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志奎真相 企业学校化 领导导师化——专访教导型组织倡导者和推动者侯志奎



     当一个企业管理者不再以领导自居,而成为一名导师,当其员工不再以下属自囿,而成为一名学生,这样的企业组织将会呈现出完全不一样的风貌,会具有更加强大的力量。

 侯志奎真相 企业学校化 领导导师化——专访教导型组织倡导者和推动者侯志奎
  侯志奎很年轻,那是一种让人无法轻易猜测其具体年龄的年轻。你会些微惊讶于这样一个文质彬彬的年轻人,已经是一家年营业额超过5个亿的管理培训机构的总裁。

  行动成功管理股份有限公司是近年来管理培训行业发展势头最快最好的公司之一,侯志奎正是这家机构的创始人及总裁。但在采访伊始,他坦言更认同自己是一个导师、一个“教导型组织理论的倡导者和推动者”的身份。他一直认为,当一个企业管理者不再以领导自居,而成为一名导师,当其员工不再以下属自囿,而成为一名学生,这样的企业组织将会呈现出完全不一样的风貌,会具有更加强大的力量。他坚信教导型组织的理念和构想,能够帮助中国企业打造基业长青的基因。

  师者情结

  教导型组织理论,现在已经是一套完善而成熟的系统和方法。侯志奎表示,这个理念其实是在自己的工作和创业经历中一点点生发和不断深化的。在提出这样的构想之初,其原动力只是他自己的一种“师者情结”。

  侯志奎的创业始于2000年。在此之前,他曾经在自己毕业的中专学校,有过一段留校任教的经历。而这段经历,恰恰是他“师者情结”的根源。“留校任教后,原来的老师变成了同事,但实际上我们的关系还是师生关系。同事就像同学,上下级就像师生,我觉得这种氛围让我非常开心,也很舒适。”谈起这段任教经历,侯志奎非常怀念。“我曾经用两个月的时间将一个很差的班级变成全校最好的班,而我离开学校时学生们的不舍和真诚送别,让我真正感受到了作为一名老师,能够去启迪学生的志向,激发他们的向往,带给他们收获,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也能让自己感到幸福。”

  为了继续进修,侯志奎去云南大学继续攻读了法律专业,但在离开学校走入社会后,他曾在半年时间里找了22份工作,最长的工作三个月,最少的只待了一天。这让他感受到了焦虑和痛苦。

  “当时的面试不外三种情况,第一种像审问犯人,非常冷漠,没有对人的尊重;第二种是和企业在相互了解的过程中不能接受对方的企业文化;第三种也很可怕,就是什么都不问,直接叫你上班。既不过问你从哪里来,也不感兴趣你要到哪里去,只盯着眼前的事。”侯志奎说。

  正是这种挫折,让侯志奎产生了要创办一家具有相互尊重的企业文化,具有教导启迪性质的企业的想法。他说:“我想创办一家用学校的方法来管理的企业,我喜欢学校的氛围,我愿意帮助那些和我有同样感受的人。我自己的企业就是教导型企业最初的实践,也就是企业学校化,领导导师化。公司最初的员工都是我原来任教学校的学生,在创业的初期,大家都没有底薪,也不知道能不能成功。但我们只用了一年的时间,就做到了当时云南管理培训市场的第一名。”

  “我们进入了教导型组织时代”

  在真正踏入管理培训这个行业后,侯志奎开始系统构建自己的管理培训体系和实践架构。从最初的倡导企业学校化,到2006年,他的理论正式成型为“教导型组织”。

  侯志奎表示:“以教育和引导为管理核心手段的组织就称为教导型组织,这样的组织必然是有可持续发展能力、可以基业长青的。”为了完善这个系统,他开始研究具有长久生命力的卓越组织的特点。他发现,存在最久远的组织是宗教,最团结的组织是家庭,最有战斗力的组织是军队,而最有持续学习发展能力的组织就是学校。他把这四大组织称为“终极组织”。谈起这些组织的特点,侯志奎说:“军队靠铁的制度来克服人的惰性;家庭的核心是情感的归宿和呵护,也就是相互承担责任的氛围;而宗教信仰,就是相信自己暂时还看不见的东西是存在的,是可以达到的。”

  在谈到教导型组织的核心组织——学校时,侯志奎认为:“学校是超越时代的组织形式,人要通过不断的学习,才能获取生存和发展的技能。一个公司里如果没有一种持续学习和培养人才的基因,这个公司就不可能伟大。好的公司让员工成长,而差劲的公司只会让自己的员工被榨干。”

  侯志奎觉得,现在的信息时代已经彻底打破了劳资关系的传统边界,如果企业再不进入教导型组织的时代,不能理解员工追求幸福多样化的诉求,还在用老旧的管理方式,一味批评、指责和控制,就不可能留住人才。“管理者和员工具有共同的信念、目标和利益,让上下级的关系变为协作的伙伴共同体,才是根本。”

  谈到教导型组织理论在企业中的推广和实践情况,侯志奎很谦虚,他认为行动成功只是概括总结了“教导型组织”这样一个组织模式,并为其命名。“但是我要说,现在任何一个企业不论你是否来我们这里学习教导型组织的理念,你都必须进行组织管理的变革。要从传统工业时代的管理,升级到人文时代、知识时代、信息时代的管理。这种变革一定是主动的,不然没有出路。”

  在自己的组织中实践自己的组织哲学

  《一个组织的哲学》这本书,是侯志奎创业十年的哲学思考。在他自己一手创建的组织中,他将这些思考一一付诸实施。在他看来,任何一个企业的产生和崛起,都是一套哲学思想的实践过程。

  侯志奎致力推行的,也正是他在自己的组织中所奉行的。谈到教育培训行业,侯志奎坚信这个行业中的绝大部分人都是有梦想的,有着作为师者“传道授业解惑”的责任感。“师者父母心。教育培训业要以老师的心态,而不是商人的心态来做。”而以老师的心态来经营培训公司,首先要对学生负责,对自己的课程产品负责。

  在他看来,培训行业很像做药,对良知的要求非常高。假药害人,错误的思想和行事方法同样也会害人,“我觉得教育培训不能单以利润为导向,利润只是你帮助别人后自然会产生的结果。”

  同时,侯志奎非常重视课程的自主研发程度和原创性:“我们应该尊重知识,尊重版权,一味复制只能是对整个产业的破坏”,“行动成功关注的培训对象,大多都是中小型企业。很多复制国外的管理培训课程很难适用于还不具规模,且内部管理还不完善的企业。而且,国与国之间的文化还有差异。中、西方企业中所需要管理的人,由于文化背景的不同,管理的思路、激发的方式都会有所差异。因此,如果直接拿西方的那一套来培训我国中小企业的管理者,很难在中国的大文化环境下有好的效果。”

  自主研发需要的是洞见,需要的是能力。侯志奎觉得这种能力有时是一种天赋。“有研发能力的公司能够看到客户和同行看不到的需求。汽车的发明人福特在客户说自己需要更快的马的时候,为他们提供了汽车,因为他能意识到客户需要的本质是更快捷的交通工具。所以,有时候调研的数据和报告会产生什么样的结果,取决于决策层能不能看到下一步的趋势。”

  追求成功

  但与“成功学”无关

  提到行动成功,有个问题似乎无法绕过,当然,侯志奎也无意绕过。那就是,很多业内人士会将这个公司所倡导的理念,和成功学扯上关系,而成功学,总是离不开依靠心理暗示以及实施正面激烈的方式进行鼓励式培训,不免会让人在课堂上激情四射,但课后却对问题仍然茫然不知所措。对此,侯志奎很坦然:“如果你指的是大家普遍理解的激励学,那么行动成功和他们一点关系都没有。但是,如果成功学是一种如何呈现当下最佳状态的哲学,那这正是我们的哲学。”

  侯志奎介绍,行动成功虽然是一家管理培训公司,但其课程同样包含志向教育和持续学习教育。在专业教育(工具方法案例等)占80%的情况下,行动成功的每一堂课,都会拿出15%的时间讲品格,讲忠诚和发展,再用5%的时间来宣讲持续学习的理念。侯志奎自己的说法是:“成功学不是打鸡血。”

  在侯志奎眼中,所谓行动成功,“就是事物在运行中呈现的最佳状态。对人而言,成功就是做自己想做的人,在每个阶段都呈现出自己的最佳状态。”他说,很多人认为成功就是有车有房,但一个刚刚走入社会的大学生,他努力工作,积极向上,对未来充满憧憬和热忱,即使他暂时没房没车,难道这不是他当下最佳的状态,最大的成功?

  正是基于对成功的这种理解,侯志奎才更愿意帮助中国企业通过终身学习、企业教育,来实现持续盈利和基业长青,促使更多的人幸福快乐,做自己想做的人。

  侯志奎用自己的方式帮助别人去做自己想做的人,那么,他自己想做怎样的人呢?

  “我佩服的,是那些真正付出时间和精力,为这个行业做贡献的人。我也希望二十年以后、四十年以后,我还在这个行业里,还在讲课,用自己的生命和灵魂践行理想。”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50154.html

更多阅读

西安零距离 西安设立工业企业服务热线 让政府和企业零距离

     “有了企业服务热线,我们随时咨询、了解一些产业方面的政策,咨询一些事情就方便多了。”4月10日,听说西安将设立工业企业热线,西安虎标茶果土产品有限公司的杨小宏兴奋地说。说这话的时候,杨小宏刚从南郊的工厂赶过来。  记

分析通过企业文化建立学习型组织

     一、学习型组织、企业文化共同点:以人为本  企业管理的重心已从传统资源专向人力资源,更关心如何开发和利用人力资源。作为提高人力资源价值的知识管理,被越来越多的企业重视,知识管理成为继泰勒管理革命之后的又一次重大管

从不同企业文化创建具有13个特性的学习型组织

     一、企业文化类型文献回顾  企业文化同人一样有着极强的个性,每个组织的文化都是独一无二的文化。但是不可能对每个企业文化都进行研究,因而只能在不同的企业文化间寻找一些共性,再对企业文化进行简单地分类。由于分析的角

企业可行性报告范本 企业社交化,可行吗?

     企业为什么要社交化?哪些企业适合社交化?如何让企业社交化?社交化后的企业,人们会发生什么变化?e行网邀请清华经管学院管理科学与工程系副教授郭迅华博士讨论互联网时代企业社交化的话题。  问题一:企业社交网络是一个新课题,

声明:《侯志奎真相 企业学校化 领导导师化——专访教导型组织倡导者和推动者侯志奎》为网友最爱虎牙少年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