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干部选拔任用条例 领导任用知识型人才刍议



知识型人才是指在一个组织之中用智慧所创造的价值高于其体力劳动所创造的价值的人才[1],每一位知识型人才都有优缺点。一位高明的领导必须把握不同人才的优缺点,取长补短、以长制短,知人善任。这样一个单位、一个企业的工作就能不断发展。本文针对不同知识型人才行为进行分析,并提出任用的建议,供领导用人借鉴:

  一 德才兼备之才。这种人才注意外在仪表及行为表现,工作认真负责,遵纪守法,言行一致,当他还没有成就时,同事就尊敬他。成绩表现出来后,领导、同事和下属都钦佩他,他的成就足以惩恶扬善,这种人才可树为职员中标兵或模范。

  二 严明制度之才。这种人才有非常强的法制观念,能根据公司或单位实际状况的需要,制订符合公司或单位需要的规章制度。这种人刚开始工作非常辛苦,等制度完善后相对较为轻松。为了公司,最终为了员工的利益,一般制度严厉,所以当制度还没有完善时,往往受到同事的猜忌,制度实行以后,由于太严厉,上上下下都畏惧,触犯纪律的人容易反感甚至敌视。这种人才适合制订公司或单位制度。虽说制度是一个组织的根本,没有完善制度不可能有一个完善的组织,但制度型人才功劳很大,最后却往往不受领导及同事重视。

  三 深谋远虑之才。这种人才属于组织内从事战略、策略研究的人才,即具备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能力,小事糊涂,大事清楚。策略性人才必须在策略取得成功时才显现出其聪明才智。聪明的领导重用这种人才,但同事、下属刚开始往往不理解、不信任甚至歧视,领导必须信任、坚持对这种人的任用,坚定不移采取这种人才提供的策略,最终必然取得成功。

  四 灵活机智之才。这种人才是一个典型的善于迎合现实需要、见风驶舵的人才。灵活机智的人才善于揣测领导和同事的心思,懂得按照他们的意思去为人、处事,一般一开始就会得到领导和同事的喜欢,等到他得志的时候,受他好处的人仍然会赞扬他,但慢慢同事发现这种人华而不实,而他又处于小人得志的阶段,故忘记保持谦虚谨慎,渐渐地表现出江郎才尽,最后被人遗弃。这种人才最适合从事组织的公关事务。

  五 明辨是非之才。这种人才明辨是非,疾恶如仇。领导可任用他在组织内从事监督、监察工作。他的工作未成功时,同事能够接受他,成功时同事赞扬他。但由于工作性质既严厉又缺少宽容,所以受惩罚者必然忌恨他,诽谤他,诋毁他。同事会慢慢疏远他,所以领导必须始终如一信任他,这样监督工作才能不断开展下去。

  六 熟练技术之才。这种人才是典型的技术工人,技术熟练,理论不足,小事清楚,大事糊涂,能处理繁琐的技术性工作,在组织内部一开始就会受到同事尊重和领导重视。但这种人才一般缺少担任领导职务的能力,所以不能因为他的贡献,以提拔他任管理职务来激励他,激励他最好的方式是提高薪金或延长闲暇时间。

 领导任用知识型人才刍议

  以上是对知识型人才大致的分类,无法包括所有人。但大体表明,不同知识型人才具有不同的特征,领导首先必须充分辨识知识型人才,然后因岗择人,因势利导,这样既能使组织的工作得到良好发展,又能发挥知识型人才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500256.html

更多阅读

贵州省水利厅近期44人任前公示4则 岑溪近期领导任前公示

喻兴铸等同志任前公示为进一步扩大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的民主,广泛听取群众意见,根据《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有关规定,经厅党组会议研究决定,对喻兴铸等11名同志进行任前公示:喻兴铸,男,汉族,1970年5月出生,大学学历,1991年9月参

严把干部选拔任用 有感于中高级干部选拔任用的新标准

   近日读到《瞭望》新闻周刊的文章,深有感触。这篇文章指出,纵观近几年的重要人事调整和中央精神,能否经得起重大事件和危机考验、是否在重要岗位作出突出贡献、从政经历是否丰富、是否遵循“科学发展观”等五个因素,已经成为中共

选拔任用干部必须坚持 优化干部选拔任用体制是当务之急

     近日,中共中央印发了《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明确提出,六种情形人员不得列为考察对象,包括“群众公认度不高的;近三年年度考核结果中有被确定为基本称职以下等次的;有跑官、拉票行为的;配偶已移居国(境)

声明:《领导干部选拔任用条例 领导任用知识型人才刍议》为网友瞰舒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