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弈论在生活中的应用 博弈论在管理中的应用与反应用



大多数人是通过《美丽心灵》认识了美国数学家纳什,他早在50年前就发展了冯·洛伊曼的博弈论,提出了著名的纳什均衡——非合作均衡,笔者虽然对纳什均衡只有肤浅的认识,但却感悟良多,相见恨晚。

讲起纳什均衡都会提起那个著名的“囚徒困境”:话说一位富翁在家中被杀,财物被盗。警方在两个犯罪嫌疑人家中找到了富翁的财物。但是,他们矢口否认曾杀过人,辩称是先发现富翁被杀,才顺手牵羊偷了点儿东西。于是警方将两人隔离,分别进行审讯。检察官说,“你们的偷盗罪已有确凿的证据,可以判你们一年刑期。但是,如果你单独坦白杀人的罪行,我只判你三个月的监禁,但你的同伙要被判十年刑。如果你拒不坦白,而被同伙检举,那么你就将被判十年刑,他只判三个月的监禁。如果你们两人都坦白交代,那么,你们都要被判5年刑。” 两个犯罪嫌疑人面临着两难的选择——坦白或抵赖。共四种情况:我抵赖、他也抵赖(判一年);我抵赖、他坦白(判十年);我坦白、他抵赖(判三个月);我坦白、他也坦白(判五年)。第一种情况结局虽然最好,但出现的几率只有四分之一,且不是被隔离的人单独所能控制的,后三种情况是个人所能控制或避免的,这种情况下,选择坦白交代是最佳策略,至少可以避免判10年监禁。结果,两人合理的选择是坦白,原本对双方都有利的策略(抵赖)和结局(被判1年刑)就不会出现。两人都选择坦白的策略以及因此被判5年的结局被称为“纳什均衡”,也叫非合作均衡。

两个囚徒本来是一条战壕的同伙,本来可以是双赢的结局却因为不信任与非合作而完败。这种教训太多了。

远者可以追溯到解放战争时期,谋士晓将如云,拥金千亿的国民党为什么惨败呢?从博弈的角度看,相互倾轧、拥军自重的派系争斗早就已经注定了国民党失败的命运。

再说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假如纳什均衡提前一百年提出来,马克思一定会如获至宝,用来进一步论证他的“剩余价值”理论,论证资本主义为什么会出现经济危机:由于信息不全不知道市场对产品的需求有多少,以获取最大利润为目的的资本家所能做到的就是一方面不遗余力压榨工人劳动力(减少了社会需求),另一方面又在拼命地生产产品,结果出现整个社会的商品过剩现象,最后导致了经济危机。

纳什均衡在数学领域貌似简单,但应用到经济学领域,就具有非同一般的现实指导意义。纳什因此而获得了诺贝尔经济学奖。

在我们身边,博弈论的应用也是随处可见。

酒楼的一条水管因质量问题发生爆裂,酒楼老板提出索偿,如果该酒楼的开发商、建筑商、物业管理单位没有通力合作,那么躲在后面偷偷笑的是“警察”-----酒楼老板,开发、建设、物管,统统变成了“囚徒”,多付出本应可避免的损失。

楼盘新入伙,首要任务是将工业用水变为居民用水,如果各个单位或者各个工作人员相互推诿,迟迟不办理变更手续,拖的时间越长,损失越多,得益的是自来水公司,公司却又多了一笔损失。

公司现金流量暂时出现短缺,如果员工只顾及眼前利益,不愿过几天“紧日子”,那么也许得到的是暂时的安稳,但公司已经伤了元气,长远的发展无从得到保证,最后遭殃的还是员工。

反过来,假如我们是“警察”,我们就要分隔和切断对手之间的信息交流,创造一些有利我方的条件,诱导对手做出有利我方的抉择。例如工程招标,就要选择互不关联的投标方,防止投标人之间的秘密交易,防止他们的信息交流。假如投标者相互认识,联手投标,我方的利益就无法保证了。

因此,纳什均衡告诉我们,收益的最大化不是追求每个子公司或分公司的效益最大化,而是整个集团收益的最大化,追求的不是短暂的收益最大化,而是长时间的收益最大化。风物长宜放眼量啊。

博弈的本意原指棋局对垒,一个完整的博弈包含5个要素:一、棋手(局中人集合)、二、盘面形势(客观条件和所获信息的集合)、三、走棋(策略集合)、四、下棋步骤(次序集合)、五、输赢(结局集合)。

我们再看下一个例子:一只猪和一只老鼠被困在了山洞,极度困乏之际,他们发现了一个出米洞,出米洞每小时才出一次米,旁边还有一个泵,把泵按下去的力气越大米才出得越多。老鼠按一次泵出的米只够它自己吃,猪把泵按下去出来的米除了自己勉强吃饱还能留点给老鼠,为了生存,结局就是,老猪眼巴巴地看着出米洞一次又一次地使劲往泵上按,老鼠低着头美滋滋地吃着白花花的大米。在这个“纳什均衡”中,老鼠心安理得,老猪极不情愿但也无可奈何。这个困境的要害是,出米洞只有一个,而且一小时才出一次米。现实生活中会不会也有这种困境呢?解决办法是:务必使有能力的“猪”去出任重要岗位,积极给“老鼠”在山洞中另外找一个出米洞,如果确实找不到,那就让老鼠为猪做一些力所能及的服务,例如抓“虱子”(也许服务业就是这样起源地吧?), 好让猪心里舒服些。这正是我们平常经常说的,看待任何一个事物,要抓住“主要矛盾中矛盾的主要方面”。数学和哲学,有时候只是一字之差。

 博弈论在管理中的应用与反应用

博弈论其实是决策论,管理者无论是做出决策还是制定制度,都可以通过博弈五要素进行通盘考虑。“囚徒困境”中的囚徒仅仅做了一步的决策,而现实中的结局却是由多次决策成就。最有名的例子是田忌赛马。“黔驴技穷”也很有意思,它的本意是形容外强中奸之辈,但我们通过博弈论的角度再重温和欣赏一下这篇寓言,会不会从精明的老虎身上受到启发呢?

“ 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蔽林间窥之。稍出近之,应应然,莫相知。他日,驴一鸣,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已也,甚恐。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稍近,益狎,荡倚冲冒。驴不胜怒,蹄之。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因跳踉大喊,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494259.html

更多阅读

怎么在生活中正确使用用料酒 料酒如何使用

怎么在生活中正确使用用料酒——简介料酒就是专门用于烹饪调味的酒。在我国的应用已有上千年的历史,日本、美国、欧洲的某些国家也有使用料酒的习惯。从理论上来说,啤酒、白酒、黄酒、葡萄酒、威士忌都可用作料酒。但人们经过长期的实

怎样在日常生活中鉴别地沟油? 精 地沟油的鉴别方法视频

地沟油,泛指在生活中存在的各类劣质油,长期食用可能会引发癌症,对人体的危害极大。由于存在不小的经济诱惑,仍有人铤而走险销售地沟油。 研究表明,长期摄入地沟油会对人体造成明显伤害,如发育障碍、易患肠炎,并有肝、心和肾肿大以及脂肪

香精香料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16进制日常生活应用

香精香料不是醒目的商品,但我们的日常生活却充满香气。如我们所用化妆品的香气争奇斗艳、各种洗涤用品香气清爽淡雅、各种食品充满诱人的香味。尽管人类的嗅觉动物相比已经退化(如远远不如狗,见表1-1),但在人的生活中,香味具有不可思议的

物理知识在生活中的运用等相关内容 运用物理知识制作乐器

物理知识在生活中的运用物理是与人类生产和生活最为密切的科学。在物理教学中如何将物理知识与生产实践和生活实际相联系,使学生尽可能理解物理知识在生产实际和生活实际中的应用,也就成了物理教师义不容辞的义务。力学知识的广泛应用

声明:《博弈论在生活中的应用 博弈论在管理中的应用与反应用》为网友千里烟泼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