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手亲情右手爱 右手「善政」,左手「善教」企业既得利润又得人心



     企业因善政,创建了制度文化,就奠定了获利之基,足可得民财;企业因善教,培育了诚信的优秀企业文化,足以得民心。心既已得,焉不得财乎?

  善政得民财,善教得民心。如果把善政和善教比喻成人的左右手,善政刚劲、有力,是右手;善教柔和、灵巧,是左手。二者如果能保持均衡,以达最理想的状态,企业就会万古长青。

  孟子曰:“善政不如善教之得民心也。善政,民畏之;善教,民爱之。善政得民财,善教得民心。”此论断,亦适用于指导现代企业的管理。

  “善政”,企业之“善政”即指善于经营和管理,旨在以事为本,以企业制度为标准,将经营管理规范化和标准化,把组织调整成有序、有效的运行状态,提高组织的劳动效率,达到创造财富的效果,实现企业利润最大化;“善教”,企业之“善教”即指善于感化人心和凝聚人心,旨在以人为本,以企业文化为理念,为企业营造一种和谐的组织氛围,成员彼此有很好的默契与信任把组织内的人心归拢,建立较强的组织凝聚力,实现人心齐整、思想统一的效果。

  二者可以简单进行对比,归纳为:善政——制度——对事不对人——以事为本——结果导向——刚性——事——右手;善教——文化——对人不对事——以人为本——组织和谐——柔性——人——左手。

  企业之“善政”,建立企业规章制度

  企业以获取利润为“天命”,此天命决定了企业的本性,决定了企业为政之道。企业之政,姑且称为企政,必须通过组织、机构和团队的运作,才能将之落在实处。机构,功能不一,责任不等,风险不均;构成组织的成员更是千差万别。如何使如此的机构和成员组成的企业,在统一意志下,通过统一指挥,实现统一行动,实现企业的战略和目标?唯建立健全系列企业管理制度并贯彻执行之。

  以事为本建设制度。“善政”重点在于运用制度进行规范管理,以达内部有序统一,其着力点在于对事不对人,就事论事,重流程,重程序,重操作,关注结果。从而保证组织机构和内部成员行为规范,服务标准的统一,促使产、供、销及人力系统为达目标而和谐协调、统一,人、财、物的效能得以充分发挥,生产效率最高,生产、劳动成本最低,企业提供的产品或服务,理所当然地表现为物美价廉,为客户、为社会所接受和认同,并被拥戴。此即为“善政得民财”。所以,凡是成功的企业,定是“善政”之企业,必然是规章制度系统、细致、具体的企业。以事为本建立制度,体现在制度面前人人平等。这就是制度的刚性。因刚生威,因威生畏。所以,“善政,民畏之”。此“畏之”,不应只是畏惧,还有敬重、敬仰融合其中。长期坚持,必致自由顺畅。此即为制度文化之追求。

  以体系化集合制度。企业的规章制度建立了,但因其通常表现为一个个文件,以单体的形式而存在,而使决策和措施不能落实到位,怎么办?一是,针对某一职能,建立若干相互关联、密切配合的制度组成一个完整的、系统的制度集合,即制度树;二是,从强化制度的管理体系和优化制度的内容体系两方面入手,统筹规划,各职能部门参与,加强制度的生命周期的管理,力求做到不遗漏、不重叠,建立职能管理的制度树体系;三是,将若干项职能制度有机组合在一起,实施横向分类、纵向分级构建制度内容的体系架构;四是,整合企业基础管理体系,形成以规章制度体系为基础平台,流程体系、内控体系、标准体系等相互支持、相互配合、有机结合的基础管理体系。国内知名五百强企业和国际跨国企业的经验表明,以体系化集合制度是企业“善政”的内在升华。

  以“善治”完善制度。企业制度的价值在于执行,在于制度的生命不断得到更新或延续。单个制度文件有机衔接,组成一个有生机的制度系统,彼此发挥作用,促进企业的发展,此谓企业“善治”之表现。“善治”,其本义,就是善于治理,好好治理。在企业经营管理中,可诠释为经营管理者有能力与组织成员友好地合作,通过良好的治理为合作各方利益最大化而共同努力的管理过程。以“善治”完善制度就是围绕“善治”的几大要素,从企业制度的建立、执行效果、生命周期等的合法性、透明性、责任性、法治性、回应性、有效性和高效性进行梳理、诊断、分析、监督检查完善制度。

  企业之“善教”,培植优秀的企业文化

 左手亲情右手爱 右手「善政」,左手「善教」企业既得利润又得人心
  制度因事而立,事由人为,最终落在人上。人,是复杂的,必须“善教”之。“善教”在于运用文化的弹性和包容性,强调人的理想、道德、价值观、行为规范在企业管理中的核心作用,引导人把个人奋斗目标融于企业整体目标之中,追求企业的整体优势和整体意志的实现。

  以人为本,培育优秀企业文化。毛主席曾经指出:“没有文化的军队是愚蠢的军队,而愚蠢的军队是不能战胜敌人的。”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是企业持续发展的动力源。首先是企业最高决策者和决策层的自我教育,不断地审视制度及体系,不断地进行制度创新,使之最大限度地发挥能够为企业创造价值的人的共性和个性;其二就是从源头上晓之以理,不仅知然,而且知所以然,使员工心悦诚服地服从规则,服从真理,并把敬业守德、诚实守信、敬仰制度作为信条;其三就是对员工持之以恒的感化,让员工由衷地感到自己是企业的一部分,企业的利益就是自己的利益,并在自己所从事的职业生涯中找到快乐。企业通过“善教”以达培育人本文化的目的。

  以诚信经营为基石,培育诚信的企业文化。管理学大师彼得·德鲁克指出:“企业诚信作为企业核心价值观是万古长存的,它是企业文化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基石。”一个注重“善教”的企业,就会以“真、善、美”为标准建立自身的职业道德精神,培育诚信的企业文化。一旦企业有了乐于沟通的诚信文化环境,人与人之间就会相互尊重,相互信赖,个人在诚信文化中就会获得归属感,企业就会形成一个整体,企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就会得到增强。企业向社会和消费者提供的产品或服务,就敢于保证符合质量标准、绿色环保安全,消费者一旦购买并使用,就会因拥有而感到自豪,这样就会有助于企业形成名牌和名牌效应,企业对外诚实守信,就能形成巨大的吸引力,从而不断赢得创业和发展的机遇,其信誉度就会不断提高。总之,对企业来说,无诚信的企业文化,是残缺的企业文化。

  树立合规经营意识,培育合规的企业文化。树立合规经营意识,就是树立以经营者带头守法、全体员工自觉遵守国家、行业、企业各种规定、制度的意识,建立合规经营文化,做一个知法、守法的经营企业。一个合规经营的企业,从董事会和高管层就会设定合规的基调,倡导诚实、正直的道德行为规范,以身作则做合规的标杆,并让合规成为每一个员工的行为准则,成为每一位员工每日的自觉行动,在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主动避免违规事件的发生,主动纠正已发生的违规事件,努力培育主动合规的企业文化。如果一个不合规经营的企业,只是以赚钱为“天命”,一面高举着“国家免检产品”的大旗,生产和出售劣质、不达标产品;一面大肆宣扬企业精神和社会责任,背后无视国家法度、标准和规定。这样的企业不能够存续,终将被消费者所遗弃,被市场所淘汰。

  以客户为中心,深植企业文化。客户是企业的衣食父母,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命脉。以“客户为中心”,深植企业文化,就是要企业围绕客户,从了解客户、尊重客户、感动客户、赢得客户的信赖和忠诚角度出发,使企业文化的理念精髓转化为员工的言行,表现在他们的工作习惯和企业的工作氛围上,实现企业文化理念“内化于心、固化于制、外化于行”的文化引导,做到文化深植的“知行合一”,不断向客户提供满意或超值的产品和服务,使客户称心,赢得客户的心,以达企业塑造品牌,形成名牌效应,提升企业的外在形象和美誉度。

  善政得民财,善教得民心。如果把善政和善教比喻成人的左右手,善政刚劲、有力,是右手;善教柔和、灵巧,是左手。二者如果能保持均衡,以达最理想的状态,企业就会万古长青。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50957.html

更多阅读

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广陵思王荆传怎么读

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柴秋明/2012.12.10《孟子》载:“君子所以异于人者,以其存心也。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意思是,君子与一般人不同的地方在于,他内心所怀的念头不同

声明:《左手亲情右手爱 右手「善政」,左手「善教」企业既得利润又得人心》为网友乐得清闲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