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宜家总部投诉电话 融入中国 改变宜家



   杜福延花了3年的时间来改变中国宜家。改变价格,改变速度。

    3年来,宜家的价格一降再降。产品的平均降价幅度达46%,很多主打产品甚至超过了70%。这个曾被中国小资们津津乐道的、需要一定支付能力的时尚品牌,在逐渐平民化、大众化。

    人们在感到快乐的同时,也在疑惑:宜家发生什么了,东西怎么越卖越便宜?也有很多媒体追问杜福延,毕竟价格直接关系到商家的利益。宜家在中国曾一度像明星一样被追捧,并不缺乏一批收入可观的顾客群体,如今为什么要改变人们的印象呢?

    对此,杜福延对《每日经济新闻》说:“如果我们的产品,普通人家买不起,那就不是宜家!”作为全球第一的家居零售商,低价始终是宜家独树一帜的标志。

    2005年9月1日起升任亚太区总裁的杜福延,还要着手加快宜家在中国的布局。从宜家在上海开设第一家卖场以来,宜家在进入中国这不算短暂的7年时间里,一共只在北京一个城市发展了第二家店面。在未来5年的时间,杜福延要将宜家中国发展到8家。人们等待着杜福延扩张的后劲。

    从一元冰淇淋开始2001年,杜福延第一次来到中国。他来到宜家的中国卖场,他的所见所闻却和原本的想像相去甚远,“我在门口观察了很长一段时间,看到许多人空手而归。就好像来到一个供人观摩的展厅,而不是卖场。他们来到宜家,难道仅仅是为了看一看?”

    当时,中国宜家的客流量很大,但真正的购买者不多。而另外一个现象也让他诧异:宜家在中国居然拥有很多仿冒者。

    “我以为,只有奢侈品才会成为仿冒对象。”杜福延耸耸肩膀,“像Cartier、或者Gucci、LV。”宜家不应该被仿冒,宜家只是一个提供大众产品的品牌,居然受到了与奢侈品同级的“礼遇”。

    六年前,作为中国目前仅有的第二家宜家———北京“宜家”开张时的盛况,依然有人津津乐道:“离宜家一站多远的街边,停满了桑塔纳和富康,惊奇的顾客拥挤在每一件商品前啧啧称赞,小心地斟酌着该如何花出手中的人民币。”当时甚至有外刊称,这是“北京中产阶层”的一次集体出动。

    “我觉得这很有趣。”杜福延说。宜家在全球的目标人群是“年轻而不富有、20到45岁之间,他们讲究格调,但不一定有钱”。

    宜家创始人英格瓦·坎普拉德在半个多世纪前,就奠定了宜家最著名的“低调”品格。宜家创办之初,英格瓦去参加一个家具展览会,看到展览会上极具豪奢的展品,他想到了普通人的家具,难道不富裕,就不能享受最好的家具吗?他决定,将少数人才能享用得起的奢侈品改造成大众能接受的产品,要生产大多数人的家具。

    杜福延在北京和上海两地为期一周的考察时,也产生了同样的感受。于是他开始下决心要改变中国宜家的“误区”。这也是为了宜家在中国的长期发展。那次,他只是以中国董事会成员的身份进行考察。但在离开中国前,来到这里工作与生活的愿望强烈地撞击着他。一年后,他便正式加盟中国宜家,开始了他所谓的价值“回归”的“改变”之旅。

    上任后,杜福延为中国宜家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在卖场里设立冰淇淋柜台,而且只卖1元。“让每个到来宜家的人至少买些什么,哪怕仅仅是个冰淇淋。”杜福延说,“这是我能实现目标的最快方法。”

    低成本的乐趣今年47岁的杜福延,在宜家工作已经18年了。宜家的风格在他身上已经留下了深刻的印记。1987年,29岁的杜福延成为宜家英国第一家商场的经理。“开始很简单,看到报纸上的招聘广告,我就决定试试。”

    对于法律出身的杜福延来说,入行家居零售行业完全因为个人兴趣及偶然。杜福延说,在宜家的卖场里呆着,有一种兴奋的感觉。他看到人们在宜家的卖场里,眼神里流露的是快乐和欣喜。

    宜家和顾客之间是亲和而互动的。有时,整个消费过程需要顾客参与完成,包括模块化设计、平板包装、顾客自己搬运组装、宜家自己设计、有限的店内服务、把店设在郊区等等。这样的设计既省原料,又巧妙美观,令普通人的生活也充满着创造。

    这也正是宜家创始人英格瓦·坎普拉德想让宜家成为的样子:一切都要以低成本方式运作。

    这个诞生于1943年的品牌,起初销售的是钢笔、皮夹子、画框、装饰性桌布、手表、珠宝以及尼龙袜等,创始人英格瓦先生称这些物品为“他能够想到的任何低价格产品。”位于瑞典的斯马兰,瑞典文的原意是“小地方”,那里土地贫瘠、生活贫困,但居民却以勤勉著称,善于使极为有限的资源得到充分的利用。

    1945年,随着生意的不断扩大,英格瓦开始在当地报纸上做广告,并制作临时函购目录,这成了广为流传的“目录文化”,也就是今天,宜家坚持每年发行的产品目录册。更有意思的是,英格瓦当时的分销渠道是当地的收奶车,他利用收奶车将产品运送到邻近的火车站。

    为了创造更大且更合理的商业价值,英格瓦选择去商学院深造。就是在那个时期,他找到了一条让宜家走向全球的真谛:要成为一个出色的生意人,首先必须用最简捷也最廉价的办法把商品送到顾客手里。

    这种精神至今在宜家工作的各种细节中得到贯彻。如今宜家的运送手段称为平板包装家具。平板包装最大程度的利用了空间。

    所有行为的核心是降低成本。曾有一位负责产品运输的经理经常如此解释:“我们不想花钱运空气。”而最大限度地降低成本,又使作为宜家成功秘籍的低价策略,有了张扬的理由。

    英格瓦的个人风格似乎也是一个印证。一位宜家的员工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英格瓦是位和蔼可亲的瑞典老头,有一次来中国视察业绩,中国方面的管理人员穿着笔挺的西装前去迎接,而70多岁的他乘着经济舱、身着便服只身来到中国,连随从也没有带。

    平时出现在卖场的杜福延也秉承其大老板的风格,平时和宜家的其他员工身着同样装束:黄色T恤、深蓝色牛仔裤———这与宜家的品牌色相同,穿梭于卖场之中,他们就像是活动的Logo。

    初战告捷从去年开始,杜福延的“价格战”渐渐接近目标。这个目标的实现,同样源于宜家在中国的成本的一再压缩。

    经过几轮降价,杜福延不止一次在各种场合表示:中国家庭月收入在3350元以上的,都可以购买宜家产品。8月下旬,在宜家2006年度新产品目录发行会上,杜福延十分乐意与在场的嘉宾们算账,“毕利书柜:2000年898元、2005年349元;安妮储物组合:2001年342元、2005年129元;巴格床用餐架:2000年89元、2006年29元……”他微笑着变换幻灯片,罗列起一大串宜家的产品,及其自2000年至今的价格落差。

    “当宜家刚刚到中国的时候,甚至一把简单的椅子都会从丹麦运过来,价格自然落不下来。”杜福延叙述着曾经的情况。

    2004年,宜家将亚太区的采购中心从新加坡搬到上海,实现本土采购、这成为宜家能降价的重要保障。现在宜家在上海、哈尔滨、厦门、蛇口等地建立了7个采购中心,产品的本土采购量占到70%。

    除了这些宏观数据,宜家的成本降低依靠的是全民动员。在每件家具用品的设计、原料提供、生产等各个环节,产品开发员、设计师、采购公司持续地在实践中寻求最经济有效的省钱方案。

    “LACK拉克桌的出现”这样一个颇为典型的宜家故事,也在中国宜家流传。最初,大多数木制家具一度都采用实木,但有一天,一位产品开发员正在参观一家生产门的工厂时注意到,这家工厂使用的是一种被称作框架板材的制造方法来生产结实、同时重量又很轻的门。它的结构是蜂窝夹层。于是,这位产品开发员把门旋转90度,将其变成了一个桌面,后来又给它装上了腿,就神奇般变成了拉克。而且更重要的是,这个既是门又是桌子的拉客,因为其用料少,成本变得更低了。

    还有一个关于设计环节的例子:宜家的邦格咖啡杯迄今为止曾进行三次重新设计,目的仅仅是为了能在一个货盘上装多一些。每个环节的低价来自创意和周到的考虑。

    “生产昂贵、精致的家具并不难。只要投入很多钱,让顾客支付昂贵的费用就可以了。然而,生产低价格、精美、耐用的家具却并不容易。这须要采取一种不同的方法,即找出简单的解决方案,从各个方面考虑节省成本,同时又富于创意。”杜福延一再向《每日经济新闻》强调。

    第二个策略在杜福延的眼中,中国的销售额和利润,至少现在还不是他最在意的。“降价是第一策略,加强扩张的准备是第二个策略”。但杜福延在扩张前加了一个修饰词———适当。

    自1998年以来,宜家在中国至今仍只有两家店,关于广州店和北京第二家店的开业一直停留在呼声阶段,宜家为此的前期准备也几乎持续了两年。与开店速度缓慢相比,中国的采购比重和出口比重7年来不断增加。宜家的官方网站显示:中国已是宜家的采购大国,23%的全球商品来自中国。而中国采购商品的2%在国内销售,其余98%则出口到世界各地的宜家商店。

    自2000年以来,中国宜家的销售量已经增长了500%。但杜福延向《每日经济新闻》证实:宜家在中国至今没有实现赢利。然而言谈间,他也并不着急。杜福延坦言,中国战略的任务是:“最大的采购国和最重要的物流出口国”。

    对于一个倡导在每个环节压低成本的企业来说,宜家对每一个单独项目的投资都更大,花很多的钱,所以做起来需要较为谨慎。“我并不认为这和我个人的风格有什么关系。”杜福延笑笑。

    广州宜家店将于今年10月开张,而北京望京店、深圳、成都店完成了选址工作,杜福延早在两年前曾宣布中国市场的扩张计划:2010年中国卖场的数量达到10家。

    对于宜家在中国如此审慎到缓慢的步伐,杜福延会说“我们有自己的时间表,而且我能说的是,我们的速度已经比预期的要快。”

    2005年9月1日起,杜福延将升为亚太区总裁,他的下一步计划是将宜家的亚太总部从新加坡转到上海,由于他的办公地点在上海,因此宜家亚太区总部的一些功能部门,除IT系统之外,如财务、营运、采购、分拨、安全等将随之搬到上海。

    杜福延说中国的本土化“还将是一个长期的持续的计划。”如今宜家将从“产品系列、产品优先级,即中国顾客更需要什么样的东西、样板间的布置”等方面迎合中国顾客的口味。

    2005年,宜家的很多小家居饰品上出现了大红公鸡,这是讨好中国顾客的小“伎俩”。在其他方面,也有不少根据本地情况作的调整。按照宜家的一贯作风,全球的卖场大部分是建在郊区,但是考虑到中国家庭私家车不多,宜家在中国的选址基本在市区内交通便利的地段,并且把退货时间从14天延长到60天。

    宜家的品牌色是蓝色和黄色,蓝色代表稳健,黄色代表激进。杜福延一向被人们视为蓝色系经理人。杜福延本人对于这一评价,并不完全赞同。他对《每日经济新闻》说,在他的国际职业经理人的生涯中,还曾有人称他为“微笑的杀手”。“虽然我很柔和,但这并不影响我在商业上的决定。”

    从“IKEA”到“宜家”

    对于“IKEA”几个字母组合的来历,每个宜家员工都不会陌生。前两个字母“I”、“K”分别是创始人英格瓦·坎普拉德名字的缩写。而“E”代表他长大的农场艾姆赫特,“A”是他所在村庄的名字———阿根纳瑞德。

    而到了中国,有了一个带有古风韵味的名字———“宜家”。有人称,这两个字取自《诗经·周南·桃夭》“之子于归,宜其室家”。对于这个说法,杜福延流露出浓厚的兴趣,“天哪,我还不知道!”

 融入中国 改变宜家
    他所知道的“宜家”汉语翻译是沿用香港人起的名字。杜福延微微皱起眉头,听完这句诗词的翻译。这对他显然有些难度。而杜福延在工作中面临同样的问题,这个远道而来的洋品牌要考虑如何适应中国的消费者。

    在《福布斯》2005全球富豪榜中,英格瓦以230亿美元的身价名列第六。然而,成为宜家不可取代的标签的是低成本,低价格。在这方面,英格瓦有一些经典语句始终在流传:“我已经习惯了在对方就要起身离开之际问一句:能否再便宜一点?”这个习惯甚至让她的太太深感厌倦了。

    在宜家的18年,杜福延对这条宜家借以成功的最基本的营销观念了然于胸。杜福延喜欢让外界知道,宜家中国其实没有改变。改变,是为了回到宜家核心的品牌理念。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511101.html

更多阅读

淘宝投诉电话怎么转人工经验解析 淘宝天猫投诉电话人工

淘宝上难免会买到不如心意的宝贝,如果给店家中差评,估计那是不想安宁的节奏,总是会被各种骚扰的,曾经小编就遇到过一次,因为店家给的宝贝各种质量差与所说的根本不一样,要求退货还不付快递费用。于是给了差评(是真的没办法,所以给的差评不是

全国400电话资费 恒大全国投诉电话400

全国400电话资费——简介“400电话业务”又称主叫、被叫分摊付费业务,是电信运营商为客户提供全国统一的企业热线,可以转接国内多部固话和手机,绑定多至20部直线电话,将该号码的呼叫接至被叫客户事先规定目的地号码或呼叫中心系统,在全国

如何快速有效投诉EMS快递 ems国际快递投诉电话

如何快速有效投诉EMS快递——简介由于其他快递不到偏远地方,不得不选择EMS,但是由于交通问题,以及EMS一家独大的高傲态度,有时候真心的慢,咬牙切齿的等待,不如一个有效的投诉,小编的亲身经历才和大家说下如何快速有效的投诉收到您的快递。

如何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 劳动监察部门投诉电话

如何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简介 简要介绍有关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的经验。 在企业工作的朋友,也许会遇到自身合法权益受到用人单位损害的情况,比如用人单位没有给自己缴纳社会保险费,拖欠工资,超时加班未支付加班工资等等。为维护自身

淘宝如何投诉卖家 淘宝投诉电话人工服务

淘宝如何投诉卖家——简介 在淘宝上购物的人应该很多吧,无论是你还未确认收货或者是交易成功的情况下,对于卖家各方面不好的态度以及对产品感到不满都可以投诉卖家的,从而来维护个人的利益以及权力。如果你是长期淘宝购物的话可能都会

声明:《中国宜家总部投诉电话 融入中国 改变宜家》为网友你是我狗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