一些目前大家认为比较困难、比较敏感的领域,这将对中国产业结构的调整,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起到重要的意义。在人才方面,过去因为制造业的开放和建立合资企业,我们解决了差不多三千万人的就业问题,但这三千万基本上是低收入就业人口。今后,为了保留中国最优秀的人才,我们必须为他们创造一系列中高收入的就业机会,而只有发展服务产业、发展银行、保险、律师、电信这样一些产业我们才有可能为中国留住这些最优秀的人才。

所以,从总体来说,中国只有加入世贸组织后,经济环境、国际环境、体制环境和政治环境上会出现很大变化。我觉得我们的企业家和政府官员,你们的工作是要紧紧地注意观察,观察经济形势的变化,观察国际形势的变化,观察体制政策环境的变化;然后,考虑在制定整个发展经营战略时怎么样适应这样一个新的环境的变化。不管是自然界过去几千年的发展过程,还是在现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适者生存都是永恒不变的规律,只有适应新的环境,驾驭新的环境,利用新的环境,才可以生存,才可以发展,而那些不适应新环境的,就像恐龙那样的庞然大物,也会被历史淘汰。

很多人都问我,到底加入世贸组织有什么利弊?我看到许多报纸上都在分析利弊,"利"甲乙丙,"弊"一二三,我从来认为这些分析是形而上学。如果入世的利弊是这样的简单的话,我们就不需要那么多的专家组来专门分析。应该说,入世的利弊,就像一个铜板的两面,有利就有弊,利弊是可以互相转变的,对那些能利用新的环境发展壮大的企业,是利大于弊,反之就是弊大于利。在分析入世的利弊时如果不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这样的利弊分析就是无意义的。所以我希望我们的企业家也好,政府官员也好,个人也好,一个很重要的工作,就是观察,观察入世后经济环境和经营环境的变化,进而做出自己的决定。没有一个人能开出处方来,甚至春兰、海尔这样的企业。

我要讲一个观点:环境变化,就像从冬天到春天一样,不可能一夜之间发生,不可能相信在寒风凛冽的冬天有一天打开窗户,突然发现春天到了。这有个渐进发展的过程。环境的变化,有一个渐进的过程。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经济环境的变化,也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我们在谈判中作出的一个很大的努力,就是想入世后的环境变化,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一个慢慢到来的过程,这样就可以使我们更多的企业更多的人能适应这样一个环境的变化,而不是突然有一天寒风凛冽的冬天变成春光明媚的春天。事实不会是这样。所以可以说我们的企业有充分的时间做好准备,因为环境的变化是渐进的。同时,我们也会对外国企业家讲,你们也不可能在一夜之间发现,中国在加入世贸组织后,一切都变得非常美好。不管中国的法制环境也好,体制环境也好,你们也不要因为一夜之间没有发生重大变化而感到失望。但是,有一条很重要,冬天过去以后,难道春天还会远吗?每一个企业每一个个人都会在整个变化的过程中有所期待,春天将到来,这是不可逆转的。当然,必须有一种紧迫感,因为你知道,春天即将到来。对外国人、企业家、政府来说,你们也可以知道,中国的体制环境正走向春天。虽然有一个变化的过程,但是方向是不可逆转的。重要的是方向明确。

所以在研究入世时,要理解这样一些问题,消除很多误解,因为现在社会上对加入世贸组织本身并不特别理解,再加上我们各方面的一些所谓的专家学者对入世做了不通的解释,这样就产生了一些莫名的恐惧和莫名的不安定,我希望这些莫名的恐惧和莫名的不安定统统的不要存在。

正像23年前,小平同志提出改革开放的时候,给大家带来的是一种希望。现在可能记不得小平同志是在哪一月哪一天哪一次提出改革开放,但是我们知道他讲了这个话,正是23年前这个伟大的政策给我们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给我们每一个人带来极大的实惠。今天江总书记讲,加入世贸组织标志着中国的改革开放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既然小平同志的改革开放给我们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给我们每一个人带来极大的实惠,那么"新的阶段"必将给我们带来更大的实惠,带来更大的发展。这一点是确定无疑的。对这一点难道还会有什么好怀疑的吗?在广东,根本没有人怀疑(这样的事情)。

过去讲风水轮流转,今天,"风水转到中国来"这样一个趋势,是不可逆转的。

做好入世准备,其中最重要的一点,是更新观念。既然中国即将纳入全球经济,现在我们的经济工作就要有全球化思维。把一个省一个市一个企业的发展,放在全球经济大的框架中来考虑,使一个省一个市一个企业的产业结构的调整,成为全球经济结构调整的一部分。因为经济规律告诉我们,产业结构调整在更广泛范围里进行,代价和成本会小得多。

加入世贸组织最大的一项承诺,是从此以后我们必须按规则办事。我们的孩子很小的时候就要培养规则,我们自己吃没有规则的亏吃的太大了。当前我们正在大力整顿市场经济秩序,走私、骗税、假冒伪劣产品,是市场经济建设和经济发展中最危险的事情。我们并不是为了加入世贸组织,为了讨好其他人,才整顿市场经济秩序。我们的市场经济走到这一步,必须把规则放在第一位。

加入世贸组织面临的最大挑战,是我们的政府如何转变职能。政府管理经济的方式来一个根本的变化,不直接管理企业,不直接干预经济,政府像一个政府来管理企业,营造一个环境。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政府,无非就两条,一个是收税,一个是就业。我们要改变对各级政府、政府官员的考察标准。不要看他生产了多少,不要看他取得多少效益,最主要看他营造了什么样的环境。

WTO最大的挑战还有一条:我们中国并不缺乏人才,我们真正的挑战是如何使人才得到最大的发挥。我们要营造一个人才辈出、每一个人都能发挥最大作用的环境。我从来不认为企业家是任命出来的,企业家是在市场经济活动中涌现出来的,自然形成的。去年我在文莱开会时,一个很有名的学者告诉我,在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前,东南亚一些国家政府花了很大的力量扶持大企业,但危机一来,这些大的企业大的企业家全部垮台;没有垮台的企业,是那些从卖大苦力、摆小摊起家一步一步做大的企业。它们垮不掉,不管东南亚金融危机也好,全球经济危机也好,因为它们的根深深的扎在市场经济之中。我们应该从中得到一些启示。中国需要扎根于市场经济的第一流的企业家。

总之,我对中国入世后的前途充满信心。中国经历了23年的改革开放,建立起了强有力的风险抵御能力。有些人老是问我,到底入世对我们有什么样的冲击?没什么冲击!冲击的是那些本来就不应该在我们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存在(的东西),冲击那些阻挡改革开放的旧观念旧体制。那些真正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真正符合入世后新的环境的一切,包括那些企业、那些个人、那些官员,将会更加具有活力、创造更大的价值、具有更大的前途。

我今天在这里,希望我们的政府官员、企业家,能够适应入世后出现的新形势,能够在这样一个新的形势下不断前进发展。我今天讲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与时俱进"。这就是我们参与经济全球化的信心所在。我相信,我们一定能成功。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480778.html

更多阅读

央视改版:欲邀知名评论员龙永图、曹景行等加盟

央视知情人士昨(24日)透露,央视新闻频道将要加强评论员机制,正在邀请众多知名评论员如龙永图、曹景行等人加盟。   央视近期的改版行动引发各方关注,据悉,这一轮的变革会涉及到全台所有部门、所有节目,并以新闻频道在7月初改版为起始

龙永图:纺织服装等传统产业优势不能丢掉

  “没有夕阳产业,只有夕阳技术。美国经济再发达,人们总是要穿衣服、穿鞋,中国还要为他们准备做30年的衬衫。我们的纺织服装等传统产业优势不能丢掉。”匆匆来甬出席2009中国商人峰会时,博鳌亚洲论坛秘书长龙永图这样说。   服装业

龙永图:金融中心不一定要像华尔街

吸引外资银行   调入更多资金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时,协议中明确了包括成都在内的各大城市对外资银行分期开放的承诺。如今,外资银行不仅可以进入成都开设分行,而且还可以经营包括人民币业务在内的几乎所有企业、个人业务了。龙永

龙永图 外孙女 经管小故事—龙永图选秘书

 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合作部部长龙永图在中国入世谈判时曾选过一位秘书。当龙永图选该人当秘书时,全场哗然,因为这个人根本不适合当秘书。在众人眼中,秘书都是勤勤恳恳、少言少语的,讲话很少,做事谨慎,对领导体贴入微。但是龙永图选的秘书,

龙永图:中企“内斗猛于虎”

  “我最近常常讲过去有一句老话是‘苛政猛于虎’,对于中国经济各行各业来讲是‘内斗猛于虎’,现在最大的屏障就是企业间的内斗和内耗。”在为昨天举行的“2006国美全球家电论坛”致欢迎词时,作为论坛主席的龙永图直批包括家电业有内

声明:《莫名的恐惧感 放下莫名的恐惧——龙永图谈WTO与中国》为网友捉婊男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