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川时代5高清完整版 “高清时代”,还是“假象时代”



2004年中国数字电视产业高峰论坛,既展现了“高清时代”加速来临的希望,又让人看到了其中的不易。

所谓中国彩电高清时代已经来临的说法不过是一种骗人把戏。

“目前,市场上宽高比为4∶3的显像管(CRT)彩电远不符合高清电视的要求。”国家数字电视接收设备和性能标准制定工作组组长刘全恩的一句话,让喧嚣浮躁的高清彩电市场彻底回归平寂,也证明了业界聒噪的“彩电高清时代”纯属假象。

 “高清时代”,还是“假象时代”
从已经透露的高清电视标准来看,市面上大批标榜为“高清”的CRT彩电将普遍面临出局之危。

标准让彩电商面临考验

国内高清彩电市场在2004年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热闹。

长虹打出了“真正的高清”的牌子;TCL以“全球第一台真正100赫兹逐行扫描数字高清背投”叫板洋彩电;康佳宣布了“无线高清”的发展战略;海信的广告语中出现了“高清专家”的称号;厦华以6208万元高价买下央视黄金广告时段主推高清系列……各大彩电制造商们重重地掀起了高清电视颠覆普通电视的大幕。

然而,已经公布的高清电视部分指标区分了市场上良莠不齐却都标称“高清”的电视机。按照刘全恩透露的部分国家标准,高清电视(HDTV)的清晰度要求达到720线(逐行扫描)或者1080线(隔行),屏幕比例为16:9。而目前市面上大量出售的“高清电视”,其清晰度只达到480线(逐行或隔行),从严格意义上来讲应当属于增清电视(EDTV)或者标清电视(SDTV)。

在刘全恩话音未了之际,《IT时代周刊》记者在苏宁和国美电器的彩电专区看到,原来随处可见的“高清数字背投”、“真正的高清”、“高清冠军”、“高清迎奥运”等广告标语和横幅全都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平板”、“等离子”等简单标志,以及由卖场统一进行的“平板电视降价狂潮”的宣传标语。

看来,刚刚出炉的标准让在“高清时代”梦里陶醉多时的电视厂商们有点心虚。毕竟,和彩电替换黑白电视、平面显像管替换球面显像管的显著转换情形相比较,高清电视的出现始终让人看不清。

康佳市场部徐爱平向本刊记者表示,“已出台的中国数字电视标准与康佳倡导和采用的标准绝大部分相吻合。”徐所指的“绝大部分”遗漏了康佳全系列高清背投电视。记者从康佳了解到,康佳的背投电视宽高比采用的都是4:3显示比例,显然有违16:9的国家标准。

不仅是康佳,其他彩电厂商在面对高清标准时也有相同尴尬。

厦华电子HDTV系列中大多数产品的宽高比都是4:3;创维新推出的25T86HT机型,虽然在市场获得不错的反应,其显示比例依旧为4:3;海信力推的1080P数字电视中也有多款不符合16:9的宽高比。

看来,随着高清电视国家标准的正式公布,这些打着“高清”旗号的电视产品即使不会立即面临淘汰的厄运,也必然会在市场的“正本清源”中遭受打击。

16 : 9或4 : 3 厂商左右为难

在广州最大的几家电器城里,堆砌成墙的电视机闪耀着鲜艳的画面吸引顾客驻足欣赏。电视屏幕有16:9的宽屏,也有4:3的传统尺寸。苏宁电器的彭先生告诉记者,目前购买4:3宽高比彩电的消费者依然占大多数。

据他介绍,早在1996年,索尼、三洋、松下等日系品牌的宽屏彩电就已经上市,但购者寥寥。一方面是宽屏彩电价格高不可攀;另一方面是市场上不存在支持16:9屏幕信号的输出源,而宽屏彩电也不具备将画面缩放到4:3的软件功能,用宽屏彩电观看普通的模拟信号电视节目,画面会严重变形。“贵而不实用”是对当年的宽屏彩电最直接和中肯的评价。

这就是国内彩电厂商迟迟不敢贸然推出宽屏比例的彩电产品的原因。直至今天,市场环境依然没有改观。

此外,记者在电器城看到,商场里用于展示宽屏高清电视效果的片源无一不是专门挑选类似《怪物公司》、《海底总动员》等颜色鲜亮的三维动画片,并非正常的电视信号。而演示所用的光盘也都是清一色的DVD9格式。商城销售人员指着DVD包装盒上“16:9 Anamorphic Widescreen”标志对记者说,目前只有具有这种标志的DVD光盘才能输出宽屏电视信号。

至于能够提供宽屏比例信号源的付费数字电视,现还只停留在小范围试播,为广大电视观众提供节目的频道依然是4:3的传统比例。所以,不明真相的消费者在购买宽屏彩电后往往大呼上当。

据彭先生反映,苏宁电器经常接到购买了宽屏高清彩电的消费者的电话,大都询问为何在家里看不到在商场中演示时的高清晰。

产业链的不完整,延缓了高清电视进一步向国家标准靠拢。也正因为此,过早超越市场需求变得“不可能”,各彩电厂商就只好退而求其次将追求稍稍滞后于高清标准。但在对外宣传中,他们对高清电视市场的期待和预热并没有因市场培育的迟缓而受到拖累。

在1995年,长虹就宣称着手研发高清电视,2000年后,自称“高清”的彩色电视开始在市场频频亮相。海信的“833像素增强扫描模式”、TCL的“I-see显示技术”、创维的“V12数字引擎”、海尔的“G5科技”……每一款电视机都打着“数字高清时代先锋”的旗号,试图以各式新奇的概念与口号说服消费者。

概念先行的同时,各大厂商也在不遗余力地进行着技术囤积。康佳集团多媒体事业部总经理匡宇斌表示,是否生产16:9宽屏尺寸的高清电视不是技术问题。他说:“目前康佳对高清技术所做的宣传,是为了让消费者吃个‘定心丸’。作为高清电视产业链的下游企业,只待时机成熟,将全部数字电视产品全面升级为宽屏以配合数字电视产业链的完善,是很简单的事情。”

对于厂商们来说,4:3是生存底线,16:9是未来趋势。处在高清市场还不成熟,产业链也尚未完善,高清标准遮遮掩掩的节骨眼上,彩电厂商们还是有点迟疑。

概念营销走到尽头厂商何去何从

在此次中国数字电视产业高峰论坛上透露的国家高清电视标准,尽管缺乏进一步的细节,也迅速成为了消费者们购物抉择时的参考准则。事实上,消费者越来越理智地不为商家的宣传所动,他们在购买之前喜欢多问几个“为什么”、“是不是”,这已经成为一种习惯。

而受到了质疑的电视厂商们依然振振有词。北京大中电器副总经理史明表示,既然标准还没有正式颁布,那大家都可以算是“高清”。与大中电器的观点相似,众多电视厂商也都乐于把“高清电视”解释为“较高画面清晰度的电视”。

2003年11月,包括长虹、TCL、康佳、创维和上广电等在内的八大本土彩电厂家共同在一份名为《2003年度国产高清电视主流品牌共同宣言》上签字。对此,市场分析人士认为,各生产商目前对高清电视还处在概念营销阶段。国内主要彩电商结盟推广“数字高清”电视,是因为在一个新产业发展初期,先把产业做起来远比竞争更重要。上海市交家电协会秘书长韩建华就曾指出,厂商行为的目的是“给大众造成数字高清时代已经来临的感觉,刺激高端电视的消费。”

然而,对“高清”概念一哄而上的做法有着巨大的隐忧。“国产彩电制造商不要夸张、过早地宣传高清电视产品,否则标准出台以后,会给制造商带来毁灭性的打击。”信息产业部电子标准化所秘书长赵新华如此说道。

对于厂商而言,标准颁布之后高清时代的真正来临意味着概念营销的时代已到尽头。在为模拟电视向高清电视转换的预热中,彩电厂商们通过各种各样的宣传手段向消费者强化“高清”概念,已经令竞争陷于概念模糊、消费者疲惫的胶着状态。标准出台之后首轮最关键的竞争里,各个厂商还能拿什么吸引消费者的眼球?

彩电制造商们显然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2004年7月28日,以上海有线网络公司为代表的数字电视网络运营商,以央视风云、文广互动电视为代表的内容提供商,以及以康佳、索尼等为代表的终端制造商,在上海成立了国内首个“数字电视产业推广联盟”。8月,由信息产业部中国电子视像行业协会和国家广电总局广播科学研究院等组织筹建的“中国数字电视产业推进联盟”也在北京形成。

值得欣慰的是,在标准制定、网络运营及节目提供等方面,产业各界正在并肩发力,试图将数字高清电视的产业链彻底理顺。而对真正高清电视望穿秋水的消费者们也正在苦苦等待。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507062.html

更多阅读

声明:《冰川时代5高清完整版 “高清时代”,还是“假象时代”》为网友眉心春风醉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