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建本科院校合格评估 新建本科院校教师专业化建设



     对新建本科院校而言,师资队伍建设面临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原有的教师一直从事着专科学校的教学工作,不知道如何给本科生上课,依照延续专科生的授课模式;在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方法、科研意识能力等诸方面与本科院校的要求存在着一定的距离。新引进的绝大多数教师来自非师范院校,他们或者是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和丰富专业实践能力的专业人员,或者是刚毕业就走上教学工作岗位大学毕业生,缺少教学实践经验,教师队伍年轻化、高学历化、高职称化、非师范化、实践技能弱化倾向十分普遍。建设一支理念创新、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是新建本科院校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关键。

  1.教师专业化的含义

  教师专业化是教师职业具有自己独特的职业要求和职业条件,有专门的培养制度和管理制度。从宏观角度理解,教师专业化是教师职业的专业化,指教师群体专业化的发展和得到社会承认的过程,是把教师职业发展成为一种专业职业及获得专业地位的过程。其强调的是教师群体的、外在的专业性提升。从微观角度理解,教师专业化是指“教师在整个专业生涯中,通过终身专业训练,习得教育专业知识技能,实施专业自主,表现专业道德,并逐步提高自身的从教素质,成为一个良好的教育工作者的专业成长过程”。教师个体成为一名专业人员,是教师个体的、内在专业化提高。因此,“教师专业化是指教师个体和教师群体的专业水平提高以及教师专业地位的确立和提升的过程”。这种表述把教师专业化划分为三个层次,也即三个过程,一是指教师个体的专业水平提高的过程;二是指教师群体的专业化水平提高的过程;三是指教师职业的专业地位的确立和提升的过程。他们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新建本科院校师资队伍建设,一方面包括学校转变观念、提高认识、完善机制、加强师资队伍管理、完善师资队伍的数量、结构、层次、规模,提高教师社会地位和影响等。另一方面教师个体专业素质提高。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学科知识的专业化,能够担任相应学科知识的教学任务,要求教师学历水平的高层化;二是教育科学素养的专业化,要用先进的教育理念、教育科学知识、教育技术来武装教师的头脑;三是教师职业道德的专业化,要求教师的思想、道德水平与其从事的职业相适应,使教师不仅能够传授知识,而且能够合格地担负起培养人、教育人、发展人的任务。

  2.新建本科院校教师专业化途径

  转变观念,提高对教师专业化重要性的认识。教师专业化是教师队伍建设的系统工程。需要教师个体、教师群体及社会各个方面的合作配合,有全面长远的发展目标和组织规划。教师专业化是促进新建本科院校教师职业和教师教育发展的关键。首先要促进学校、教师教育观念转变,使他们树立起体现时代精神的现代教师教育观念。新升本科院校应针对特定的历史阶段, 抓住转型时期广大教师思想认识的特点,在教师队伍建设中通过广泛地开展教育思想、教育观念大讨论,从培养高素质的本科人才角度出发,让广大教师对本科教育有全面、准确的认识、理解和把握, 从而使教师提升认识、转变观念,促进教学水平、学术水平和素质的全面提高。其次,学校必须建立有利于教师教学、科研的良好氛围,制定教师发展规划 ,建立各种激励机制,以经常性、多渠道、多手段加快师资培训的发展, 使教师专业发展成为一种制度、长效性工作。再次,以专业化为目标,树立良好职业道德意识,确立教师专业工作者的职业理想和形象。时代的发展要求教师角色的全面转换。既是学科知识领域的专家,也是教育教学领域的专家;既是授业者,也是学习者;既要博学多才,也要深刻敏锐。21 世纪的教师不仅是优秀的教学人员,也是教育教学问题的研究者和反思者。最后,教师还应该成为学生灵魂的优秀引路人和塑造者。

  民主管理,为教师发展创造适合的优环境。受高校体制因素影响,一些新建本科院校在管理上还存在认为管理人员是 “管人的人”的观念,忽视教师的主体地位和价值,淡化教师个人需要和个性的倾向。教学科研行政化倾向还依然存在,学校管理者在管理工作中侧重于行政管理,导致学校的教学和科研工作有着行政化倾向。因此,新建本科院校必须营造开放、宽松、支持性的成长氛围,建立政策宽松、尊重知识、尊重人才、民主治校、人际和谐的 “软环境”,全力构建学校的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环境文化和行为文化,积极培育淳厚向上的大学精神,完善可行的制度规范,和谐幽雅的生态环境,积极健康的行为方式。做到行政权力适当向专业权利让渡,给予教师专业方面的自主权,激发教师的自我发展潜能,为教师教学科研创造良好的氛围和条件 。

  优化机制,为教师专业化发展提供保障。新建本科院校应建立教师发展常效机制,以经常性的投入加快师资培训组织机构的发展,使教师专业化发展成为一种制度,形成良好机制。

  加强制度规范建设。教师专业化作为一种教育理念,要想变为现实,必须建立完善的制度作为保证。一是要建立质量保证体系、评价体系细则等,以获得教师专业化水平的质量保证。二是需要健全完善的管理制度保证,保证管理规范科学。三是健全完善教师专业化与教师素质的培训和提高制度。

  制定人才培养政策。引进人才是新升本科院校在一定时期师资队伍建设的重点和有效举措。师资引进要有明确的导向性和目的性,通过有计划的引进, 扩充和加强学科专业的师资,实行积极的人才引进政策,努力建设一支数量相当、素质优良、结构合理、基础雄厚、充满活力、适应学校发展的优良教师队伍,满足本科教学、学科、专业需求的教师队伍。

  加大支持和投入。学校对教师教育培养加大资金投入和政策支持,为教师专业化发展提供资金和政策保障。设立教师培训专项资金,教学科研奖励专项资金,教学科研项目经费支持,学科、专业带头人及教学科研团队的投入经费支持,创造条件为教师科研教学能力提高提高平台。

 新建本科院校合格评估 新建本科院校教师专业化建设
  拓宽渠道,提高实现教师专业化效率。新建本科院校通过多形式、分层次的教师培训,提高教师专业化程度和水平。包括教师个体终身学习养成和学校群体计划培训结合,岗前培训和在职培训结合,在职培训中校本培训和校外培训结合。首先,学校要制定师资队伍建设发展规划和引导教师个人制定职业发展规划和树立终身学习意识。其次,学校通过教育教学和教育科研活动方式来培训教师。教学活动中的“教学示范课”,“教学竞赛”,“以老带新”,参与教学科研、学科、专业建设,组建学科、专业研究团队,开展学术交流活动,学术讲座、学术沙龙和学术报告会等对老教师和青年教师的专业成长有极大促进作用。再次,学校通过派送教师到国内外高校进修访学,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和专业技术培训, 深入与自己专业相关行业实习实践,鼓励在职研修研究生课程、学位等,原来专科阶段老教师能够提高学历、掌握本科教学的方法、能力,新引进的青年教师掌握教学科研方法,获得专业实践技能。

  科学评价,建立教师专业化发展评价制度。教师专业化发展需要确定一个相应的评价体系, 对多种发展举措的实施效果进行评价, 这种评价会对教师个体或群体的专业化行为发挥引导和激励功能。大学应建立起学校评价、学生评价、专家评价和教师自评相结合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评价体系, 并建立相应的评价制度、评价指标体系和具体措施。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师范教育司. 教师专业化的理论与实践 [M] .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3

  【2】刘 捷.专业化:挑战21世纪的教师[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2

  【3】 赵本全.关于高校教师专业化的思考.江南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第28卷第3期

  【4】 刘恩允, 韩延明. 大学教师专业化的内涵、问题与对策.教育发展研究 2007.6A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51066.html

更多阅读

应用型本科高校内涵、特征和发展路径 信息资源的内涵与特征

张文祥 安徽理工大学校长2014年6月一、应用型本科高校的内涵l 相关名称p 应用技术类型高等学校,简称应用技术型高校(《关于发展现代职技决定》)p 应用技术大学(教科院2013《欧洲应用型本科院校国别研究报告》)p 新建普通本科学校,简称新建

新教师培训结业总结 华为大学培训结业总结

教师是一个光荣而神圣的职业。做一名老师不难,但是做一名合格、优秀的人民教师却是十分不易。作为一名刚踏入社会的新教师,我们面临着从学生到教师的角色的转变。如何完成这种角色转换,成长为一名合格、优秀的老师?我们是迷茫的。就在我

国家骨干高职院校100所 国家示范骨干高职院校

国家骨干高职院校100所 教育部和财政部联合下发了《关于进一步推进“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实施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在原有已建设100所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的基础上,新增100所左右国家骨干高职院校,以此继续

济源一中2013年师德考核结果 师德考核表

2013年师德考核结果单位:济源一中人数统计:共535人,优秀214人,合格321人,不合格0人。优秀教师名单(214人,比例为40%):曹卜华常晓转陈志峰崔红卫丁大伟范海军高新伟郭海卫郝文扬侯志强黄玉斌焦俊广李江河刘满威刘强刘爽吕保军吕争光秦涛刘

声明:《新建本科院校合格评估 新建本科院校教师专业化建设》为网友纯属游戏而已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