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栏山 仰望牛栏山(下)



     人物:牛人牛事

  国营60年里,“牛栏山”的发展跌宕曲折。在意气风发的日子里,牛酒人不卑不亢,求真务实。在命运多舛的失意年代,牛酒人骨子里的朴素和淡定又让他们把“牛栏山”这个老字号牢牢守住。他们在坚守,同时也在迸发。他们是牛酒人的灵魂,他们是牛酒人的脊梁,尤其在世纪之交,他们在痛定之后的新一轮喷薄发展中终于大展拳脚。

  牛栏山高层在接受《东方酒业》专访时,一直强调企业近十年的发展主要得益于宏观经济的发展,然而《东方酒业》确认为“方程式”的力量则是支撑这一传奇的内因,而组建和推动这一“方程式”发展的,正是牛酒人灵魂与脊梁的代表:厂长李怀民和常务副厂长宋克伟。

  李怀民:超越领导力

  李怀民是首届中国酿酒大师,他为推动二锅头酒能够走向高端市场做出了突出贡献,崇高的行业地位让他当仁不让地成为“牛栏山”最权威的代言人,也成为媒体追逐和关注的焦点。

  然而《东方酒业》所认识的李怀民,很少发表宏论,几句简单而实在的话,却提纲挈领、直中要害,而且通俗易懂。最让《东方酒业》印象深刻的,是他像写记叙文一样做企业,不管是面对媒体、客户,还是公司高层,他都喜欢用时间、地点、人物来阐述他的经营思想,而且喜欢用“准错不了”来提醒我们引起重视。而他那些看似简单的话语却让企业的各层职工深信不疑且广泛引用,而且他们认为:“李厂长看得远、看得准!”仿佛他不仅是企业的一把手,更像是企业的家长和师长。

  所以,在《东方酒业》的认识中,李怀民首先是纯正的牛酒人,其次是中国酿酒大师,再次才是“牛栏山”在新时代的领军人。

  李怀民从1978年起就进入牛栏山酒厂工作,历任酿酒工、制曲工、化验员、品酒员、技术员、检测中心主任、厂长助理、副厂长、常务副厂长,1999年起任牛栏山酒厂厂长兼党委书记。

  1990年代初成功研发“北京醇”时,李怀民还不是企业主要领导,而此时他以心系企业发展的胸襟,深深打动了各级领导和同事,而他在研发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卓越才能,更是让大家佩服得五体投地。但我们在采访李怀民关于“北京醇”的话题时,他却对淡然一笑,仿佛那只不过是自己应该做的,不值一提。

  而事实上,熟知李怀民的人都知道,他看似满不在乎的内心,拥有一种强大的执着和感召力。这一点,从他选择进入牛栏山酒厂时已经有所体现。

  在进入牛栏山酒厂之前,上高中的他已经是校办电子技术工厂的技术小能手。后来,李怀民在选择工作的时候有三项选择:一是继续留在电子厂,二是调到牛栏山酒厂,三是调到北京某大型国营建筑公司。李怀民满含憧憬地选择了去牛栏山酒厂当一名酿酒工人。但他的美好想象在进入车间的一刹那就被击得粉碎,原始的技艺和又脏又累的工作让他心里多少有些失落。但他很快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工作之中,跟着师傅们认真学习、虚心求教、刻苦钻研。因为他坚信:“顽强的毅力可以征服世界上任何一座山峰。”功夫不负有心人,他很快就掌握和总结了了酿酒技艺的许多要领,成为车间里的“技术明星”。

  他这种大盈若冲的性格,在经过30多年在牛酒厂的浸染,品性更加谦卑而顽强。而关于“牛栏山”近几年超常规发展的原因,我们几乎都可以从李怀民身上找到答案。在担任企业负责人之后,他不仅推动了一个注重传承和创新的“牛栏山”,一个善于规划、沉稳干练、战略制胜的“牛栏山”,更重要的是,他的智慧,他的威望,以及他的执着,同样成为“牛栏山”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牛栏山酒厂,他首先是中国酿酒大师,他所主持的诸项科研项目,不仅推动了企业的快速发展,或为企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而且填补了多项行业空白。其次,他又是一个卓越的企业战略管理者,在他的任上,企业的“一?五规划”、“二?五规划”和正在实施的“三?五规划”都获得了超常规的成功,他的很多预见都被企业的经营实践所证实。

  然而他的“野心”远不止这些。他曾经说过,“我们将给后人留下什么?我们能给后人留下的不是几十亿的年销售额,这只能作为牛栏山酒厂曾经的辉煌,我们的后代还会超越我们。我们能够留给后人的是一种理念、一种文化、一种激励牛酒人锐意进取、追求卓越、永不满足的思想境界。”

  所以,在他的决策之下,“顺鑫生态一日游”和“牛栏山酒厂拜师大会”成功举办,使得“牛栏山”的企业文化凝聚力和品牌影响力得到极大的提升。

  党委副书记张树峰在接受《东方酒业》采访时认为,一个卓越的企业管理者,必须具备才气、大气、豪气和霸气,而这“四气”在李怀民身上都有很明显的体现。他能够带领企业做到顺势、借势、造势,能够做到扬长避短,群策群力制定最适宜企业发展的战略规划。加之他做事干练,敢作敢为,敢于担当,因此大家伙从心底里佩服他、信任他。

  在国际化竞争日趋激烈的当今时代,个人适应不同文化的能力变得越来越关键。而所有卓越的领导均具有文化的敏感和洞察力,而且有能力在更为宽泛的背景下实施变革。他们往往为我们提供了另一种视角来看公司、竞争能力、领导力,以及如何建立优先策略等。更为重要的是,他能在看似混沌的环境中找到正确的方向,并调动所有人的积极性、潜质和爆发力。

  李怀民正是这样一个不同寻常的企业领导者,但他却以乡下人自居。所以,不明真相和喜欢听大道理的人多认为,“牛栏山”近几年的发展不过是撞了大运,而真相需要我们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就像当年李怀民选择进入牛栏山酒厂一样,就像他当年主持“北京醇”的研发一样,更要像他当年大胆启用毫无营销经验的宋克伟担纲营销工作一样。

  宋克伟:我不是卖酒郎

  近几年“牛栏山”牛气冲天的经营业绩,不断把“牛栏山”主抓营销的常务副厂长宋克伟推向媒体和公众面前。而他与李怀民一样,总是表现得淡定、谦逊而若无其事。但作为企业经营战略最重要的执行者,他无疑有着超常规的能量。

  《东方酒业》曾经不止一次问他,这种偷天换日的能量,来源是什么?在我们的反复追问之下,宋克伟终于讲出了一句让人瞠目结舌的大实话:“我自己连一瓶酒也没有卖过。”顿时,我们也明白了“牛栏山”实现快速发展的又一大秘笈。

  宋克伟是水电工程专业出身,也管过酿酒,但这些都是自然科学范畴,管理起来有章法可循、有数据可查。营销是社会科学范畴,与他的专长风马牛不相及。面对全新的课题,宋克伟承认,当时他“确实不太懂”。但营销工作关系到企业的生死存亡,况且市场竞争波谲云诡、变幻莫测,他的压力自然可想而知。

  面对看似一筹莫展的局面,宋克伟四两拨千斤,用了两个字就轻松破局:第一是“赌”,第二是“学”。

  “做市场有时候就像是赌博,什么都要敢于去尝试。但这种赌不是无厘头的豪赌,而是在自己看准的事情上赌一把。”宋克伟迅速组建了一支直营团队,并配备了专车,每天上午把销售人员拉到东直门撒开,让他们到一家家酒店上门推销,下午再把他们集合拉回酒厂。

  宋克伟每天自己的工作则是坐在办公室里,听销售人员汇报工作,向老销售人员学习营销经验。但宋克伟不是为了学如何卖酒,他也毫不避讳地讲,若论卖酒,他可能一瓶也卖不出去。他要当好销售公司的“班长”,不但要了解市场的动向,还要整合各种资源为销售人员提供各种支持。

  到2004年,销售公司可支配的资金已经达到1,500多万,手头虽然阔绰起来了,但宋克伟感觉“牛栏山”的市场状态和营销思路并没有得到根本性的改变。

  宋克伟首先反思的就是“牛栏山”从2001年起开始的“直营思路”是否有价值。他回忆说,当时“牛栏山”开了很多直营专卖店,但感觉专卖店成本太高,北京地区还能勉强维持,外埠纯粹赔钱。而在刚刚打开局面的北京城区餐饮渠道,网络质量总体不高,产品也不适销对路。为了铺占市场,当时“牛栏山”多采取赊销方式,而餐饮渠道坏账率很高,货款流失十分严重。

  “咱们应该干什么?咱们应该怎么干?”宋克伟反思道,我们必须转变思路。他回忆说,从如何处理收支两条线:一方面,货款如何收回来,另一方面,市场支持如何做到位。

  从2004年下半年开始,由于积累了一定的渠道资源和人脉关系,宋克伟开始带着团队寻找臆想中的战略合作伙伴。而他臆想的合作伙伴必须具备三大优势:第一,专一;第二,专业;第三,有思想。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厂商双赢。

  北京酒类市场渠道专业化分工程度很高,流通、商超、餐饮、团购等各个渠道都有实力派的专业公司。“牛栏山”经过几番考察和筛选,最终在2005年7月与北京创意堂酒业有限公司敲定合作。

 牛栏山 仰望牛栏山(下)
  “创意堂”是一家专业运作餐饮渠道的酒类营销公司,不仅网络覆盖率高,而且营销思路前卫。经过磋商,双方明确分工,“牛栏山”主要负责管理,“创意堂”主要负责餐饮渠道的市场推广,而他们也给经销商也设计了丰厚的利润空间。在新的营销战略策动下,“牛栏山”在北京餐饮渠道迅速破冰,并实现井喷式增长。宋克伟用一项数据总结这场合作带来的成果。他说,目前“牛栏山”在北京餐饮渠道的市场投入在销售总额的占比在6~8%之间,最高也不超过10%,而同类品牌一般在15%以上,有的甚至超过50%。

  财聚则人散,财散则人聚。正是由于采取了放弃销售和让利经销商的经营策略,“牛栏山”在渠道中赢得了超强的人气。宋克伟总结说,无论生产企业还是销售企业,都是以获取利润为基本手段,实现双方共赢,就必须让经销企业赚钱。首先,要正确认识经销企业的价值,充分尊重经销企业的劳动。经销企业通过辛苦经营获得利润,而企业则通过经销企业卖酒才能获得收益。其次,充分尊重经销企业的经营自主权。“牛栏山”从不排斥经销企业经营竞品,也从不干涉经销企业的经营侧重。经销企业会根据经营产品的利润贡献和难易程度配置企业资源。如果“牛栏山”产品对经销企业的利润贡献占比较高,且轻松愉快,经销企业自然会将精力更多地倾注于“牛栏山”。

  然而按照常规的经营理念,企业不搞销售,就等于不务正业。况且把市场完全交给经销企业,无异于把企业命脉交到外人手里,而企业只能做代工,赚取一点血汗钱,十分不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然而牛栏山酒厂厂长李怀民先生却有着不同的理解方式。他认为,做市场一定要记住两个字:“舍”与“得”。有舍才有得,“牛栏山”一定是坚定不移地帮助经销企业如何赚钱。单笔生意上,经销企业多赚了一点,但汇总到企业,总额却是最大的。从这一点看,生产企业仍然是最大受益者。李怀民进一步阐明,企业经营主要包括三个环节,上游搞好进口,即物料供应要保质保量供应,不欠货款;下游搞好出口,销售环节要充分调动经销企业的积极性;中间环节就是要做强主业,酿制好酒,搞好基础建设、科研创新和品牌形象,为市场提供适销对路的个性化产品和品牌消费的文化体验,这是企业的灵魂,也是制造业的根本。只有上下游关系捋顺了,企业才能集中精力把中间环节做好。

  记者手记:谦卑是一种力量

  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

  “牛栏山”近几年很“牛气”,但这种“牛气”并没有表现在语言上和行为上,相反,这种牛气是它的经营业绩在我们心底泛起的一种感觉。这种感觉就像我们面对一个身怀绝技的普通人,虽然不经意,但很真实,也很震撼,让我们不得不重新认识眼前的他,然后油然泛起肃然起敬的崇拜。

  这或许是“牛栏山”所代表的白酒产业的一种力量,如果非要给这种力量勉强加一个注解,那就是“谦卑”!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48114.html

更多阅读

睡觉醒来嗓子干 良咽PK亮嗓,让红楼醒来不在是梦(下)

二、“温氏-破澡盆营销模型”,让红楼醒来不在是梦(下)营销之难与无规律,是因为其结果关乎N多变量因素,这些变量之间又是互相影响着,千头万绪,现有的营销理论如4P或者4C都是静态的罗列了几个因素,并描述了其之间关系。根据唯物辨证法,处理和

第16节:玩具总动员背后(下)(1)

系列专题:《皮克斯跌宕起伏企业传奇:皮克斯总动员》  第七章:玩具总动员背后(下)  这个人是史蒂夫·乔布斯。乔布斯当时在公司投资了大约5000万,但每年都在亏损。现在他可能要面临数以百万计的更多的债务,因为尽管《玩具总动员》依靠

第19节:第九章睡衣party(下)(1)

系列专题:《职场人必备危机公关沉思录:外滩18号》  第九章睡衣party(下)  葛先锋家的客厅又宽又大,从两层挑空的顶上坠下漂亮的水晶灯,因为一屋子的鲜红而变得色彩迷离。地上乱七八糟地扔了许多垫子,大家半坐半躺着,当中的方几上摆着许

声明:《牛栏山 仰望牛栏山(下)》为网友笑你慌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