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碰撞产生精彩 MSN vs QQ,一次精彩的战略碰撞

 MSN vs QQ,一次精彩的战略碰撞


序幕

昨天,2005年9月13日,微软“专业开发人员大会”(PDC)开幕,MSN的API被开放,新的Web开发平台被公布,一直处在低调和酝酿中的开放式MSN平台构想成为现实,看似一个并不十分特殊的决定,却轰轰烈烈的拉开了微软新一轮全球战略行动的序幕。

背景

熟悉开发的人们都知道什么是应用编程接口(Application Programming Interface),简称API,可以简单理解为连接程序各部分之间的桥梁。API如果被开放,就意味着所有的开发人员都可以参与到程序的改进与扩展工作中来。那么,API被开放的意义何在?举个例子,我们把Windows看做一个最常见的软件,如果API完全被封闭,那么我们天天使用的Windows操作系统就只能装在特定的计算机硬件中,并且只能使用几种简单的功能,其他所有的应用软件都无法安装。在手机都能够自由下载游戏的今天,封闭性的平台显然是我们所不能接受的。正因为Windows是相对开放的系统,才有了种类繁多的软件、缤纷多彩的游戏、甚至层出不穷的各种设备支持,也正是基于平台的开放性,造就了微软帝国的崛起、家用电脑的普及、以及信息时代的到来。

接下来简单介绍一下本文的主角:

微软的MSN,是MicroSoft Net的简称,是集即时通讯工具(MSN Messenger)、邮件(Homail)、个人空间(MSN Space)、搜索、资讯、影视、娱乐、学习等内容于一身的综合性网络互动平台。MSN Meesenger是全球最为普及的免费通讯工具,主要定位在即时沟通和商务应用领域;Hotmail是全球注册用户最多的个人邮箱,绝大多数都是免费用户;MSN网站全球排名第二;借助Windows操作系统的普及,MSN也逐渐成为全球互联网信息服务中的一艘巨型航母。

腾讯QQ,新一代中国人耳熟能详的一个响亮名字,从上个世纪末的OICQ一款聊天工具,逐渐发展成为以QQ通讯软件为核心,全方位提供网络娱乐和资讯的大型互动平台,主要用户集中在年轻人中,并且也在努力向企业级应用服务迈进,目前网站访问量全球排名第十二位,当仁不让地占据着本土通讯娱乐软件的第一把交椅。

引言

微软的此次行动,战场不在中国,而在全球,主要对手是近日令其颇为头疼的Google,在微软眼中,腾讯只不过是一个次要对手,而在国人的眼中,腾讯却肩负起捍卫本土通讯软件生存空间的使命。不言而喻,攻守双方的地位已经昭然若揭。

从企业管理和人力资源的角度,也许我们并不关注日新月异的产品、科技。但是,我们稍加思索就能发现,一个令人拍案叫绝的经典好戏正在悄悄上演,一堂有关战略的实战教学课随之展开。

战略,是主动地思考和坚决地执行

回顾一下两位巨人的历史。

微软,已然成为帝国。昔日,对人类影响深远的苹果、网景,都逐渐在微软的光辉下湮灭了颜色,即使人们极不情愿地不断升级自己的电脑,也曾经努力感慨着苹果的魅力和网景的技术,但是残酷的竞争让微软笑到了最后。回想当初,比尔8226;盖茨曾经作出了一个极具前瞻性的决定——用操作系统来开创一个微软的时代;同时,图形化编程工具Visual Studio使无数开发人员成为Windows的追随者,所有人都在为Windows平台添砖加瓦,电脑从此走进家庭。苹果,作为昔日电脑的代名词,那个年代已经彻底失宠;Office办公软件的不断完善,最终成为全球办公室的统一标准,Lotus只有让路,最终把产品重点放到了服务器平台上;丰富的Internet应用开创了微软在21世纪新的精彩,一片争议声中,网景已经成为历史,而微软的目光不仅仅是浏览器,还有影视、娱乐、几乎电脑世界中的一切……我们钦佩微软的野心,更钦佩微软的战略实施,一个个清晰的足迹,使近十年的微软的发展史,几乎就成了全人类信息技术的发展史。微软的战略很清晰,就是先要成为一切计算机软件的基本载体,然后在自己建立的平台上吃掉所有对手。

腾讯,在那个充斥了互联网泡沫年代,也始终有着非常明确的定位。走出了ICQ的阴影之后,用“通讯工具娱乐化”的基本策略,紧紧抓住了年轻人的心,让可爱的小企鹅出现在无数计算机中,尽管安全问题风波不断、赢利手段令人不满,但是事实胜于雄辩,腾讯的收益令所有竞争对手眼红不已。在中国今天的年轻群体中,手机、邮箱、QQ号已经成为必备的三大联络方式,由此也可见腾讯对于中国网民的影响之大。

不难看出,两个成功品牌的成长过程有一点十分类似,就是战略定位的明确和战略实施的坚决。在企业发展初期,一个简单明确的战略定位十分重要。我们承认比尔8226;盖茨和马化腾都具备高人一筹的眼光和敏锐的洞察力,但这不是成功的唯一。假如微软一开始不是从操作系统起步,假如腾讯一开始也不是从通讯软件着手,或许他们今天同样会获得成功。因为微软和腾讯都不是用投机的方式起步的,也并非抓住了一个别人都想不到的意外机遇,当年苹果和ICQ的极度繁荣证明了那不是一个真空的年代,我们相信两个领导者都是经过主动地思考,选择了一个适合的定位,然后开始一步步与对手周旋的。在行业发展十分成熟的今天,我们不可能期望用一个想法或一个概念来铸就成功,这是不现实的,然而机遇却是随处不在的,关键只是在于能够找到一个适合自己的方式来加入游戏。洛克菲勒曾经说过:“把我放在沙漠中,只要有商队出现,我就能重新变成亿万富翁!”这就是一个成功企业家的境界,相信机会无处不在,相信自己的智慧和能力能够抓住机会。

战略这个概念,其实并不复杂,关键在于,一旦制订就要坚决执行。肯德基的口号想必大家都记得,“We do chicken right”,在这个战略下,即使再大的诱惑,肯德基也不会去染手其他领域;沃尔玛的“每日低价”策略,使它的每一个环节都非常重视成本的控制;戴尔用“直销”的方式确立了自己的竞争优势……相比之下,搜狐定位不清晰、执行不坚决,当它再度想拿起搜索业务时,百度已经上市,品牌受挫,如今只得落在媒体资讯和电信增值服务的定位上。无独有偶,TCL用狗熊掰棒子的方式举步维艰,八十年代末,当诺基亚放弃所有其他业务专注于电信发展的时候,TCL放弃了通讯设备相关业务,转投其他领域,后又进入家电领域,试想如果TCL坚持下来的话,也许华为不会存在,就连诺基亚也许都不会赢得这么轻松。

选择一种适合自己的生存方式,拒绝诱惑并坚持下去,是取得成功的前提。

战略,是被动的抉择和果断地放弃

微软和腾讯的成功,印证了明晰的战略是取得成功的第一步。但是,我们的故事似乎才刚刚开始。让我们回到本文的最初,再来看看这次微软与腾讯的交手,毕竟,两个昔日成功的巨人终于开始面对面了,尽管我们并不知道将来会是怎样,但是我们相信,真正成功的只能有一个,这就是残酷的竞争。

早年间,微软对中国即时通讯软件领域的忽视,使得腾讯QQ、网易PoPo、新浪UC、雅虎通等一系列IM(即时通讯工具)软件如雨后春笋般林立在市场上,一度让很多人眼花缭乱。当微软渡过了反垄断案的一丝困苦之后,面对Google的崛起,帝国反击战终于打响了。在国内市场份额上,腾讯有4亿用户,远超过MSN Messeneer的1.8亿,雅虎通的注册用户1.2亿,网易泡泡注册用户1500万,Google Talk虽是后起之秀,但是凭借优秀的技术和友好的界面,自问世之日起就好评如潮。如果说微软在全球范围内面对Google的挑战力保城池不失,那么在国内,微软的目标就在于抢夺腾讯的霸主地位,从而限制Google的发展。微软公司正在采取的措施表明,它正在认真地思考如何以更有利于客户和开发人员而不是它本身的方式解决开发问题,因此当MSN的API即将开放的消息一发出,我们看到无数开发人员已经摩拳擦掌,准备在新的开放平台上施展一番,我们也相信这种情形将最终导致每一个MSN用户都可以享受到更加丰富多彩的网络服务,就如同我们在Windows平台上可以享受全世界软件厂商的智慧结晶一样。

然而,腾讯做出了一个完全相反的决定。当微软将平台开放的同时,腾讯采用的是更为封闭的策略,马化腾一面炮轰微软MSN捆绑,一面明确反对即时通讯软件之间的互联互通,不但继续封闭QQ的API和通讯协议,在起诉为腾讯QQ开发协助插件的著名中国程序开发团队“木子版QQ”作者木子工作室之后,还下重手封杀倍受欢迎的Skype魔法表情开发者。

炮轰微软的捆绑策略,只是一种公关手段,由腾讯提出来,讽刺意味十足,毕竟腾讯的QQ也是捆绑的高手,浏览器、邮箱、网络硬盘、商务沟通工具、聊天室、音乐播放器等等,更有甚者,只要装了腾讯的QQ,就不能使用系统自带的浏览器,在网民的不断声讨下,腾讯才决定从2006年起取消QQ中TT和TM的捆绑策略,而现在这个时候打击微软的捆绑策略,颇有一种自损三千的魄力。

封闭,才是现阶段腾讯的真正策略。尽管网上嘘声一片,有的说腾讯“闭关锁国”,有的说马化腾“目光短浅”,但笔者并不完全同意这种观点。从战略的角度上来看,腾讯正在做出一种被动的选择,选择的结果是由客观状况所决定的。微软的目的在于圈地,在于占据平台优势;而腾讯一直在已经成熟的客户群体中忙碌地挣钱。无论是在技术实力上,还是平台应用的广度,腾讯与微软还存在较大的差距。腾讯的产品定位在年轻人的娱乐功能上,而微软则希望将MSN如同Windows一样遍布到人类生活的每一个角落。腾讯的客户群体已经很难扩大,甚至很多原来的忠实客户纷纷转投微软的MSN麾下。而微软似乎才刚刚起步,在敌攻我守、敌强我弱的形势下,如果腾讯同样采取开放式策略,面对技术极为强大的微软,不仅得不到广泛的技术支持,还会暴露很多安全问题上的缺陷,所以,腾讯只有封闭,力求保住现有的用户群体。

微软的MSN Messenger确实完美,尽管功能不是最强大的,却是投诉率最低的,当然这也与免费策略有关。腾讯的QQ带有很明显的盈利目的,用更丰富的功能来抓住当前用户的心,从而保持目前的盈利能力,对腾讯而言,这远比跟微软全面抗衡要重要得多,也现实得多。表面上看,腾讯很被动,如果也采取开放性政策,无异于找死,如果采用封闭性政策,则是等死,只不过能多坚持一段时间而已。但事实不应该这样悲观,腾讯还有很多事情可做,加强与电信的战略合作、推进QQ的移动通讯业务,建立娱乐同盟、配合线下活动的开展等等,总之,借助本土化资源优势,尤其是占据一些微软难以进入的领地,与外来者展开周旋,诸如此类的抵御方式会有很多,现在的封闭可以为腾讯争取到时间,然后有所动作,如果一味固步自封,那倒真的危险了。毕竟,网络用户是一个很灵活的群体,只要有合适的选择,就会立刻倒向成功者的一方。现在已经有类似的情形发生了,据调查,很多QQ的支持者在饱受折腾之后,转投成为MSN的忠实Fans,而弃用MSN转投QQ的却鲜有人在,目前更多的用户同时支持这两款产品,但是普遍感觉对QQ是又烦又爱,只是无奈于很多好友都在用QQ而不得不继续使用。

其实,无论谁输谁赢,都是优胜劣汰的自然规律,竞争让我们享有了更多的服务内容和更高的服务质量。从企业管理者的角度来看,这是一场生动的教学课,从两位巨人的发展可以看到,战略的根本原则是明确和坚持,而在现实中,战略的重点和难点却在于被动的抉择和取舍。

微软的发展轨迹令人羡慕,或许腾讯的处境才对广大中国企业有真正的现实指导意义。面对外来的入侵者,年轻的中国企业如何抵御?怎样在夹缝中生存并取得辉煌?

全球IT降温,客服成本增加,利润率降低的情况下,IBM毅然抛弃了笔记本业务,轻装上阵,好一个“随需而变”的战略;

前面提到的诺基亚,也是因为看准时机,抛弃了所有其他业务,从一个多元化的集团转变为专业的通讯技术服务商,才一举成为全球通讯巨人;

六十年代末,波音公司集中一切资源进行747的开发,在裁掉了多种边缘业务和一大半的员工之后,终于渡过难关,使747雄霸蓝天数十年……

遭遇危机的时候,成功的企业通常迫于无奈放弃了一些东西,但正是因为果断的放弃,才让“好钢用在刀刃上”,突出自己的优势,生存下来并最终渡过难关。毕竟,一个企业的资源是有限的。腾讯的今天是被动的,也做出了一些举动,取消TT浏览器和TM聊天工具的捆绑也一个征兆。但愿腾讯的初衷不单单是因为用户的不满,或者是为了再推行一套浏览器或一套商务沟通工具,而是真正的为了集中优势而作出的反应。在大敌当前的时候,龟缩不失为一种良策,此时如果盲目扩张、希望多占领一些地盘,或者再多捞一把银子,这往往是最短视的行为。

在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很多行业都面临着重新洗牌。有些企业拥有坚实的平台基础,例如微软,有些占据着垄断性的资源,例如中国电信、中石化,然而更多的企业却只能自食其力。就连IBM、Compaq、Oracle这些巨人们都知道在风雨到来时果断地放弃一些东西,难道我们年轻的企业们就偏偏要打肿脸充胖子吗?对于一个成熟的企业而言,收购一个知名的国际公司并不值得炫耀,关键是看这种收购是否值得;拥有多元化的产品线也并不值得骄傲,关键在于每一条产品线是否有健壮的盈利能力。

企业发展过程中,危机无处不在,生存才是根本。我们可以靠一个明确的目的和坚韧的精神成长起来,但是要想长期发展下去,必须要有克服危机的能力。有时候,决择是被动的,也是痛苦的,但是,只要进行选择,就是一个主动的措施,就会存在希望。放弃令人惋惜,也令人无奈,但是,果断的放弃往往可以让企业集中精力,去打好一场关键的斗争。甚至有些时候,没有最初的放弃,反而没有最终的成功。

集中优势、敢于决择,摒弃一切可能分散精力的杂念和可能淡化重点的分支,让战略的主线清晰可见、贯彻始终,是渡过困难、取得成功的关键。

非结束语

什么是战略?恐怕很难用简短的话给出一个准确的定义。

战争年代,毛泽东的战略是“打持久战”;

和平年代,邓小平主张“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美国为了维护超级大国的地位,军事定位是“同时打赢两场战争”……

如果说商界如战场,那么,战略的特点显而易见。“每日低价”、“随需而变”、“以人为本”,我们每听到这个词就会想到一个公司。因此,战略一定是简单明确、结合实际、突出特点、易于贯彻、长期坚持的。战略不一定是主动的构想,甚至是被动的措施,但是,战略决不是简单的目标,而是真正切合实际的一条思路。

对企业而言,对战略最贴切的感受是,战略就是企业的根本生存法则。

文章就要结束了,但是我们的故事才刚刚上演,微软与腾讯的交手会带给我们很多思考,我们也一同在关注着事态的发展,期待着结局带给我们答案。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490158.html

更多阅读

机会、幸福,也说成年猫领养 一次幸福的机会 伴奏

因外伤失去一只左眼的如意在公馆呆了近四个月,来的时候全身大部分被剃了毛,因不明原因皮肤问题显得很严重,左侧脖子下面还有一条挠破的了口子,穿着一件绒夹袄,就看见一个大脑袋。如意,一只温婉,安静,但是眼睛残疾的成年猫。当当,不知从哪里来

关于纪念,一场华丽的冒险 华丽的冒险 歌词

这是我曾经写的文。关于钟汉良,也关于自己的一段岁月。十年踪迹十年心。一我记性一直不好。所以我到底也不记得是什么时候喜欢上他的。应该是在97,98年吧,那一年我第一次一个人坐着飞机,带着沉重的行李,离开那个终年云雾缭绕的紫色盆地。

网络空间,一本打开的书 生活是一本打开的书

网络空间,一本打开的书。有人因之欢笑,有人因之感伤;有人打开是为了欣赏内容,有人打开只是为了探究书者。有人打开了不想合上,因为从中享受着缕缕的乐趣;有人打开了欲弃不忍,因为自己的情感已融入书中。合上了,不经意间,还会拿起,打开,因为书中

回首这些年,一个人走过的日子 这些年一个人

回首这些年,一个人走过的日子晓波/文当繁华落尽,疲惫的心也归于平静,淡的仿佛已不再是我的了。透露出来的是一份宁静和悠远,感谢世间的浮华让我明白:一个人的日子可以过得寂寞,也可以活得潇洒。而今的一个人,有了一个让我牵肠挂肚的人在,

声明:《关于碰撞产生精彩 MSN vs QQ,一次精彩的战略碰撞》为网友不可使用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