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人眼中的中国生活 两个多月讨债生活 经销商眼中的



经销商眼中的“易美黑洞”

“易美还欠我330万。”

  “易美欠我200万。”

  “易美欠我100多万。”

  上海制造局路789号,黄金岛大酒店,来自四面八方的30多个经销商集聚到这里。他们每天按时“上班”:要么开会商讨对策,要么一起出去讨债。2004年10月份以来,这样的生活持续了两个多月。

  “易美欠我们经销商的钱总共有2000多万,欠供应商的钱也有1000多万。”来自辽宁的经销商——满天星公司的财务总监贾草一气愤、焦虑而无奈。

  虽然股权、债权几经转让,上海易美通信实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易美)走向解体的颓势却仍然难以挽回。易美成为第一个即将倒下的国产手机品牌,而经销商们的钱越来越难以讨回了。2004年12月21日,贾草一离开了上海,易美拖欠公司的100多万,他一分钱也没有讨回去。

  但是,经销商们并未完全绝望。“如果政府部门关注的话,要把钱拿回来,还有点可能。”贾草一认为,要挽救易美,就必须要有政府的介入,而且他们相信政府会介入,因为易美崩盘不是一件孤立的事情,它牵涉到南京熊猫600755、上海科技(600608)等上市公司及当地其他的重要公司,这会惊动当地政府出来“救市”。这是经销商们苦撑下去的惟一希望。

  两个多月讨债生活

  “事实上,易美在6月份就开始不行了,9月份是真正不行了。” 但是,没有人把这些“内幕”消息告诉贾草一。他的公司2004年10月份还照例向易美要了660部手机,易美只给了80部就不给了。这时,他意识到出问题了,觉得自己被“诈骗”了。

  很多经销商认为,易美向他们隐瞒了真相,是故意“诈骗”他们,等到他们意识到“出事”的时候已经无力回天了。李晓(化名)是易美在湖南的经销商(省包),目前库存中还有3000部易美手机,“估计是肯定卖不出去了”。而他的一部分货款是从银行贷款来的。现在,银行已经把他价值160万元的手机扣下。算起来,易美欠他的钱有360万元。“他肯定是彻底破产了。”经销商们都这样说。

  集聚到上海的30多个经销商中,有80%是易美在各省的“省包”。2004年9月份之后,他们开始了讨债征途。他们首先来到易美在上海科技京城的办公室,一开始还受到接待,后来就不被接待了,易美相关的负责人随后也就找不到了。他们就赶到南京去找熊猫移动和江苏天创,其中见过一次马志平,但后来马志平就一直关着手机,也找不着人了,在南京他们也没讨到钱。听说杭州有一个和易美有关的加工厂,他们又跑到杭州去,发现这家工厂其实和易美关系不大。他们重新返回到上海,去寻找上海科技。

  就在贾草一离开上海的前一天,12月20日,易美原来的大股东上海科技在上海召开2004年第一、第二次临时股东大会。虽然开会地点由原定的徐家汇青松城(闹市区)转移到了偏僻的浦东新区顾曹路上,仅有极少数流通股股东参加,但是,仍然滞留在上海的20多个经销商还是赶到了现场,机会难得地“逮着”了上海科技的董事长张杰,要求上海科技欠债还钱,但无果而终。

  两个多月下来一无所获。“有四五个经销商中途就先回去了,因为光是花在路费上就已经有2万多元,其他的还不算。公司那边的业务还受到影响。”有些经销商开始吃不消了。

  “他们把易美当作一锅汤,谁都想从里面捞。”

  “我们这么多经销商和易美做生意,看重的是它背后的那两家上市公司。易美本身没有这么大的面子。”经销商们几乎都这样说。这两个上市公司指的就是南京熊猫600755和上海科技(600608)。

  2001年10月,时任江苏天创通讯实业有限公司(手机经销商)总经理的马志平联合吴志建在上海创办了易美。2002年4月,经过股权转让,上海科技(600608)旗下的南京宽频科技有限公司持有50.12%的股权,成为最大股东。其余二位自然人马志平、吴志建各持有24.94%的股权。上海科技的第一大股东则是资本大鳄南京斯威特集团。易美后来靠贴牌南京熊猫进入手机市场,而拥有熊猫手机的熊猫移动公司则由南京熊猫600755和马志平共同创建,马志平持有49%的股权。

  “易美一开始是做得不错的。”有经销商说。这也是他们一直坚持和易美做生意的原因。“后来,各种利益主体之间的矛盾开始激化。比如说,马志平想控制易美,但上海科技则要他一次性付款,他不肯,后来就相互扯皮。再后来,发现易美快不行了,上海科技就把易美硬塞给了马志平,也就是江苏天创,但江苏天创只是马志平设定的一个壳,是一个空架子。” 贾草一说。

  易美、江苏天创、南京熊猫、熊猫移动、上海科技、南京宽频、斯威特等几个公司之间有着错综复杂的资本关联和人事关系。“他们把易美当作一锅汤,谁都想从里面捞。就是捞得太急了,所以现在这个锅给弄倒了。” 贾草一说。

 两个多月讨债生活 经销商眼中的

  在经销商们看来,易美崩盘来自于两个方面的直接原因。首先,易美资金链断裂。而资金链断裂的原因则是作为大股东的上海科技陆续撤资了1.5亿元。其次,易美一直不能盈利。“因为他们都把易美当作了一块‘榨肉’,不断从中榨取利益然后拿走。易美被榨干了。”贾草一举例说,易美交给熊猫的贴牌费是每台80元,比市场价高出30元~40元,而熊猫移动和易美的主要股东都是马志平,易美亏了,但熊猫移动和马志平没有亏。另外一个例子是,易美手机所用的芯片主板是从韩国进口,负责进口的是上海科技下面的一家公司,它低价买进,再加价卖给易美,易美也亏了,但是上海科技却挣钱了。“这叫扒皮。易美不断地被透支。在这种情况下,易美怎么可能盈利呢?”

  贾草一等经销商最后明白,他们本来想依靠的这两家上市公司,其实并不可靠。“实际上是让它们给骗了。” 经销商们认为。

  2004年12月9日,上海科技公告称,已经把其拥有的易美50.12%股权转让给江苏天创,后者从而成为新易美的第一大股东;12月15日又把易美的5605万元债权转给南京斯威特集团。12月11日,上海科技旗下的南京宽频与广州德润投资公司签订了债权、权益转让合同书,将应收江苏天创受让易美的股权款2650万元全部转给德润投资。从此,在表面上,上海科技与易美完全脱离了关系。

  但经销商们却认为,上海科技不能因此而脱离干系。“他们把股权、债权转来转去,我们到哪里都拿不到钱。其实他们是一伙的,披露的信息是没用的。只有经销商给他们的都是真金白银。” 贾草一说。据业内人士透露,广州德润投资和南京斯威特也是关联企业。

  不可忽视的经销商力量

  “易美手机是怎么做起来的呢?就是从经销商那里收钱,再到熊猫那里去找机器,贴牌生产就出来了。所谓的股东只需要垫头一批资金,以后就可以抽走了。”在贾草一看来,是经销商养大了易美,而现在,经销商们却成为了易美的“牺牲者”。虽然易美欠了熊猫等其他公司很多债务,但经销商却是最大的受害者。贾草一开始叫道:“谁来为经销商买单?”

  据了解,易美和各地经销商的合作模式是:易美与经销商在交易时,根据订货合同、订货单,先收款后发货,同时开出发票确认销售收入。因此,各地的经销商也就为了易美的债权人。

  贾草一认为,不少国产手机厂商也都采用了这种模式,所以,其他品牌的手机经销商,尤其是那些省包和市包,也都很可能重蹈他们的覆辙。

  在国内手机发展历史上,经销商是举足轻重的一环。在某些时候,他们是弱势群体;而在另外一些时候,它们则控制着产业链条。“如果易美事件闹到最后,需要我们把熊猫手机打死,那是容易得很。多米诺骨牌的第二张倒下的可能就是熊猫。”有经销商说。

  易美的经销商们的火气越来越大了,不时就说出“威胁性”的话语。“我们30多个经销商分布在全国各地,都是省包或者市包,在当地市场还是有一定影响力的。我们虽然不是熊猫的经销商,但是我们可以让其他的经销商拒卖熊猫手机。一拒卖,熊猫就动不起来了。” 在这样的时刻,经销商可以决定多米诺骨牌的下一张倒下者是谁。

  易美目前已经严重资不抵债。据透露,当地政府为保南京熊猫,已经出面协调争取挽救易美。重组易美的各种方案也开始流传。而贾草一等经销商向记者表示,易美要重新起来,首先需要做两件事:一是往易美注资;二是要把经销商稳定住。否则重组好了,经销商还是拒卖易美手机,那也什么用都没有。

  链接

  手机厂商业绩出现调整

  手机厂商的业绩在去年大幅增长之后,今年并没有表现出进一步的提升,相反进入了一个调整期。前三季度手机板块上市公司业绩整体出现了一定的下滑,按照主要四家公司统计显示,每股收益平均为0.195元,同比下降了38.10%,并且仅完成了去年全年的53.48%。由于平均主营收入达到了40.09亿元,同比仅下降13.16%,显示出行业的整体利润率下降明显。

  造成行业整体销售状况持续增长,而上市公司业绩出现调整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一、2003年是国产手机的突飞猛进年,当时很多外资厂商并没有意识到国产厂商会在渠道上突然发力而被打了一个措手不及。从今年开始,各个外资厂商重新在渠道、技术、市场定位等方面进行了大幅度调整,加上自身的资本实力雄厚,国产厂商再想通过单独的渠道优势处于领先地位,其难度进一步加大。

  二、今年我国移动用户数量增长乏力,新的用户需求增长点主要来自换机市场与出口市场。而在换机市场方面高端客户占有主导地位,产品的研发水平与新产品的推出频率成为影响换机用户的重要因素,这方面国产厂商本身就不占优势。而在出口方面,虽然国产厂商整体增长强劲,不过毕竟总量太少,目前还不足以支撑国产手机的高增长。

  三、从今年开始,手机市场的争夺进入了一个创新产品占有主导地位的阶段,高分辨率彩屏、高像素摄像手机、上网手机、多功能手机等等越来越成为市场的主流,而刚刚进入部分核心技术研发的国产手机厂商在这方面并不处于市场的领导地位,只能处于跟随状态。

  四、国外厂商全系列产品的出现与国内整体产能的过剩导致价格战异常激烈。以前,国外厂商产品虽然也是全系列的,但是大多主力进攻中高端产品,而在中低端产品方面国产厂商拥有比较明显的优势。而从今年开始,以诺基亚为代表的国外厂商全力进入了低端市场,加上产品更新换代的加快,国产厂商在低端市场也面临了前所未有的压力。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493532.html

更多阅读

丑陋的日本人 丑陋的日本人 豆瓣

                                      丑陋的日本人没有哪个民族国家是完美的乌托邦--为中文版序文化批评家、同济大学教授 朱大可"丑陋"是一种令人不快的镜像,也就是人在镜中自照时所获得

关于日本人的姓氏 日本人好听的姓氏

大学一位同学是日语专家,我向他询问关于日本人姓氏的有关问题,他给我回了一封信,介绍了相关的知识。现将来信主要内容转载如下:关于日本人的姓氏,的确如你所说“很土”,而且在明治维新以前,一般老百姓(包括僧侣)大多没有名字,只有上层统治者

日本人眼中的对越自卫反击战 一个日本人眼中的中国

http://mili.cn.yahoo.com/ypen/20130707/1785779_1.html1979年,中国从广西和云南两线,向越南发动了“自卫反击作战”,这是中国陆军自1960年中印边界作战后规模最大的一次作战行动。这场战争也引起了其他国家的兴趣。日本军事记者三

倭人 日本人眼中的范冰冰

美国前总统弗兰克林·罗斯福说过:“日本人是有史以来我见过的最卑鄙、最无耻的民族。”法国思想家孟德斯鸠评价日本人:“日本人的性格是非常变态的。在欧洲人看来,日本是一个血腥变态嗜杀成性的民族。日本人顽固不化、任性作为、刚愎自

日本人眼里的在日韩国人和朝鲜人 朝鲜人和韩国人

以下是一位日本人写的对在日韩国人和朝鲜人,从日本人的角度看问题,见仁见智,仅供参考:(编辑至http://bbs.tiexue.net/post_4221485_1.html)1:在日本,外国人居住90天以上的话,需要作外国人登录。做了外国人登录的韩国朝鲜人有58万人,但这其中自

声明:《日本人眼中的中国生活 两个多月讨债生活 经销商眼中的》为网友如果時間不記得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