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利益 商业仇视困扰中国海外投资 全是利益惹的祸?



仅有商战本领而缺乏融入当地的智慧,不少中国公司正遭受着海外投资过程中一些不正确策略所引发的仇视行为的困扰。

2004年10月14日,中国水利水电建设集团公司工程师王鹏在巴基斯坦遭绑架后的被杀害。残忍杀害中国公民的海外凶手之所以不敢示人,主要是因为他们是意图赶走中国公司的商业对手。

利益引发袭击事件

尽管近年间或有中国公民在海外遇难的事件,但从来没有像2004年这样频频的发生。反观此前三年,虽然中国公民在海外遇难的人数不少,但基本属于群死群伤事件,而且绝大多数悲剧事件是意外事故。即使是在那些人为制造的恐怖事件中,直接针对中国公民的也不多见。但是,2004年却似乎是个分水岭。

2004年5月3日上午8时20分左右,中港集团所属第一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的12名工程师在巴基斯坦乘车前往瓜达尔港口工地的途中,突遇路旁一无人车辆发生爆炸, 3名工程师死亡,3人重伤,6人轻伤。

同样,2004年6月10日凌晨,中铁四局11名中国工人在阿富汗被不明武装分子袭击丧生,罪魁祸首至今仍然逍遥法外。阿富汗政府原先怀疑塔利班和东突恐怖组织是这起凶案的幕后指使,但塔利班很快就坚决否认自己策划并杀害中国工人。

阿富汗内政部长加玛里对路透社记者说:“我只能说被杀者和杀人凶手之间有敌意,而敌意的产生可能是因为与政治无关的其他一些事。”而新华社早前曾引述昆都士市市长的话报道说,11名遇害中国工人可能死于商业谋杀,起因在于有竞争对手不满工人所属的公司赢得该项建筑合同而动杀机。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第三世界研究中心主任李绍先研究员也表示,不排除袭击是出于商业目的或部族矛盾的可能。在巴基斯坦就曾出现过类似情况,当时中国援建工程曾受到当地部族的骚扰,因为中国援建工程雇佣了某一部族的人工作,而没有雇佣另一部族的人。

与李绍先研究员持同样观点的专家不在少数。他们认为,中国公民在海外遭遇的恐怖袭击与美国人的不相同。每次美国人遭遇袭击后,很快就会有人站出来承认是自己所为,显示出针对美国人的攻击,缘自恐怖分子对美国外交政策、军事行动的不满和仇恨。而中国人在海外遇到袭击后,却往往无人宣布对袭击事件负责,说明这类袭击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中国经济活动与当地利益冲突造成的。

商战之外的双赢

残忍杀害中国公民的海外凶手之所以不敢示人,主要是因为他们是意图赶走中国公司的商业对手。而中国公司在海外投资中一些不正确的策略,也是激起当地商业对手杀机的一大原因。

2004年2月12日,俄罗斯内务部重大案件侦查委员会出动大量军警及车辆,对莫斯科艾米拉批发市场里中国商人所经营的商品进行了清查,查抄了价值约3000万美元的货物。清查中国商人货物的理由,是这些货物没有合法报关的相关证明。在清查之时,市场外面已经预先停放了大量的卡车和装货物的箱子,表明此次行动是早有准备,能有怎样的收获也是在预料之中的。

这次被查抄货物的中国商人,大多是浙江、福建的一些个体经营者或乡镇企业人员。与此几乎如出一辙,2004年9月9日,西班牙东部埃尔切城的一把火烧毁了中国鞋城价值100多万欧元的鞋子。而被烧毁鞋子的业主,大多也是来自浙江、福建的一些个体经营者或乡镇企业人员。

随着西班牙埃尔切烧鞋事件的进入法律程序,表明这一事态已经基本平息。10月13日,西班牙中国商会执行主席王绍基表示,经营手续不齐全的中国鞋商,将可能会被当地政府勒令停业。而相关的手续,涉及工商执照、税务发票、消防安全、劳务合同以及仓库报警器安装等方面。

从王绍基的这种表述中,不难发现浙江、福建的商人在此次烧鞋事件中肯定不是全无过错的。经营者没有完备的相关手续,即使在中国有关部门也是不允许他们经营的。

惠州鞋业商会会长林友慎说,中国鞋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来自于低价。为了争得海外市场,当地商家卖8欧元的鞋子,温州人5欧元就能卖,从而激起了西班牙等欧盟国家本土鞋商的不满。近年来,一些中国鞋商不但以“中国鞋占领全球市场”而沾沾自喜,而且在国际竞争中也以“优胜劣汰,适者生存”的原则去打拼。但是,国际贸易需要遵循的不仅仅是竞争的原则。欧美的跨国企业半个世纪前就形成了和为贵的策略,即向海外扩张必须与当地民情及文化相融合。一些大企业还聘请学者和市场行销专家为顾问,以确保产品和企业的形象不至于冒犯当地的民俗和文化。而中国市场经济才不过20多年的时间,“中国制造”要成功走向世界,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专家们在“中国民企走出国门战略研讨会”上指出,中国企业目前在海外市场上发生的摩擦,不少是一些素质不高的中国小商贩眼睛只盯着赚“快钱”所致,他们做生意缺少信用,甚至打一枪换一个地方,将中国到海外投资者的整体形象破坏了。国务院参事郎志正表示,目前发生的多起针对中国商人的经贸纠纷乃至法律事件,除了由于中国民间赴海外投资剧增带来问题增多、形势复杂化之外,确实与部分从事商贸的中国小商贩没有追求与当地人“双赢”的长远战略眼光有关,这些小商贩在打败当地商人的同时,也使自己树敌太多。几年前,意大利的罗马街头还只有为数不多的温州人开的餐馆和鞋店,但眼下温州人的店铺已经在罗马市中心形成了“温州城”,将罗马本地商人排挤在外。一系列恶性事件表明,仅有商战的本领而缺少融入当地社会的智慧,中国商人引起当地人反感是很正常的。

资料显示,中国企业大规模到海外投资就是在最近两年才蔚然成风的。截至去年底,中国在海外的直接投资额为299亿美元,共有7400多家企业,新设企业数量以每年30%的速度高速增长。更加令人忧虑的是,中国对海外投资往往集中在少数几个地区,“一窝蜂”地迅速形成中国企业的绝对优势,从而更加容易激起当地商人的怨恨。

需升级的安全理念

今年发生在巴基斯坦和阿富汗的三起针对中国公民的恐怖袭击事件,表明中国的大企业在海外投资时更需要未雨绸缪地应对安全风险。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反恐怖研究中心主任李伟说,中国企业在计算海外投资利益成本的同时,应按地区划分有关国家的安全指数和风险度,将安全成本充分考虑进去,以便采取有效的安全措施。

王鹏他俩是在10月9日被绑架的,而9月底在同一地区已经发生过了恶性攻击中国公民的事件。当时,3名在这处水坝工地工作的中国工程师的汽车遭到枪击,1人受轻伤。在这次枪击事件后,中国水利水电建设集团到底采取了怎样的安全措施,外人不得而知。但从绑匪轻易得手上可以想像,相关的安全措施并没有见效。

事实上,中铁十四局11名工人6月10日在阿富汗遭恐怖分子杀害也是不无先兆的。出事前一天的下午,有人开着吉普车闯进工地绕了一圈就掉头开走,十分可疑;此外,60多名刚刚抵达工地的中国工人竟然被安排在大院外面的几顶帐篷中过夜,四周一片空旷不说,也没有任何警卫来守夜。而其他国家的工地周围,或者会挖一道壕沟,或者会围起铁丝网,对进入进出人员进行严格的管制……

 商业仇视困扰中国海外投资 全是利益惹的祸?

其实,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有关中国“走出去”的战略报告,也提醒中国企业在“走出去”后要及时升级经营理念,即由过去仅承担生产经营风险转变为承担复杂的国际竞争风险,把安全问题作为其他经营活动的基础,积极做好紧急预案,以防患于未然,规避可能遇到的风险。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493721.html

更多阅读

中国节能投资公司概述:

中国节能投资公司中国节能投资公司是由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监管领导的中央企业,是国家在节约能源与环境保护领域唯一一家国家级投资公司,注册资本金52亿元人民币,是于国家第一次投资体制改革中根据国务院确定的有关专项任务成

投资银行家是个什么样的职业和工作性质 投资银行家

投资银行是干嘛的?除了帮企业上市、发行股票,还包括承销、交易、企业重组、兼并与收购、投资分析、风险投资、项目融资等等,总之它们类似于资本市场的一个中间协调人,从中收取佣金和其他利益。投行最大的几个部门是:交易部、投资银行部、

“中国免检产品”证书是谁发的? 中国免检产品

“中国免检产品”证书是谁发的?前几天,有朋友询问“中国免检产品”和国家免检产品有何不同,是不是一会事?最初我认为就是一会事,可能大家的叫法不一样而已。可是朋友发过来一个网站,我才意识到这似乎又不一样,该网页内容很简单,只有一句话

声明:《海外利益 商业仇视困扰中国海外投资 全是利益惹的祸?》为网友莫欺少年穷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